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洋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洋

海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机动抢险队 天津 300170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因此需要对施工周期、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保障工程质量。现阶段,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导流施工技术被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并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为水利工程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水利工程方面推广运用,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在施工的规模与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机械设备方面也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机械设备容量变得更大、效率变得更高。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1.1简介

在水利工程正式实施之前,利用导流技术对水流进行引导和控制,使其避开施工现场,以此来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主要施工内容为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使水流在引导下能够绕过施工场地向下游下泄,确保施工场地不受水流的影响而出现水流汇集渗漏等情况,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在汛期以及水流变动明显时期,能够对施工建设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1.2特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导流施工技术与水利施工技术相结合,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后续水利施工技术的实施创造有力条件;②坝址的选择十分关键,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坝址的选取,坝址的选取也能够促进导流技术的广泛应用;③导流技术涉及范围较广,在使用中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结合后,确保施工方案与技术的高效落实。

1.3考虑因素

在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时,应以水利工程坝址、区域地势地形、水流情况、水库蓄水能力、周围建筑物与居民区分布、汛期周期、河流下游承受力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等多个因素为依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确定,不但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得以保障,而且还应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干扰和负面影响。在导流技术选择和应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与河流流速、枯水期、汛期相结合,全面综合的考虑与权衡,对于不同区域的水流境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方式,确保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2)合理的选择地形。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形的分布将对施工成效性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导流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河谷区域施工过程中,如若区域内地形较为险峻,则可采用隧道引流模式;如若河床较为宽阔,则可以采用明渠导流模式,以此来保障施工质量;(3)加强对地质条件的重视,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地质的技术,力求施工高效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导流方式

2.1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是在河岸山体上建立导流隧洞,水流经过上游围堰导向左隧洞,与右隧洞进行拦断河床形成基坑的导流方式。在遇到河床外导流,地形条件不利于布置导流明渠,地质条件较好的能开挖隧洞,对于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等环境因素的,工程普遍采用隧洞导流。虽然保证隧洞的轴线不能与破碎带、断层、岩层相互平行,但可以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也要会结合导流的涵洞及其永久性的建筑物。一般隧洞技术应用在山高谷窄、山区河流或者两岸险峻的地区不利于开挖明渠的条件下,因为这种导流技术造价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将隧洞与建筑相结合,从而达到高利用的效果。

2.2明渠导流

通常在河床一侧的河滩基岩较高且岸坡稳定又不太高陡时,通过束窄河床修建导流明渠。如果想降低施工工程的工作量,节约施工成本,应在上下游修建围堰,使其沿着渠道进入下游,这样可以利用河道进行明渠导流。明渠导流方式相对于涵洞导流少,过流能力大,但是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在设计导流明渠时,需要重视明渠的糙率、明渠的出口消能、明渠与永久建筑物的结合。

2.3坝体缺口导流

施工中最普遍的坝体是混凝土坝体,当面临汛期时,河水流量会迅速上升,使原先的导流系统不能满足其需求,会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无法继续进行,影响工程的进度,所以要在施工前在所存在的坝体中留一个缺口,当面临汛期的时候大量河水流量就会从我们留的缺口处通过,同时利用坝体建立对应的导流系统,可以在面临汛期的时候处理大量的河水流量,预防较大的冲击,防止对坝体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利用不同高程的缺口时,缺口的单宽流量相差很大有可能导致高缺口向低缺口的斜向流动。如果想避免这种斜向流动,就要尽可能的控制高低缺口之间的高差。因此,在修建混凝土坝(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坝)时,由于这种导流方式比较简单,工程中经常被采用。

2.4底孔导流

底孔导流时,应事先在坝体内修筑临时的底孔,导流时让所有的导流流量通过底孔流向下游,实现相应的导流作用,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通过本身的泄水道引出大部分的水流量,降低其水流对坝体的冲击。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分析

3.1提升导流施工技术创新性

国家、社会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促使各种导流施工技术也开始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趋于创新化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重视创新科学技术,并对其加以有效应用,促使其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有效推进水利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进程。现如今,水利工程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促使各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政府的支撑,多种水利技术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创新性发展成效。

3.2加大水利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以及其专业素质的高低,可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起到直接影响。因此,想要促使各环节水利工程施工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理应注重加大对水利人才的培养力度。就我国现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基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相关人才的专业素质较低等原因,致使所应用的各种导流施工技术及相关的各种推广、宣传工作无法发挥出较高的实效性。基于此,有关企业及人员理应对培养水利人才提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各骨干技术成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促使每个专业技术人才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并引导其善于从其他经验丰富的员工处吸收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更好的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3.3优化以及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积极完善以及优化施工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减少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时间,也有助于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度提升。导流施工技术是现如今各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对其加以有效创新,有助于促使各环节水利工程施工更充分的发挥实效性,而完善以及优化施工管理体系,便为创新施工技术的基础步骤。基于此,有关单位及人员需要积极改革水务体系,优化管理体系,促进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助于促进工程施工整体效率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种导流方式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结合本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导流方式,并且要注意提高创新,促进施工导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整体的发展,提高其实用性,为人们的便利生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卓辉.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2018(14):49-50.

[2]徐骏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3):147+149.

[3]王锦春,陈强娥,吴凯文.试论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5):218-220.

[4]赵斌珠.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1):143-145.

[5]江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13(01):48-49.

论文作者:王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