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健康教育对提高脊柱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论文_卫立萍

(合肥市骨科医院 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目的:探析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脊柱骨折;健康教育;疾病知识知晓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15-02

骨折疾病中脊柱骨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在所有骨折类型中占据5%~6%的概率,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其生存质量明显降低[1]。健康教育主要是护理人员采用计划性、时间性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常规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得到有效改善[2]。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不但能降低并发症概率,还可使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现将其护理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选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共70例,与诊断脊柱骨折的相关标准互相符合,将脏器功能异常、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18~50岁,平均年龄为(35.33±4.85)岁;病程为10d~10个月,平均病程为(5.12±1.11)个月;对照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37.52±5.22)岁;病程为15d~11个月,平均病程为(6.02±1.25)个月。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临床可比价值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入院后通过引导患者功能锻炼、生活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的常规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并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体现如下。

1.2.1入院评估 责任护士在接待患者之后,需要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患者机体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通过热情、积极的态度接待患者,采用入院宣传教育的方式,确保患者对疾病知识有着正确的认知,促进其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得到有效消除。

1.2.2术前健康教育干预 责任护士需要指引患者开展相关基础检查工作,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使患者对手术知识、疾病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负面心理得到有效缓解,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正确的使用便器,并教会其轴线翻身训练,加强患者肢体收缩功能的锻炼工作。同时,手术前1天需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和患者沟通交流对基础资料进行沟通确认,并对患者认知疼痛的程度进行了解,使患者对于疼痛值能够正确的评估[3]。

1.2.3术后健康教育干预 责任护士在患者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排便、睡眠、饮食等基础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干预。用药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尤为重要,需要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治疗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并让患者了解当用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有效的进行处理。通过分析患者季斌改变情况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确保患者可有效的开展活动锻炼,避免出现过度运动以及剧烈运动的情况。

1.2.4并发症护理干预 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确保患者对出现压疮的因素进行了解,为患者开展皮肤护理干预,并积极更换、积极整理、积极擦洗以及积极按摩,每隔2~3h帮助患者开展1次轴线翻身处理,并按摩受压的部分。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的情况,应将气圈或者软垫垫上,并开展局部按摩干预,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症状,从根本上预防压疮并发症。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给予妥善固定,在夹闭尿管之后要重视定期开放处理,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会阴护理,要求患者大量饮水,在翻身时应避免尿袋超过身体水平线,防止尿液倒流导致尿路感染并发症。另外,责任护士需要帮助患者作叩背翻身处理,并开展有效的排痰咳嗽干预,采用吹气球、深呼吸等方式使肺活量明显增强,降低肺内感染并发症[4]。

1.2.5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之前开展健康宣教干预,告知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回院复查的时间。若在院外康复期间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到医院复查,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异常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对患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给予判断分析,以完全知晓、基本知晓、不知晓等3个级别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工作,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有10例对疾病知识不了解,观察组有2例对疾病知识不了解,观察组疾病知识不了解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

3.讨论

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患者仅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而护理人员是按照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护理,没有具有个性化以及针对性,家属不能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参与,不能达到督促的效果。健康教育干预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促进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对机体康复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5]。系统化健康教育措施的开展,可让患者与家属对疾病治疗方法以及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促进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建立其疾病痊愈的自信。同时,脊柱骨折患者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时,其能对病程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护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与治疗、护理活动互相配合,促进患者配合程度明显提高。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认知疾病知识的程度,使其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并促进并发症概率明显降低。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画鸽,杨梅,牛素桃,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1):120-121.

[2]徐璐,胡竹芳.同伴教育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6):7-9.

[3]夏小芳,黄建华,陈秀梅,等.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02):36-38.

[4]张丽春.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167-169.

[5]陈丽勤.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57-58.

论文作者:卫立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探析健康教育对提高脊柱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论文_卫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