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过渡经济学理论指导过渡阶段金融经济研究和决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研究论文,阶段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过渡阶段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非国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地方和部门经济条块分割管理、市场发育不健全、宏观调控不完善等等都是过渡时期的新问题。面对过渡时期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单纯的计划管理手段软弱无力,西方引入的市场经济学又显得有些不服水土,单一的市场机制难以凑效。过渡经济阶段的实践呼唤着过渡经济学,过渡阶段的基本理论既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又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渡经济学。
从中外过渡实践看,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数十亿人民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问题只能用过渡经济学理论来解决。中外理论家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尤其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实践相对应,中国经济理论家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研究还是相当领先的。有大量的论文、论者见诸于报刊杂志,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将这些理论研究上升为过渡经济学研究。从官方人士到理论专家,多数人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仅仅理解为体制模式的过渡,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笔者认为,这一过渡不仅是体制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还包括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更具体、更确切地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是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模式的双重经济过渡。中国过渡经济学是双轨体制与二元结构结合而成的理论,是改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结合而成的理论,是东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与西方市场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结合而成的理论。
二
作为过渡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必要对“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这两个概念作一简释。这是两个包容性非常大的概念。“二元结构”既是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又是生产力经济学概念:“双轨体制”既是改革经济学概念,又是生产关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概念。“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与集体乡镇企业、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等各种具体矛盾关系的高度理论概括,又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时期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的矛盾是过渡阶段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引致过渡阶段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出现“放—乱—统—死—放”怪圈循环和诸多严重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这一矛盾是过渡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动力,开通二元结构与双轨体制联系的通道,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是过渡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主题。
三
过渡经济学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它并不是代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介于计划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之间,以研究过渡经济理论问题为己任的经济科学。过渡经济学主要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和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变革构成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主线。过渡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础和条件、过渡模式和特点、 过渡历史和趋势、双重经济过渡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2 )二元结构转换中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之间矛盾协调的方式和特点。主要进行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学研究。
(3 )双轨体制改革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矛盾和结合的方式、特点。主要进行新旧双轨运行机制、决策机制和调控机制的转轨研究。
(4)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在时序、区域、 产业上的相互关系、矛盾和协调的方式,在战略规划、体制安排、改革措施上的衔接和配套。
(5)双重经济过渡中的产生、分配、交换和消费、投资问题, 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产权、价格和管理问题。
(6)开放经济中的双重过渡经济理论。
(7)经济过渡中政治、社会、文化、道德、法律、 宗教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过渡经济学是一项多学科理论系统工程,既包括企业体制的过渡,又包括财政管理、金融调控的过渡;既包括产业经济过渡,又包括区域经济过渡、宏观经济过渡;既包括经济体制政策的变革,发展战略模式的转换,又包括行政法律制度的调整。因此,必须综合协调才能实现平稳过渡。
从哲学角度讲,过渡经济学信奉的是一种中庸之道的思想,既不激进、超前,又不保守、滞后;既不“左”倾,又不“右”倾,因此正是过渡时期的实践所呼唤的理论思想,从经济学角度讲,过渡经济学是连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论桥梁,它既要说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目标模式理论,又要研究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它是一种承前启后、新旧衔接的过渡科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必须把过渡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理论,必须把过渡经济思想作为指导金融经济研究和决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原因在于: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实践教训来看,大都与忽视过渡经济阶段现实,忽视过渡经济学理论有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有不少人思想仍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保守、僵化、落后,往往以计划经济的传统观点剪裁过渡现实。也有一些人思想过份超前于,他们总是以西方或中国未来市场经济新观点分析中国过渡现实,当前有不少干部、学者否认过渡阶段,他们觉得过渡阶段转瞬即逝,过渡体制和政策也是一种权宜之计,认为我们现在已走出中央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提出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指导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战略,用市场经济理论来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来制定当前的政策、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而把由此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基层干部思想保守、缰化、落后,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得不到落实。其实,我们现阶段仍处于向市场经济目标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仅仅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模式理论问题,过渡经济实践更需要的是过渡经济学,较之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更符合中国过渡阶段的国情实践,应该成为过渡阶段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并用过渡经济学指导经济金融研究和决策。
(1)把目标和途径区分开来,不可用目标代替途径和手段。 例如,我们已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目标,但不能等于我们马上就推倒传统行政计划体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提出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但不是指打破现有格局,一步到位地使专业银行变成商业银行,实行现代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办法。要注重研究如何推进计划经济金融向市场经济金融过渡的问题。尤其要研究各地区、各部门经济过渡的特殊基础条件,特殊过渡步骤,实行统一规划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到位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殊途同归。
(2)把破与立结合起来。由于中国地大人众、经济不发达, 二元结构问题较大,造成体制改革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形成新旧体制转轨中双轨体制并存的历史必然性。双轨体制改革中旧的计划体制、行政手段的削减必须与新的市场体制的完善、市场机制手段的增加相衔接,政府简政放权必须与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直接融资必须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微观经济的搞活必须与宏观经济有效调控相结合,金融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相结合,防止新旧双轨体制改革中出现法律、政策、体制、人员上的真空状态,保证破立结合,此长彼消,前后衔接,平滑过渡。
(3)把双轨体制改革与二元结构转换结合起来。 向市场经济过渡不仅包括双轨体制改革,也包括二元结构转换。计划与市场双轨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现代和传统经济二元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那种离开体制变革的“投资倾斜论”和“单一发展论”与那种离开结构转换的孤立的“体制改革决定论”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当作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把过渡的体制、政策、法律、文化、机构、干部、政治及经济等多因素相互结合,彼此衔接,必须把财政、银行体制的过渡与企业经济体制的过渡相互结合、彼此协调。面对当前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应当抛弃“要么计划、要么市场”单一的理想选择,确立过渡财政理论、过渡金融理论和过渡企业理论的过渡经济理论和思想,实行过渡经济金融体制和政策,采取过渡经济金融步骤和办法,为推进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过渡。
标签:经济学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二元经济论文; 双轨制度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