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预防和控制效果分析论文_张泽凤1,苏宏1(通讯作者),赵自屹2,余华娟1,李

(1隆阳区疾控中心 云南 保山 678000)

(2保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展开研究。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某医院接诊患儿幼儿中挑取13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行综合预防干预,对两组幼儿病症发病率予以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合幼儿病症发病特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强化病症防控意识,可有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保障幼儿健康。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综合预防干预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222-01

小儿手足口病为由肠道病毒所引发,此病症感染性较强,5岁以下儿童为此病症高发群体。患儿存在厌食及口痛等症状,伴随发热现象,患儿手及足等位置产生溃疡,或疱疹。大部分患儿于一周后便可自行痊愈,少数病患会诱发肺水肿及心肌炎等病症,病情严重时易导致患儿死亡,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展开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某医院接诊患儿幼儿中挑取130例为本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男性幼儿35例,女性幼儿30例,共计65例,年龄于7个月~5岁;对照组男性幼儿33例,女性幼儿32例,共计65例,年龄于8个月~5岁。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经专业比对后无显著差异,可比。所选取幼儿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预防干预,观察组行综合预防干预,详细如下:首先,病症流行期间幼儿应尽量减少外出,防止被其他患儿所感染,如须外出则应穿戴口罩等护具。当幼儿产生皮疹及发热等现象时应即刻就医,避免延误最佳诊治时机,并强化隔离处理[1]。其次,因此病症感染性较强,家属须对感染源隔离予以足够关注,感染源主要涵盖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黏膜疱疹液等,此类物质均含有大量病菌,患儿接触污染源后,发病可能性较大。因此,家属需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对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玩具及餐具等予以彻底清洁,每日需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流通。针对幼儿所产生排泄物应及时处置,注重幼儿床上用品及衣物晾晒,及时切断传播路径,降低病症产生可能性[3]。一旦幼儿产生异常症状须即刻就医。再次,还应针对易感染群体开展重点防护工作,加强病症宣教力度,于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病症防控氛围。托儿所及幼儿园等机构还应对幼儿身体健康行定期检测,发现异常即刻送往医院就诊。告诉观察组儿童家属带领幼儿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如EV71疫苗,对疫苗于病症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认知。与此同时,还应对幼儿口腔卫生予以足够关注[4]。幼儿饮食前,应借助生理盐水漱口,当幼儿自主完成漱口时,家属可以棉签适当蘸取生理盐水对幼儿口腔予以清洁。家属还可为幼儿提供维生素C、维生素B,增强幼儿自身抵抗力。以此还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也可对口腔病症、皮肤病征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经EV71疫苗接种后的观察组及未接种此疫苗的对照组手足口病发病率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显示,χ2值检验,P<0.05时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病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见表。

表 两组幼儿病症发病率比对[n(%)]

3.讨论

手足口病症为一类临床常见儿科病症,持续低热及口腔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患儿手、足、口等位置均可见小溃疡,或疱疹,对儿童健康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因幼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病症抵抗力较差,为此病症高发群体,病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5]。此病症于现阶段临床诊治中多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诊治原则,借助相应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本研究中对两组幼儿分别行不同预防干预,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病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于统计学领域而言,具备显著优势。

因此病症主要感染群体为儿童,尤其为危重病患具备病死率高、病情进展快及起病突然等特点,若为施以相应措施,易导致患儿产生认知功能减退及神经系统发育缓慢等病症,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因目前针对此病症尚未存在有效诊治手段、诊治药品,因此,儿童接种EV71疫苗对病症予以预防具备重要意义。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数为1004056例,共计死亡22人,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威胁。EV71疫苗于2016年正式上市,手足口病保护率已达95%,此疫苗5年持续保护率至少为85%。

针对已发病患儿,除做好切断污染源及口腔清洁等工作外,还应对患儿体温状态予以密切关注,为患儿提供适当饮用水。当患儿体温达38.5℃以上时,则须执行物理降温操作。必要时,可遵医嘱行药物治疗。同时,患儿衣物及床单等须时刻保持整洁卫生,如此方可于一定程度上将患儿皮肤遭受感染可能性降至较低,防止皮肤感染。当患儿产生皮疹现象时,家属应对患儿双手予以控制,防止患儿抓挠患处。此时,应以0.5%浓度络合碘执行消毒操作,借此方可将皮肤感染可能性降至最低。幼儿发病后,家属须注重患儿口腔清洁,进餐前以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除此之外,还应制定合理饮食规划,为患儿病情恢复提供营养支持,饮食规划应以温良及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对患儿机体产生刺激。与此同时,若患儿于护理期间存在点状出血、高热、持续哭闹等现象,护理者则需做好无菌性脑炎预防措施,将此症状向医师及时汇报,便于医师调整病症诊治方案,对患儿脑脊液中血常规、蛋白含量及淋巴细胞等予以严密监测。

综上所述,结合幼儿病症发病特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强化病症防控意识,可有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保障幼儿健康。

【参考文献】

[1]孙彦永.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5(24):148.

[2]王爱虹,张井兰,邹春杰,等.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控制对策[J].双足与保健,2016,27(20):49-50.

[3]邓时敏.浅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6(29):54-55.

论文作者:张泽凤1,苏宏1(通讯作者),赵自屹2,余华娟1,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预防和控制效果分析论文_张泽凤1,苏宏1(通讯作者),赵自屹2,余华娟1,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