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标特点如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论文_晏平

结合新课标特点如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论文_晏平

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

[摘要]本篇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现行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出发,结合耐久跑的特点,提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从课堂(室内课)的理论讲解为先导,在知识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以室外课小运动量入手,逐步加大练习的强度,用稳步提高的方法,合理多样性的组织教学。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让同学们全面提高适应耐久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主教材和辅教材相互融合。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同时注重课内、课外长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能。使耐久跑有着连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室内室外相结合 课内课外相结合 练习方法多样性 教学手段多样化

耐久跑是发展持久奔跑能力的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田径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省、昆明市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体育中考)的重点项目。既是学校田径运动会的重头戏,又是《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定所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锻炼价值。耐久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对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特点是长时间的内脏器官工作与连续的肌肉活动,既要跑出一定的速度,又要跑的持久,这就给中学体育教学,特别是初入中学的低年级的学生和教师来讲,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耐久跑的教学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耐久跑是《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很大的锻炼价值。但是随着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的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这就使得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枯燥乏味的心理。还没有跑就出现了特别累,特别怕的畏惧感。出现了有的同学不愿意练习,但迫于老师和同学的面子又不得不参与。产生了复杂心理。特别是初三中考一过,许多学生就说“我再也不用跑耐久跑了”。以致影响着耐久跑的连续教学效果。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教学尝试和探索。

1、以室内课的知识理论讲解和小运动量为前导,使学生逐步了解深入达到递进。

在实施新课标以前,也就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考核依据时,常常会碰到的难题就是耐久跑的教学成绩差,影响了“达标率”。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1000米、800米跑,包括现行《体育与健康》中,小学阶段实行的考核项目中跑的内容只有50米*8往返跑和50米跑。因此,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耐久跑就放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学生往往兴趣不高“谈虎色变”,即使跑也带着一种不情愿,不得不跑,是教师让跑,不得以为之的情绪去跑,这就与现行的课标所倡导的原则想悖。纵观学生心理,主要是怕出现“极点”时的感觉,错误地将“极点”当成是跑的极限,跑的途中不敢主动迎接“极点”的到来和主动加以克服,有的同学甚至在“极点”到来之前就停下来,用肚子痛、恶心、非常难受和其它不正常正当的理由为借口回避。针对学生的恐惧心理,在教学练习前先安排一至二节的课时,进行有实践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之前懂得“极点”是跑途中因心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向他们介绍克服“极点”的方法,同时介绍耐久跑对增强体质的好处,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同时在实践之中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练习时运动量由小到大,由慢到快。这样在练习中出现“极点”时就会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地渡过“极点”,为耐久跑做好心理、身体的准备。

2、合理多样性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锻炼和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1)教学开始之初,先进行摸底测验,按体能进行分组。

进行耐久跑实践的第一次课应进行摸底测验,以测验成绩为依据,参照学生的其他身体素质情况,按体能进行编组。以初一年级男生1000米为例;A组4分零8秒—4分26秒为体强组。B组4分27秒—4分51秒为体能中等组。C组—5分44秒以上为体弱组。采用这种分层编组的教学方法,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质,在教学中区别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按自己的体能从实际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即得到提高,又不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让学生能够“吃得了”,“吃得好”。

(2)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组的运动负荷使之能全面提高。

根据体能和学生实际进行分组以后,学生不同的素质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各组的情况,在备课时和教学中因人而异地安排好运动负荷。例如,在规定距离跑时,对各组要求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应有所不同。A组的同学可以用时少一点,距离长一点。B组、C组可以少一点。各组跑速也应有所区别,这一点教师要特别注意,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都能吃饱”。总之,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及时掌握学生的体能情况,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学生的运动负荷安排教学。

(3)适应整个教学发展,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

从多年的教学看,教师教法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

以致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运用的手段多样化,语言也具有激趣性,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练习下来的效果也不大一样。因此,教师应从现代教育、从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要出发,认真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灵活掌握运用和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第一次练习前,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练习气氛,然后用匀速跑80—100米,再按纵队鱼贯跑的方法体会自然放松跑的技术。第二次采用跑走交替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例如弯道走、直道跑。第三次采用变速跑的练习方法,50米慢跑50米快跑。进行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场地采用穿插条形场地,去时跑,回来走,球类场地边线跑,端线走等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匀速跑(三分之一的体能)的方法进行5分钟左右的定时跑,再用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力量重复进行400—600米计时跑,间歇5分钟。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跑的节奏。懂得如何合理地分配体力等等。给学生一个由缓渐强的过程,随着学生耐久跑的提高,再逐渐增加跑的距离和速度。我认为比较有趣的是,比如第一次课采用跑走交替的情趣跑。在走的时候可以从放置在走的区域所设桌子上拿一张纸条,看上面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兴趣,避免跑途中的枯燥乏味。第二次课采用定时跑,第三次课采用变速跑练习等等,使学生很想体会下一种练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练习、主动练习。也可以按照前面的选组进行练习,根据学生人数、时间长短、体能状况等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8人选择合适的距离和合适的方式进行耐久跑的接力跑比赛(例如400米)。

练习耐久跑时,练习方式的单调枯燥是学生不积极练习的另一个原因,因此为克服耐久跑练习单调枯燥的特点,教师可以据此心理特点,设计出趣味性强的练习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思想之中的六个有利。如:1 、模拟情景追逐跑,在跑道上布置各种模拟障碍物或利用自然地形,体育器材的固定设施进行练习。例如:用体操凳当小桥、用手提垫作小丘岭、用垫子当小河、用标志物当小树进行组合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10人,完成一定的距离。看哪一组全部通过,完成时间最少。组员可以由小组长交替选出,保证每组人员条件相等。计时时可以采用全组一起前进或者先后间隔出发的方式进行。最后统计得出时间。也可以采用固定组员,进行多次比赛。以集体促进个人提高。2、采用 3分钟50米往返跑或篮球场两端线之间跑,米字形跑,各种跑姿跑的方法进行。教师或学生自定方法跑。例:后踢腿、左右侧跳、左右并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退跑、直腿跳等等方式。由于跑的姿势和跑的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奋性,几分钟在不智不觉中已度过,虽然个个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没有一个同学叫累叫苦反而争着问老师还有没有完、还要不要玩、下节课是不是接着玩。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初一、二年级的同学。看来学生不是不想练,只是看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组织教堂,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也是一种比较贴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参与兴趣的一种有效教学,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划定一区域进行追逐游戏,一个追其他跑,交替进行8—10分钟为一次练习时段,再变换进行400米小组对抗接力赛,练习的效果也不错。方式和方法不胜枚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行选取。

3、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相互融合,使学习充满乐趣,满足学生需要。

进行激励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要求。要让一节耐久跑的课上得好,主辅教材的搭配一定要合理,老师可以选择或让学生提出。按质量完成教学练习的同学可以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例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充分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自由度和练习方式。因此可采用此方法,根据各组学生的不同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要求既可进行。由于这些搭配的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练习方式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想参加这些练习,就必须按质完成耐久跑的练习任务,从而使耐久跑的练习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4、注意课内、课外长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能。

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尤其是对基础较差、技术要领掌握不够好的学生更是如此。课内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掌握锻炼方法,学习一些练习的技巧。因此适当制定一些课后指标,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将成绩提高到一定水平。一般通过一至二个月的练习后,进行测验,都能得到相应提高,根据测验成绩进行分组,利用学生争强好胜、上进心强的心理,组织升级竞赛,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提高耐久跑能力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多,教师可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组织,关键看老师如何运用。

论文作者:晏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结合新课标特点如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论文_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