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昔日的管理法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宝论文,松下论文,昔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是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日本大正7年)创立的。该公司之所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与它出色的经营管理方式分不开的。据1980年6月的计算,该公司职工人数居日本国内企业的第11位,总资本占第13位,产品销售额居第16位,而纯利润则居第4位。这说明松下电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是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号称松下“三法宝”的“事业部制”、“终身雇用制”和“年工序列制”可谓是功不可没。尤其是“事业部制”更是为制造业机构的改革起到了划时代作用。
1933年松下电器在日本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当时在世界上寥寥无几。所谓“事业部”,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实行事业部制实际是实行一种权力下放的管理制度,即分级核算亏盈、分级管理。
各事业部分别有各自的下属工厂、派出机构,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
事业部长为最高负责人,被授予相当于独立公司经理一样的权限。全权处理该事业部的一切事务。他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采取对策,生产什么、停产什么,总公司不加干预。下属的各科室干部也都拥有相应的权限。各职能部门除财务部门外,不实行上下对口管理。总公司的职能部门不要求事业部职能部门上报材料,不实行垂直领导,而是为事业部的职能部门服务。事业部的职能部门只对事业部长负责,这也保证了事业部长有权自主经营。
各个事业部采取严格的独立核算制,绝不用盈利的事业部去弥补亏本的事业部。各事业部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利润。各事业部彼此之间通过市场竞争的关系进行协作。它们是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来建立合同关系。如担负装配收音机、电视机等任务的事业部使用制造元件的事业部的产品时,若对质量、价格不满意,可以向外购进其他公司产品。这当然是对制造元件的事业部的一种压力,迫使他们加速改进工作。担负为本公司作广告业务的事业部也同样是个独立核算组织。出广告的广告主,主要是各事业部。已制成的商业广告不合广告主的意,虽是同一个公司,也必须包下全部制作费。
采取事业部制有几个明显的优越性:
(1)由于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有利于专心钻研某一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人的专门技术,作到精益求精。
(2)由于采取独立核算制,各部门的经营情况一目了然,便于相互比较,相互促进。
(3)由于权力下放,分工明确,因而形成一种责任经营制。这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出精通经营管理的人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
实行事业部制,大胆给部下以责任与权限,工作进度快、效率高。而且上边的方针能很快传达到最下边。每个事业部能根据总的要求,发挥主观创造性,出色地进行工作。
在只根据上边的命令而动作的企业组织中,往往把人培养成呆板、被动的人。常常成为但求平安无事的消极主义者,不能充分发挥他们所有的宝贵的智慧。即使能成为专门人才,也变成了毫无灵活性的人,最终也不能成为出色的管理人才。
可是,在能将责任与职权都给予部下的企业中,即使是作为一个科员培养起来的人,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也能发挥其创造性,在实干中得到锻炼。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过,松下电器公司“培育了大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由于各事业部按产品类别划分,因而在销售额与规模方面彼此间有不小的差别。但从各自拥有的权限与经营形态等方面看,它们宛如一个个的中小企业,直辖于总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它们与一般独立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即事业部长无权自行筹措资金。
标签:松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