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到投资人确认投资以及签订合同等事宜的关键依据。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由于受到市场动态的干扰以及各种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变故所导致的造价预算偏差,这些情况都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控制预算编制出现问题,甚至延误工期等。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合理的掌控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基本概述
在一项工程内,工程造价不仅是工程全过程所有费用的总和,它还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程价值。它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项目建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为阶段性投资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总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差,因为实际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可预期的事件,导致经常会发生超预算的情况,从而对工程造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造价预算的管理工作。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问题分析
2.1编制不准确
准确的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基本要求之一,预算编制在经济的决策和指导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由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而社会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很多专业素质不过关或者心理素质差的工作人员进入到预算编制中,导致预算编制经常出现问题。其次,则是客观因素导致的预算编制不准确,比如,施工环境过于混乱而增加了预算难度、市场动态突然变化导致预算错误、天灾人祸等的发生,都会使编制预算发生错误。
2.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受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设计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应对市场风险、材料价格波动等情况做出预测,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留有浮动余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偏差,当出现市场、经济、政策、环境等风险因素影响时,工程造价仍会出现超预算现象。其中建材价格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建材价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联系紧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建材价格会高于经济水平一般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价格;第二种情况,是建材价格与当地资源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地位于建材的生产工业区,则建材的价格由于货源充足而相对价格较低;第三种情况,是建材价格受到市场经济和供需关系的影响,本身的波动范围也比较大,给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和挑战。
2.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对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能够时刻把握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还对整个工程的后期建设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预算超标现象,最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控制和投资分析,同时对工程现场情况了解程度低,对市场和大局的把握力度不足,仅依靠手头所掌握的有限资料进行预算编制,难以支撑起整个预算框架,所以导致实际工程造价和编制的造价预算出现较大差异,导致造价超预算现象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3.1完善工程造价编制工作
为了能够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必须完善好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所以,应当做好相关的资料搜集工作,并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全面掌握,熟悉工作流程与标准。具体要对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了解,对现场进行调研与踏勘,真正了解现场,这样能够大幅度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此外,还要把握工程的工程量,对工程的施工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把握,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合理与科学性,能够把握现场,指导现场施工与成本的控制,真正把握现场的成本。
3.2完善控制体系
建立工程造价预算属于一项比较繁琐的过程,这种情况下,需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第一方面,要制定明确的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制度,构建一套权责分明的制度以及规定,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员工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对自身职责进一步明确。第二方面,对于工程预算而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流程,还需制定一个有效的预算控制指标系统,从而确保预算控制可以达到科学合理的水平。第三方面,建立控制机构,需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核心,然后不同部门项目相互配合,确保预算控制过程中有较高的向心力以及执行能力。第四方面,针对企业当中不用部门以及组织来说,在对项目进行具体预算和编制过程中,对其职责和任务进行进一步明确,从而促使其充分做好分内的工作。第五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措施,多数企业当中,人们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针对预算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没有提出相应要求,采用该种管理方式,会导致预算控制人员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对企业实行预算控制和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结合预算控制的优良程度,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从而有效调动预算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3.3加强施工中的造价预算控制
第一,在正式的施工工作开始之前就制定出详细的工程组织计划,并严格按照每一步来实施,确保工程正常进行。同时,也需要全面的考虑到经济和其他方面效益的全面结合,全方位提升造价。第二,在施工当中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全面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并按照需求材料来进行材料的选购,减少一次性购买所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也保证后期的材料能够全部投入到使用当中去。第三,在施工现场应当强化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现场各个部分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运行,并良好的合作,减少施工中混乱现象的发生。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少工期,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也能够减少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从全面角度来减少预算的支出,为工程造价控制做出贡献。
3.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
预算工作者是企业当中控制造价预算的主要人员,因此这些从业人员的实际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所以,应当重视这些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力提高。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预算工作人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的了解,甚至去工作现场参观,这样能够更加专业和全面地把握整个工作的预算情况,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量的计算过程当中。从业人员也应当及时了解建筑市场,包括,原材料的价格、建筑设备的使用价格以及人员等等,实现对造价工作的全面控制。企业还应当培养人员的管理意识,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成本控制当中,促进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能力提高,最终准确把握好工程造价。
4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重要工作之一,当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也迅速增大,怎样才能够提升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促使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提高,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当中的热点问题。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对于建筑工程投资而言,不仅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在子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任兆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90-91.
[2]韩英,付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223+226.
[3]王海龙.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124-125.
论文作者:刘欢,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