上海宝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城市人口要远超过从前,社会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让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的关键。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进行科学的把控,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降低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施工企业也一定要认真的遵循相应的施工方案,对待管理工作要尽职尽责。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以帮助。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市政公用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如今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需求要比以往大得多,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成绩,就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有效的抢夺市场。故而如何将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有所提升,对于工程建设单位来说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施工单位不仅要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要求,还要注意在施工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而且施工的工期不能有所延误,这是一项具有挑战的作用,需要认真的对待。
1.市政公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所具有的特性
1.1 施工环境复杂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而言,其施工环境通常来说都较为复杂,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故而若想切实的保障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就不仅要考虑整体工程的情况,还需要全面考量周围的环境可能给工程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位于市中心的工程,这其中牵涉到交通、排水、高空作业等许多复杂的情况,所以若想要切实的做好管理工作,就需要克服很多难题。
1.2 高空施工难度大
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如果需要在高处进行施工,则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就格外重要。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其不仅要保障员工的安全,还要保障周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这特别对于高架、桥梁工程来说,现场安全管理尤为困难。在实际的施工中,任何意外都可能会突然而至,如果不能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个结果不论是政府还是施工方都难以承担。
1.3 差异化的地质条件
各区域的地质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管理工作需要随机应变。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质,这就给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题,所以在管理上就需要随机应变,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地管理。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往往是技术上的困难,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付出努力,争取尽早的攻克技术难关。除此之外,部分市政工程作业需要在野外进行施工,自然环境也能够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还需考虑此方面的问题。
1.4 岗前培训工作不充分
除上述三点内容外,没有做好岗前培训工作,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形同虚设也是现今施工公用工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大部分的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都需要非常多的劳务人员,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担心延误工期,就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虽然有些施工方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因为劳务人员通常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所以培训工作能起到的效果也并不明显,这也就使得劳务人员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此外,因为劳务人员一般不具备基础的安全保护知识,缺乏自控性,也就进而会导致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形同虚设,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大多依赖于工程分包领工头,以包代管的情况比较突出。
2.市政公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病
2.1 现场安全管理缺少科学的监督。
最近这几年,因为社会关注度的提高,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力度,这就使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不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如下的缺陷:
第一,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我国相关的政策和规范,缺乏相关条例的学习,这也就造成了其本身安全管理能力不过关,自然就没有办法在实际的施工中做出贡献。第二,有相当多的劳工人员没有经受系统的培训,对于施工的规范知之甚少,不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这也就造成了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说,如果想要彻底的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就应该从监督工作上下手。
2.2 现场安全管理的强度不够,缺少资金的支持。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部分施工企业没有给予安全管控工作足够的重视,抱着敷衍上级的态度来完成工作,尽管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不过只是空架子,形同虚设。还有就是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缺少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就算是有也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进行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也没有落实,这对于员工来说并不能起到有效的约束效果。加之当今市场竞争非常的残酷,许多施工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就尽可能的缩减管理上的开支,这也是造成安全管理无法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原因。
2.3 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现场安全管理意识,职业素养比较差。
因为市政工程中对于劳务人员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而且很多工程的管理者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是因为工程的工期通常比较紧张,就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施工方面的培训,因此绝大多数的劳务的人员都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不过关,这就使得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被极大的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2.4 相当多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工作时不遵守规范。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所有的重要工种作业人员都要具有相应的证件才能进行工作,这不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还是政府所制定的规范。不过在我国相当多的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证件,有些人只是用别人的证件挂靠在这里。很多管理人员都没受过系统的训练,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对施工进行管理,这就使得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极大的提升。众所周知,施工设备能够给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很多时候管理人员对设备质量上的情况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笔者就曾亲眼见过某施工现场堂而皇之的应用一台超过报废年限的设备,质量有问题的设备将会给整体的施工安全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3.治理方案
3.1 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好。
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经受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并且要安排相应的考核,考核成绩要与工作人员的薪资挂钩。这对于施工安全性的提高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来说,安全教育极为关键,因为这和施工质量有很大的联系。还需要注意的是,重要的岗位一定要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员工负责,一定要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
3.2 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一切施工都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施工单位要确保管理制度得到贯彻与落实,这对于整体的施工质量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施工方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认真的考虑行业实际情况,结合政府推出的规范,确保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为了让制度能够得到落实,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经受系统的培训。而且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责任制,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在出现问题之后要做到有责可查。进还需要结合管理规范确定奖惩制度。这么做管理制度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3.3 重视现场安全交底工作。
只有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才能够让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的多,要应用到许多复杂的技术,因此在施工时,施工工序非常的重要,而交底工作可以起到很大程度的起到规范施工工序的作用。尽管这会使得施工步骤变得较为反锁,但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就一定要结合相关规范,把交底工作做到位。在进行下一道的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前面的施工质量展开检验,若是之前的施工存在缺陷,就要对其进行改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施工安全性得到保障。
3.4 管理团队的素养要有所保障。
如果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一定要确保管理团队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派遣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负责管理工作。如果管理人员的素养不过关,管理工作的成效将会大大折扣。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市政工程对于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社会对于市政工程的标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若想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就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挑选专业的人才,安全交底工作要做好,这样管理工作才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成效,才能够实现公共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晓阳,贺国运.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之探讨[J].科研,2017(3):00250-00251.
[2]李爱民,张新贵.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工业:00250-00250.
[3]高搬林.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J].环球市场,2016(4):62-62.
[4]曾卓,何登凯.关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7(30).
论文作者:李贺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这就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