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业产品市场的空间、结构差异及政策选择_工业品论文

福建工业品市场空间、结构差异与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工业品论文,差异论文,结构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福建工业品市场发展态势总体判断

1、从国内市场长期趋势考察,我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呈现“S”型上升走势,但2004年以来其市场份额又有所回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工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已从1990年的3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213亿元,14年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速22.7%。随着我省工业品销售收入快速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呈现两低两高的“S ”型稳步上升趋势。从1990—1992年,我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2.1%左右徘徊;1993年开始启动攀升,到1997年市场份额扩大到2.93%,比1992年增加0.75个百分点;从1997年到2001年我省工业品在全国市场份额又进入横向盘整期,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2.9%左右;从2002年开始我省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2003年达到近几年的最大值为3.37%,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3.31%的较高水平。

图1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1997年前为独立核算工业,1998年后为规模以上工业。

我省工业品市场份额的变动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我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的变动趋势,与我国经济波动周期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但对经济扩张期反应较为敏感,而抵御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差。1992—1997年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扩张时期,我省企业反应强烈、动作敏捷, 不仅现有企业的剩余产能得以快速启动,而且充裕的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也能迅速进入,通过资本增量投入,填补市场扩张新空间,促使我省工业品市场份额得以较大幅度提升。在1997年以后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疲软,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力量的约束,由于我省多数企业竞争力较弱,无法依靠存量资本,在市场增长缓慢情况下争夺更大市场份额,充其量只能与全国市场总量同步增长,表现为1997—2001年我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不前。直到2002年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启动以后,我省工业品市场份额又出现快速上升趋势。但在2004年以后,由于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福建工业品的扩张又受到消极影响,工业品销售收入增速下滑,与全国速度差距拉大,近几月份的差距都在6—10个百分点之间,必然导致市场占有率降低。这表明福建工业企业抢占市场增量份额的能力较强,而争夺市场存量份额的竞争力较弱。

二是我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变动与我省GDP占全国份额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我省GDP在全国份额的增加,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也明显增加。 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工业品的市场份额明显低于GDP的份额。2002 年广东省的工业品市场份额为14.84%,高于其GDP份额3.44个百分点,江苏高出1.97个百分点,浙江高出1.4个百分点,上海高出2.01个百分点,而我省工业品的市场份额低于GDP的份额1.35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与周边地区相比,福建省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目前仅为49%,而广东为55%,江苏为57%,山东为56%,浙江为54%,上海为51%。

当前我省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化时期,工业化中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份额较为稳定,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近几年我省每年约上升一个百分点,其峰值可能在55%左右),我省工业品市场份额与GDP份额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已由2000年的1.45个百分点减少到2002年的1.35个百分点。因此在近年内即使我省GDP在全国的份额基本稳定,但其工业品的市场份额仍然存在着上升空间,这种变动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延续下去。

图2 福建与周边省市GDP比重与市场份额比较(单位:%)

2、从出口市场考察,我省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较为稳定, 但与出口强省的差距逐渐拉大。

近几年我省出口快速增长,1992年全省出口值为43.8亿美元,到2004年已增加到294亿美元。除了1998年和1999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波及, 出口增速受到影响之外,其他正常年份的平均增速都在20%以上。

从我省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考察,从1995年以来,我省出口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即出口市场占有率),在2003年以前一直在5.16—5.62%之间窄幅波动,但在2003年以后出口份额却陡然下降到5%以下,2003年为4.82%,2004年为4.95%,并且这一趋势并未被遏止,2005年前4月累计出口市场份额为4.89%,而且收缩趋势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还会延续下去。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福建省出口商品的月增速就明显与全国拉开了差距,并且其差距有明显加大的态势,从2004年6月高出全国1个百分点到2005年4月与全国相差16.4个百分点,增速也从高于全国降到仅为全国的一半。这表明工业品的出口后劲不足,遇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从出口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位次排序而言,从1999年以来福建一直稳居全国前六位,但是与前几位的出口大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并呈逐年扩大趋势。以2004年为例,福建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比广东低27.33个百分点,比江苏低9.81 个百分点(2000年仅低5.16个百分点),比上海低7.44个百分点(2000年仅低4.99个百分点),比浙江低4.86个百分点(2000年仅低2.62个百分点),比山东低1.0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全国出口市场争夺中,开始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3、我省工业企业面临“成本推动”与“市场约束”的双重挤压, 而且制造业所承受的成本压力难以向市场终端转移,迫使利润空间日趋缩小。

企业作为社会资源投入和产品产出的转化器,工业的发展受到资源的输入端与市场输入端的两极约束,即资源约束与市场约束。企业生产规模既不能超出企业所能拥有的资源数量,也不能超出企业所能得到的市场份额。长期以来,短缺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常态,资源约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换,市场对企业的约束正逐步加强,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进入21世纪以后我省工业发展却面临着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多数企业受到成本推动与市场疲软的两头挤压。

从市场约束方面讲,主要表现为产能利用率较低,市场需求疲软,多数行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一般而言,衡量工业品市场约束程度经济指标主要有两个:工业品产销率和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工业品产销率主要反映产成品积压情况。从历年统计数据看,福建省工业产品产销率运行较为平稳,每年第一季度正常值一般都能保持在96—97%左右,而下半年可达到97—98%。因此尽管这几年我省工业企业产销率都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左右,但仍然属于正常值范围,因为我省产业构成是以最终产品为主,市场需求变化较大,产销衔接较难,因此相应地产品库存也较大些。产销率的变化只能反映短期供求波动情况,从长期考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洗礼,绝大多数企业能够面向市场,自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产量,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持久的产品积压,产品产销率与市场实际供求不会产生太大的背离。

工业产能利用率则是反映社会生产过剩情况,是衡量市场约束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上为正常值范围,往往属于企业策略性行为,企业保留部分过剩产能,既可以应付经济与市场波动,又可以对潜在进入者形成威慑力量,提升市场进入壁垒。而产能如果持续低于75%以下,则是生产过剩的重要标志。

从不同产业分析,我省工业产能利用率存在严重不平衡。在2004年主要工业品中,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的是原材料工业品,如原煤、纯碱、平板玻璃,利用率都在80%以上;其他一些原材料类的工业品如硫酸、烧碱、水泥、粗钢也都在60%以上。相比之下,加工工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如微机、汽车低于50%,钢材、程控交换机低于60%,彩电也只有61%。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说明我省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说明该行业现有产品缺乏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造成我省工业企业开工率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2004年电力供应不足,造成部分企业限电、拉闸;2005年春节期间泉州地区发生“用工荒”,也造成部分企业停工停产,这些因素都是短期的、偶发的;但是市场萎缩,有效需求不足,再加上企业开拓市场的竞争力欠缺则是制约我省工业企业发展的长期、持续起作用的因素。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物价持续走低。从1997年开始,我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基本上都在负指数区间运行。2003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受到农产品、商品房和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影响,我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逐月上升趋势,到2004年10月为5.2%,此后开始快速回落,2005年5月份同比增长2.9%,主要是食品、商品房以及教育娱乐等因素拉动,而主要工业制成品(诸如服装、家用电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的价格,实际呈现负增长。与工业最终产品市场疲软、价格不断下跌相比,资源型产品和部分中间产品的价格却快速攀升,造成制造成本压力加大,而且难以向下游环节和最终产品市场转移,造成成本传递失效。成本传递失效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上游中间产品与下游最终产品存在着供给弹性不对称。一般说来,下游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较大,不仅有富余生产能力随时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而且进入门槛也较低,潜在企业容易进入,这些行业价格上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上游中间产品往往存在价格刚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短缺约束,而且进入门槛较高、时间较长,其供给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增加供给在短期之内往往难以奏效。

面对“成本推动”和“市场约束”的双重挤压,导致工业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亏损额加大。2005年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32,比上年同期降低4.7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4.90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金额为22.40亿元,同比增亏29.9%。然而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28,比去年同期提高8.46个百分点。

表1 2005年1—5月份全国与我省工业经济效益比较

实现利润 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亏损额

金额 同比增长 指数

同比增减 金额 同比增长

(亿元) (%) (%) (亿元) (%)

全国 4968

15.8 167.28 8.46917 56.1

福建 134.9 -1.1 150.32 -4.72

22.40

29.9

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我省与全国工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差异。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攀升,主要得益于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涨价造成资源性产业利润大幅度增长的拉动。我省产业结构特点主要是以加工工业为主,资源性产业所占比重极少,因此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我省不仅无法得益,反而使多数加工工业深受其害。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在紧缺资源约束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并出现通货紧缩苗头。面对持续、更加严峻外部市场环境,我省企业将面临着一轮重新“洗牌”,引发或大或小的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浪潮;同时也会促进一部分优势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

二、福建工业品市场结构差异分析

1、省外市场与境外市场的结构差异。按照销售地区的大类划分,我省工业品市场可分为:省内市场、省外市场和境外市场。三大市场的销售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大体上可以反应一个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状况。近几年我省工业品市场结构主要情况如下表:

表2 福建省工业品区域市场销售比重

单位:%

年份

省内市场省外市场境外市场

销售比 销售比 销售比

2001

45.822.032.2

2003

41.525.333.2

2004

37.126.836.1

2004年比

-8.74.8 3.9

2001年增长

注:本表工业品市场包括采掘业、制造业。

从2004年我省工业品三大销售市场分析,省内市场所占比重最大为37.1%,省外市场比重为26.8%,境外市场比重为36.1%,具有明显外向型特点。如果说省外也是“外”的话,我省工业品出省、出境的销售比重为62.9%,市场外向特征更为明显。以2004年福建省全部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700亿计算,省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的总额高达4200多亿元。

从动态上看,我省工业品市场外向度具有不断扩大趋势,工业品市场主攻方向是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本省市场比重则处于相对减少趋势。与2001年相比,2004年我省工业品的省内市场销售比重由45.8%下降到37.1%,减少8.7个百分点,而省外市场与境外市场的销售比重则分别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而且省外市场扩张的速度更快一些。这种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延续下去,而且比起境外市场而言,对省外市场开拓的力度,可能还会更大一些。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省际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市场壁垒和行政壁垒,将会逐步被打破,地区之间市场相互开放,为我省产品进入省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目前我国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展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区域之间分工深化,为扩大省际之间的市场流通和产品交换提供广阔平台;

三是受到国际非贸易壁垒影响,我省部分产品出口受阻,难度加大,加上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也影响企业订单承接和业务开展,造成不少企业把出口业务转向国内市场。

2、省内市场与省外市场结构差异。目前福建省工业产品以省内市场销售为主,对外省的销售比重较低。然而具体不同行业而言情况又有所区别。在工业行业34个大类中,有25个行业在省内销售比重在50%以上,主要以省内销售为主。而有9个行业则以省外市场为主,在省外销售比重在50%以上。虽然工业品省外市场的比重较低,但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工业企业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力度,省外市场销售比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市场中,2004年福建省工业品销往省外市场的比重为41.94%,比2001年提高了9.49个百分点;而省内市场的销售比重则下降到58.06%。

然而与我省工业品省外市场和境外市场销售比重不断增加、省内市场销售比重不断收缩同时并存的是,在我省商品市场的三大产地中,福建本土产品的比重,从2001年以后却出现上升趋势,使得长期以来在省内市场上存在的“广货北上、海货南侵、洋货抢滩”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扭转。从2001年到2003年在我省市场商品销售比重中,省内产品由40.1%上升到42.93%,增长了2.83个百分点,而省外产品由55.5%下降到52.01%,减少了3.49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出现,一方面表明近几年来我省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加强,一些原先需要省外输入的产品,逐渐被本省产品所替代,即产生与“进口替代”相类似的“进省替代”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近几年发展我省工业总量迅速壮大,以至于在本省的销售份额持续缩小的情况下而销售总量却能得以不断增加,本土工业品对省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不仅没有丢失,反而得以不断扩张。

表3 省内市场三大产地工业品的销售比重

单位:%

省内产品 省外产品 境外产品

2001 40.1 55.5 4.4

2003 42.93 52.01 5.06

3、投资品市场与消费品市场结构差异。由于我国统计部门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轻重工业代替生产资料工业和消费资料工业的分组,一般用重工业的数据代表投资品数据,用轻纺工业数据代表消费品数据。

长期以来我省工业为轻型工业,在全部工业中轻纺工业的比重占据60%以上。而从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的重化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规模以上的重工业增长速度一直快于轻工业。到了2002年我省的轻重工业已经开始平分秋色(50%:50%),而进入2003年以后我省重化工业化进一步加速,从当年的2月开始重工业产值增速始终在30%以上,而轻工业增长速度则在23—25%之间,导致2003年底我省的轻重工业比重转为48%∶52%;2004年更进一步上升到46%和54%。当年我省工业产值6270亿元,其中轻工业为2873亿元,重工业为3397亿元。

然而在我省重化工业数量急剧扩张的同时,重化工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却相对滞后。目前我省制造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前的还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而重化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是相对偏后,如石油加工为1.41%,居20位;化工为1.87%,居15位;医药为1.21%,居23位;冶金1.59%,居18位;机械1.54%,居14位;专用设备为2.55%,居12位;交通工具为2.06%,居13位。

在我省内工业品市场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销售比重非常接近,2003年分别为41.25%和41.7%。但在省外市场和国际市场中, 相对于轻纺工业我省重化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则略显不足。在我省2003年的全部出口产品中,轻纺工业品的出口比重为35.23%,而重化工业品出口比重为30.82%,比前者低4.41个百分点。2003年福建省工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为4.92%,其中轻工业在国内轻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7.45%,重工业在国内重工业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64%,只是前者国内市场份额的二分之一。

当然由于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今后随着我省一大批石化项目、冶金项目、汽车机械项目、造船修船项目的陆续上马,我省重化工业在全国市场中的地位也会稳步提升。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受到重化工业巨大利润空间诱惑和巨额社会游资的支持,目前我国各地的投资大战已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转向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纷纷上马以石化、冶金、装备机械等为代表的重化项目。今后重化工业市场竞争必然日趋激烈,随着中间产品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对工业利润的侵蚀逐步沿着产业链由下游向上游环节蔓延。除了少数的资源性产业之外,重化工业的暴利无法长期保持。另外重化工业市场与轻纺工业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客户较为集中,而且转换成本高,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市场一旦被他人所占领,重新夺回的难度很大。因此在大型重化项目的论证、审批阶段,要做深、做细,一旦审批获准,建设投产要快速跟进,不能久拖不决,贻误战机。

三、拓展工业品市场空间政府政策选择

1、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促进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和相互开放, 降低我省产品的出省障碍。近几年我省工业品出省比重较低,而且一直呈现省外工业品净流入现象。其原因除了我省某些产品缺乏竞争力之外,还与我省与周边地区市场开放不对称有关,造成我省不少产品在出省销售过程中遇到不少行政壁垒与地方保护的贸易障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2004年调查表明,福建省市场开放程度是走在全国前列,而我省一些周边省份的政府行政壁垒相对较高,因此,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促进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和相互开放,是降低我省产品出省障碍的重要路径,也是我们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为此,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加快建设省际之间分工协作的内联通道。通过建立一个协作省市政府共同参加的经济协商制度,负责解决经济运行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生产、销售中的合作与互利问题。同时要从具体项目、具体工作入手,重点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体系、市场体系、金融体系、信息资源共享、联合技术攻关、旅游合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2、整合省内企业、行业及各类资源,构筑企业联合营销平台。 联合营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在营销领域的合作。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营销相对比,联合营销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联合营销是多个企业在营销领域的合作,多个企业的加盟,这显然是扩大了营销的阵营,相应地拓展了企业营销的规模,常常会产生1+1大于2的规模效应或规模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营销主要是企业行为,但由于企业逐利倾向和信息不对称,加上目前社会信用普遍缺失,单纯依靠企业从事联合营销,极易导致非合作博弈和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之间的联合营销难以建立,即使建立也难以持久。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应适度介入,进行规范。

3、培育现代市场体系,构建现代物流系统,疏通福建工业品流通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围绕产业集群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产业集群的专业中心市场,合理发展相关卫星市场;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在产业集群区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推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国内外商贸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推动市场多元化;三是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重点建设福州、厦门和泉州物流枢纽中心,并配备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配送圈和物流信息网络,充分利用闽台直航试点和“小三通”优势,切实推动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加快货物与商品的流动速率,提高物流能力,扩大物流规模,降低物流交易成本,使我省成为东南沿海的物流枢纽,成为台湾与大陆之间区域物流中心。

4、以名牌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促进由产品品牌向区域品牌延伸。区域品牌则是企业品牌概念的泛化,是在特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标志和象征。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的综合体现,但一旦区域品牌形成之后又代表着区域产业整体形象,具有类似公共产品的持久效应和外部效应,造成广告、促销和研发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果,促使区域内部众多企业在拓展市场、提升信用等诸多方面受益。因此,在创建区域品牌过程中,应发挥强势名牌产品效应与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企业驱动和政府推动的相互作用,以产业集群为平台、以名牌企业为龙头,着力提升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共同创建区域品牌。

标签:;  ;  ;  ;  ;  ;  ;  

福建工业产品市场的空间、结构差异及政策选择_工业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