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壹创国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1、东莞鰜鱼洲工业区概况
一个风姿卓越的千年历史名城,一个年轻朝气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一个迈向世界的国际制造之都——东莞,不负使命,耀世崛起。
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处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象征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世界工厂”。鳒鱼洲——作为东莞工业历史的见证者,这里曾经有东莞第一批外贸货运码头、第一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完整地呈现了东莞外贸发展的历史进程。鰜鱼,比目鱼的一种,从空中俯瞰,鰜鱼洲形如其名,它位于莞城东江大道东侧,厚街水道西侧,总用地面积10.7万平米,地块三面环水,造就了相对独立的环境。
2、东莞鰜鱼洲工业区规划理念与目标
作为东莞工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我们要结合现有工业遗产和文化底蕴,保留、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造一座"城市公园",,融入城市生活的功能,既可作为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又可以体现城市记忆的主题文化空间,结合东莞的工业、产业底蕴,搭建东莞产业展示、创新平台。
整个园区规划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倾力打造“文旅商产”四大价值体系。利用大国制造的国家战略,以岭南文化和工业文化为载体,打造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以产业平台、文化高地为目标,打造集产业、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3、东莞鰜鱼洲工业区遗址改造原则
鰜鱼洲工业区的改造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原则,景观环境提升的原则,和谐共生的原则,完整地再现了鰜鱼洲工业区的历史风貌,增加了园区的亲水界面,新旧建筑得到完美的统一.
尊重历史的原则:鰜鱼洲承载着东莞城市的发展历史,改革成就和人文情怀,在现有基础上更新和升级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将有文化价值和持续使用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主要植物和道路进行了保留,沿东江一侧,完整的再现了鰜鱼洲工业区的历史风貌.
景观环境提升的原则:规划根据现状,适当拆除一些保留价值不高的建筑,打造公共广场空间,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滨江公园的景观引入园区,同时通过引入厚街水道的水系,在园区内形成开阔的水面景观空间,增加园区的亲水界面,提升园区建筑的使用价值.
和谐共生的原则;在本项目的改造设计中,新建建筑的规划肌理与保留建筑协调一致,或平行或垂直,新旧建筑和谐共生。
4、东莞鰜鱼洲工业区城市功能的承载与改造要点
鰜鱼洲这片曾经的工业热土,需要借助"文化"和"创新"的主题,为其推动和盘活,改造后的新园区功能涵盖了"文,旅,商,产"四大功能,使得这个城市公园不仅自然气息浓厚,而且包含人文底蕴。
4.1规划结构
以“东莞制造、工匠精神”为主线,运用岭南风情演绎滨水休闲,借鉴了岭南"依山傍水,长街短巷,里坊相连"的布局理念,整体采用" 一带,一路,三场,六组团"的布局方式:基于以上的规划结构,在基地内行成了若干条视线的通廊,将西侧的东江和东侧的运河两个景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在园区内随处可见沿河两侧的自然风光,东西向廊道的设置为夏季的自然通风降温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带:即岭南水乡风情带:沿运河一侧,建筑布局和外观采用采用岭南风格,沿岸布置风情客栈,码头,水乡秀场,大榕树,莞式美食,拱桥......,用东莞传统的文化风情演绎滨水的休闲与浪漫。
一路:即工业发展之路:结合现有大道,主题化演绎东莞的工业发展历程,分段打造不同主题创意市集,品牌大道,林荫大道,......,步移景异,形成创意化的体验平台;
三大广场:依据原有建筑的分布,广场分散灵活布置,各自拥有不同的主题,相互之间收放开合,互融一体,为展演和交流提供场所平台;
文化广场:由文化展厅和科技展厅,工业遗存博物馆,文化艺术街区,共同围合形成文化氛围浓郁的广场空间,
创新广场:为园区的产业提供产品的发布,创意展示,以及会展交流的场所;
水乡光影秀场:文化广场和水乡光影秀场空间自然衔接,收放开合,融为一体,为节庆表演活动提供展演场地;利用场地高差,设置台阶作为秀场的看台和亲水平台;
六大主题创意组团:即莞城岁月,岭南风物,产业之芯,匠人聚落.岭南水乡和聚变未来,共同构成休闲化、体验化、创意化、时尚化,工业风格和岭南风情并存的都市特色休闲体验平台。
莞城莞韵组团: 本区域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多功能展厅,以保留和改建为主,保留原街区的特点,通过对原有建筑的屋顶和入口的改造,采用新旧对比相互衬托的设计手法,营造艺术街区的氛围;作为东莞企业个性创意展示中心,项目工艺项目工艺创意展示平台,艺术演出中心以及城市会展需求,突出工业传承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匠人聚落组团:本区域作为创意街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镇区特色展示,水乡文化和创新文化在此交汇;采用传统街巷式布局,营造小尺度亲切空间;借鉴了岭南的"冷 巷"和"骑楼"空间处理方式,有利于夏季的防晒和通风;建筑底层为展示空间,二~三层为制作间,建筑内部采用LOFT的空间形式,参观展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制作的过程;
产业之芯组团:本区域紧邻东江大道,原有厂区整体保留,沿街的独栋厂房,作为本土企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体量较大的厂房改造成为企业的综合展馆;利用原有建筑的屋顶作为休闲观景平台;主要包括展示中心、会展中心、艺术中心和记忆码头几大产品类型,为东莞的创业创新搭建合作共赢的跨界、交流平台。
岭南风物组团:水乡风情商业,空间采用“建筑绕庭"的布局方式,包括莞式主题餐饮,水乡风情酒吧街,东莞特产的销售;作为东莞特色家居、岭南人文、工艺、商业以及智能的展示、体验、情境销售的组团,进一步突出了东莞岭南水乡的休闲文化传统;
聚变未来组团:原海关大楼及道路,工业区大门,凉亭,水塔等均为保留建筑,共同围合形成海关广场,历史氛围浓郁;酒店为新建,依据地形的特殊性,形成独特的船形酒店,利用原有水塔 ,作为帆船的桅杆,傲立在鰜鱼洲的洲头,像一艘文化巨轮,杨帆远航;
莞城岁月组团:主要作为东莞文化及特产展示中心,作为东莞特色商品集散基地,突出展现工业传承的历史价值和应用价值;
4.2游览流线规划
外围参观流线:利用项目内河岸沿线设计一条水乡环道,同时与西面的滨江公园形成双线平行滨江环道。
内部参观流线:第一,以广场为节点,节点之间连线形成参观流线;第二,内部道路与亲水沿岸形成一条景观参观流线。
特色参观流线:通过空中连廊连接新旧建筑,让游客穿越今古;
步行系统规划:
工业发展之路:厂区主要道路成环状,贯穿各个组团,连接三大广场,形成主要的交通流线;
滨河景观之路:厂区内部亲水步道与滨河环道形成两条景观游览路线;
景观系统规划:两条主要道路,形成两条地面景观联系路径,且又有空中景观步道穿叉左右,形成立体景观路径;两侧滨水河岸形成东西两个方向的景观渗透,将项目围合在其中。
鳒鱼洲工业遗址,是东莞改革开放大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东莞一代人的共同历史回忆。 一座城市公园就是城市的一段历史,能够唤起人们美好的记忆;一座高质量的城市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文明和繁荣的标志。
鳒鱼洲城市公园的开发与创造,既保留了东莞工业的最初记忆,又能增强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启幕东莞旅游、工业、产业及区域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论文作者:王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东莞论文; 岭南论文; 水乡论文; 建筑论文; 工业论文; 文化论文; 景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