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试研究
一、本题的特色
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
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
1.引用了量化材料。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例如,材料二其中的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
(二)设问层层深入
本题的设问具有如下特点:
1.设问由小到大,步步扩展。本题第1问针对材料一这一单条材料提出问题;第2问则扩大到对材料二和材料三两条材料提出问题;而第3问又是对三条材料提出的综合问题。这种步步扩大的设问方式不谓不巧妙。
2.设问由易及难,层层提高。本题的三个设问,体现了思维运动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三问之间,具有较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这不仅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考查考生在不同层次上的思维水平。
3.设问论“事”、评“人”相结合。结合本题参考答案来看,本题的前两问论及明初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及结果;最后一问涉及对明太祖农业政策的评价。论“事”评“人”共寓于一题,亦可谓设问的灵活和巧妙。
(三)突出对能力的要求
本题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按《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涉及到其中的第1、2、3、5、7、8、10项能力要求。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次考查考生综合评价能力;强调考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本题的分值情况来看,也反映了上述意图。其中,前两问的分值共计4分,占全题分值的2/3;而旨在考查考生较高层次能力的第3问,其分值为2分,占全题的1/3。
而且本题对能力的考查,与本题所反映的思维层次水平是相一致的。
笔者认为,本题既重视基本能力,又不忽略较高层次能力的作法,是稳妥和适宜的。这一作法,不仅充分考虑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广大考生的总体水平,又明确提出了高考和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较高要求。
(四)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本题通过对明初农业生产发展和明太祖有关农业政策的考察,旨在说明: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考生受到科学的理论教育。
其二,本题所揭示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仍具借鉴意义,体现了从历史汲取教益和发扬古为今用的教育宗旨。
(五)贴切中学历史教学
贴切中学历史教学,是本题的又一特色。本题落点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的重点—一“明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而选材组题。这一贴切教材和教学的作法,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它旨在强调:广大中学师生必须立足于教材,扎实地搞好基本教学。
二、对考生答题的分析
(一)对考生答题的总体印象
第41题6分 5~4分 3~2分 1~0分
考生得分率 9%44% 39% 8%
(据千份答题统计)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有不少考生获得满分;大部分考生得分在5-4分之间。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例如试题是否难度过小),应当认为,近两年来,经过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考生的学习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勿庸讳言,广大考生在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距高考和高校选有不小的差距。
(二)对典型答题的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笔者现将四份有代表性的考生答题,列制成表,全文移录(各答题中的简短评语是笔者加的)。表如下:
(续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考生在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审题判断能力差。例如丁卷,不能根据所给材料和题意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值得注意的是,像丁卷这样的答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突出反映了有相当考生在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阅读理解能力差。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材料题最突出的测试功能之一。尤其是有关中国古代史方面的材料题。考生要通过的第一关就是扫除文字障碍,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题意和作答。可惜的是,广大考生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少缺陷。其表现为:(1)读不懂原文。例如丙卷对第2问的回答。材料二中有一句关键语:“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由于丙卷读不懂原文,略去不答,因而不能将这一符合题意的重要材料筛选出来,失去重要的得分点。(2)阅读粗率。例如材料二中:“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这分明是两句话,而丙卷阅读粗率,把两句话窜解为一句话,答成:“明太祖即位时命户部到浙西核定田亩数”,与原文发生严重偏差。从答题的角度讲,又失去了“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这样一条更为重要的有效信息。(3)对原文随意取舍。材料二原文:“……又以中原田多芜,命省臣议,计民授田。……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而丙卷答成:“在中原命省臣议按人口分给田地”,“北方近城地方,召人耕种免征三年租税”。对原文理解既不准确,又随意弃舍原文中的关键词(“田多芜”、“地多不治”)。因而得不出“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等类似的正确结论。(4)概念混淆。例如乙卷对第2问的回答,把“屯田”写成“屯粮”,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概念。
3.分析归纳能力差。分析和归纳能力欠缺,这是历年高考历史中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具体到本题,则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1)不会分析问题。例如丁卷的答题。(2)缺乏独立思考。例如乙卷对第2问的回答。虽然该卷答题的部分内容符合参考答案的要求,但却不是考生认真分析题意和独立思考的结果。拿该卷答题和课本对照一下,就会发现,乙卷几乎是在“背书”!这就突出暴露出一个问题:即考生在迁移知识能力上有很大缺陷,对学过的知识不能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指题目要求),作出有选择地移取,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赘答。如,乙卷答题中竟出现了“推广植棉”、“注意兴修水利”等材料原文中并未出现的内容,而材料中所寓含的“政府鼓励农民开荒”等关键内容,在答题中却没有反映。退一步说,如果针对题意要求去“背书”,也算一招,但乙卷即使“背书”也背错了词句,例如该卷引用的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员之语。乙卷暴露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死记硬背是广大考生“通病”,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亟于解决的问题。(3)归纳能力欠缺。例如乙卷对第一问的回答。按材料一提供的“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一组数据分析,只能归纳出“政府收入增加”这一结论。可乙卷归纳出“政府官仓粮食丰裕”;丙卷得出“粮食的增收,国力昌盛”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不准确的。甲卷虽然对材料一提供的各组数据分析归纳不错,但也未得出“农业得到发展”等类似的根本性结论。可见广大考生在较高层次能力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或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差。按《考试说明》规定,考生应具有初步理解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是,通观上述四例答题,除了甲卷在这方面的做得较好外,其余三卷均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是:(1)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现象和本质之间或效果和动机之间的辩证关系;(2)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群体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辩证关系。例如,乙卷在答题中,虽然能够指出明太祖的一些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却不能从“农业发展”这一现象中进一步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明太祖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和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明太祖)为人民着想,也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盼望已久的带头人”。这一结论不仅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也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它夸大了明太祖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3)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个别和一般之间或个性和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两卷,不是根据所给材料,对明太祖的农业政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是把明太祖的这些措施,任意加到“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头上,企图用“个性”去说明“共性”,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同时,这种不顾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也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5.表述能力差。表述能力是每个考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但许多考生在这方面却很欠缺。表现在:(1)表述紊乱,词不达意,另罗嗦重复。(2)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答题序号错乱。(3)不是根据题意要求,切实作答,而是大讲虚话、套话。
以上缺陷,在乙、丙、丁三卷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本题的缺陷
本文在前面指出了本题的特色,是一道不错的材料题。但是,笔者以为,本题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从所给材料来看本题的不足
1.提示过多。材料题的特点就是引用新材料,造成新情境,构成新问题。通过“三新”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水平。因此,材料题不宜给考生过多的提示,以免影响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可信度,从而不利于真实地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
例如,材料一在给出必要的“年份”后,又特别以“注”的形式说明:“洪武是明太祖年号”。其实,这个“注”是多余的。理由如下:其一,就一般考生具有的历史常识来说,都知道“洪武”是明太祖的年号。其二,材料一已给出引文出处“据《明太祖实录》、《明史》”;材料二引文又有“明太祖即帝位”等字样。因此,对考生来说,这些已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笔者以为,不但“注”为多余,而且《明太祖实录》这一出处也可略去,只要指明材料一的出处“据《明史》等书”即可。因为:材料一给出了“洪武”年号;材料二有“明太祖”字样;材料三已标明出自有关明朝史书。再结合提问,考生可以审断,本题是问及明太祖时期的史事。如果这样安排,既不会影响考生审题,又增加了试题的迷惑度。
2.提供的有效信息过多。例如,材料二引文中,提及明太祖清查田地的内容至少有三处,提及召民垦荒的内容有两处。这样多的有效信息,在考生脑海中多次出现,必然会加深印象,而引文又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干扰材料。这实际上是给考生提供了过多的提示。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和信度,也不利于真实地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
3.过于对应教材重点。从本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内容来看,和中学教材的内容过于吻合,其答案内容在教材中有详尽全面的“说明”。由于本题对应的是教材和教学的重点,大部分考生不会感到陌生,考生只要审题不误,很容易将教材内容顺移到答题中去。因此,从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来看,材料二和材料三虽是新材料,但并未造成新情境,也未构成新问题,从而降低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可信度。这可能也是造成本题难度不高,考生高分较多的另一原因。
4.选材欠妥。前面说过,本题材料一引用量化材料,富有新意。但笔者以为,所选的几组数据中,“全国人口”一组数据,似为赘材。申明如下:
其一,从第1问的参考答案来看:“明太祖统治时期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这一结论,按照逻辑思维角度去理解,强调的是从具体的个别结论(全国耕地面积增加、全国人口增加)进一步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农业生产发展)。因此,使人很容易误解成“全国人口增加”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或前提。但从史实角度看,上述结论是不确切的。考察中国封建社会,一般地说,只有在较安定的社会环境里,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才会有显著的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增加,而人口增加却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应当把经济发展看成是人口增加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根据这一推断,材料一给出的“全国人口”数据,无助于说明“农业生产发展”。
其二,从第2问及其参考答案来看,该问问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其答案只列出耕地增加、政府收入增加以及农业发展的原因,唯独没有“人口增加”的原因。显系“全国人口”这一材料在题中“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材料一给出的“全国人口”一组数据,确为多余,不若载去。
(二)从设问看本题的不足
本题在设问上的欠缺是:题意不明、产生误导。
本题第3问:“对上述现象应如何认识?”这里的“上述现象”是指材料一所示的“上述现象”,还是指材料二和材料三所示的“上述现象”,抑或指整个三条材料的“上述现象”?题目并未明确交代。
其二,该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认识”。是要求考生就所给的材料进行“认识”,还是允许考生“自由”地谈自己的“认识”?一句话,“应如何认识”难倒了大批考生。
由于题意,界定不明,考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去作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其实,从该问的参考答案来看,该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对明太祖的农业政策作出评价。因此,如将设问改成:“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对明太祖的认识”,则设问与答案更可吻合。
(三)从参考答案看本题的不足
1.答案不全。例如,第1问的参考答案缺少“政府收入增加”这一结论。但材料中明确揭示了这一结论,许多考生也都答出了这点,却不能得分。
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缺少“减免租税”或“减免赋役”等类似的结论。“减免租税”是明太祖实施的重要的兴农政策之一。这一重要政策在本题材料二中也有明确反映,许多考生亦讲到这点,惜不能得分,这应是答案设计的缺漏。
第3问的参考答案,从设问的角度看,似嫌片面。谈及明初农业的发展,固然要肯定明太祖兴农政策的促进作用,但不应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其实,本题的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透露了这一点一些优秀考生亦答出了:“明初农业的发展,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一正确结论。因此,答案设计没有包括这条重要结论,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失误。
2.选“点”不当。第2问的参考答案中的第一个评分要点是这样写的:“调查全国土地,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笔者认为,以此作为评分要点,似选择不当。明太祖“调查全国土地”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让他们按田亩实数缴纳赋役,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另一方面则是把大量的荒地让农民开垦耕种。两相比较,后者才是明太祖倾心的主要问题。因为只有让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一农民稳定,才能达到其巩固统治的根本目的。所以,清查地主的瞒地,不能看成是明太祖的主要农业政策,而“调查全国土地”也仅仅是第一步,只有“计民授田”、“召民耕”才是实质性的一步,是明太祖农业政策的核心。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以为该评分要点不如改成“分给农民土地,承认农民开垦的土地归其所有”为妥。
四、几点建议
(一)对命题的建议
1.在组织材料上宜更加严谨、科学。
2.在设置问题上宜明白规范。既给考生一定的指答范围,又予其回味求索,三悟解昧。
3.在参考答案设计上,宜更多的考虑到考生答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另外,不妨也采取中国古代史问答题的评分方法,分层次设分。使之既有利于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又便于阅卷人操作,减少给分的随意性,提高评分的可信度。
(二)对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引文、引语介绍。对引文的注释、出处亦应指点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多找些材料原文指导学生阅读。这方面可分两步走:先找些学生熟悉或学习过的材料原文。语文教材中的许多选文、诗词和历史教学联系密切。教师尽可选用,从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在学生有一定阅读“阅历”后,可选用一些学生不熟悉或未知的材料原文,让学生阅读,以期达到“熟能生巧”。
2.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选编一些不同形式的材料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尤其要重视学生理解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教育和培养。如,指导学生开展一些教学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和历史读物读后感等,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3.加强对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遣词、用标点符号和书写序号等规范性的训练。改变学生说空话、套话的不良文风,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