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贸合作论文,海峡两岸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1)03-0029-04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包括商品、资本、信息、技术和劳动力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以达到最佳配置与重组的过程;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并逐渐形成一体化的趋势。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促使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中国海峡两岸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两岸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各方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共同参与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确立有利的地位。
一、两岸开展经贸合作的意义
首先,两岸经贸合作是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促成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两岸优势互补,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达成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约社会劳动。从自然资源条件看,大陆土地辽阔,生物资源丰富,重要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而台湾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及原材料大部分需要从海外进口。从其他资源条件看,大陆人口众多,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得以充分利用,必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而台湾市场狭小,劳力奇缺,已成为制约经济成长的瓶颈。不过,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台湾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岛内储蓄率居高不下,游资充斥,消除物价上涨压力、解决剩余资金的出路成为迫切的问题。台湾在产品设计、试制以及工艺加工等方面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更积累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金融及贸易人才,而这些正是大陆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当然,大陆在基础研究及某些高科技领域还是有自己优势的,这正好可与台湾的“科技升级”相得益彰。可见,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很广阔的,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必然有利于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由于两岸资源互补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不可避免地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大陆缺乏建设资金和生产技术,面临农村庞大的潜在失业的压力,市场潜力难以开发。台湾能源原材料瓶颈难以突破,岛内生产成本攀升,投资意愿低落。因此,双方开展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是各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两岸的经贸合作有助于解决各自的经济问题,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后半期以来,台湾经济又面临着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考验。由于台币升值,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昔日生气勃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早已日薄西山。要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产业升级”,即在实现劳动密集产业外移的同时,大力开发资本、技术密集度高的行业。1993年7月,台湾开始实施“振兴经济方案”。该方案第一项目标为“加速产业升级”,第二项目标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然而,由于岛内投资意愿低落,该方案实施多年来,并未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产业升级换代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规划的“亚太区域营运特区”时至今日也无正式方案提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取得困难、劳力不足、水电供应不足、行政效率低等,成为影响投资的巨大障碍。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劳力供应充足,市场需求旺盛,对外商、台商有很大吸引力。但资金紧缺,广大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技术层次亟待提高。可见,两岸各自存在的问题在主要方面是相互衔接的。如果双方取长补短,实现两岸市场、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的结合,这将有利于突破各自的瓶颈,成为强力推动两岸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
第三,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共同参与世界及亚太地区的分工,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确立有利的地位。当前,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区域化发展,世界经济集团化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整合日益成为国际经济运行的新形式,从而赋予国际分工新的发展内容。它除了追求比较经济利益外,更侧重于按照协议对区内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对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进行一定的限制。两岸在这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中,若不行动起来,及时跟上历史潮流,走区域合作发展的道路,将处于被动地位。为此,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实际上就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协作与互利关系。随着两岸经济交往和合作的日趋密切,最终必然会形成一个事实上的区域经济集团。这样,便可在21世纪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使两岸确立有利的地位。
二、两岸开展经贸合作的现状
两岸的经贸合作开始于80年代初。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无论从量或从质方面考察,都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两岸经济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资源互补交流,而是进入了结构性的深层次交流与关联阶段。与此相应,两岸经贸也从单纯的出口贸易扩张,逐渐深入到双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规模的扩张进程之中。
(一)两岸间接贸易
所谓间接贸易,一般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地区进行的转口贸易。迄今为止,海峡两岸尚未真正实现“三通”,所以双方间接贸易的大部分以香港作为中转地,也有一部分通过澳门、日本、新加坡等进行。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20年来两岸间接贸易的概貌,我们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规模与发展速度看,两岸贸易由1979年的0.7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34.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2%。在各国经贸发展史上,这样迅猛的贸易增长速度是罕见的。1997年以后虽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两岸贸易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1998年两岸贸易总额较1997年增长了3.3%,1999年更是增长了14.5%。[1]这说明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反映出两岸间的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
从贸易平衡性看,表现为台湾对大陆在大多数年份的持续顺差。1989年以前,由于台湾当局禁止输入大陆商品,所以两岸贸易表现为单向贸易。1988年以后,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各种压力,虽开放大陆商品间接入台,但由于在海峡两岸贸易中奉行“宽出严进”的政策,所以使得大陆对台出口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除个别年份外,其余年份都表现为对台贸易的逆差。据外经贸部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为1603.9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达1343.9亿美元,而大陆对台湾出口仅为260.0亿美元,台湾顺差1083.9亿美元,[2]这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两岸贸易的商品结构看,台湾输往大陆的商品在1986年前全部为消费品,如纺织品、家电等。这之后,由于台湾当局放宽对大陆出口尤其是台商来大陆投资的增加,输往大陆的机器设备及零配件、化工原料比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表现出强烈的“以投资带动贸易”的特征。与此同时,大陆对台湾出口由原材料转变为半制成品、制成品、化学产品等精加工制成品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台资企业进入产出期,大量产品返销台湾或经台湾转口所致。
从两岸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来看,通过十几年的贸易交流,两岸已初步形成相互依赖关系。1988-1999年期间,大陆对台湾的贸易依存度由2.65%上升至6.5%,而同期台湾对大陆贸易的依存度则由2.47%上升至10.1%。如从单项指标看,则大陆对台湾的进口依存度大些,由同期的4.16%上升至11.8%;而台湾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大些,由3.7%上升至16.1%。[2](P.168)
(二)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
从1981年首家台资进入大陆至1999年底,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43408个,台商协议投资额近435.85亿美元,实际到资234.54亿美元。目前,台资居大陆吸收境外直接投资第4位,大陆则是台商岛外投资的首选地区。
下面从若干角度对大陆的台资企业作进一步分析。
1.投资规模。大陆的台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1999年平均投资规模仅100.4万美元。而同期外商在华平均投资规模为179.7万美元,是台资企业的1.8倍。其原因有二,一是台湾当局长期实行扶持和保护大企业的政策,使大企业在岛内市场、产品成本方面均占有优越地位,不受保护的众多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只好向岛外寻求出路;二是台湾当局对岛内企业去大陆投资一直实行“戒急用忍”的政策,尤其对大型企业采取“产业类别”和“企业类别”的双重管制审查措施,使得投资大陆的大型项目很难通过审查关。可以预料,大陆加入WTO后,面对众多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小台商投资企业必将处于不利地位。
2.投资形态。起初,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环境不太熟悉,故投资形态以“嫁接”型合资、合作企业为主。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环境逐渐看好,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即便是合资企业,也是台方控股的占多数。在投资形态方面还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以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大多是一家台商投资一个项目,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几家台商联合投资一个项目的现象,尤其是台商独资兴办的项目,大多采用这种联合投资的形态,甚至还出现台商联合其它外商投资的现象。如产品销售涉及到新加坡,就在新加坡联合一家公司来投资;如产品零部件供应涉及到日本,就在日本联合一家公司来投资。这一方面反映出台商想尽量减少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反映出台商想通过联合,在供产销过程中获取某些便利。
3.投资的产业分布。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公布的资料,1991~1998年,经其批准的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总金额为130.86亿美元,其中,属传统产业者为95.9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3.0%;属高科技产业(包括电力、电子、精密机械等)者为35.33亿美元,只占总投资的27.0%。可见,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项目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1]
4.技术层次。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在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服装、制鞋、灯具、玩具等。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对江苏省台资企业的调查,80年代末,这些行业的人均技术装备水平约为1.5~1.6万元,比外资企业人均技术装备水平2.5万元要低36~40%。有些行业如成衣、制鞋等人均技术装备水平不足1万元。90年代以后,台商投资扩展到了精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笔记本电脑、多层电路印刷板、真空压铸、一次成形光学镜片、等离子金属切割机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根据对江苏省16家台资企业的抽样调查,这一时期,台资企业的人均技术装备水平已提高到2.15万元。到90年代末,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台资企业的人均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如投资于江苏昆山的宏基电脑等大型企业,人均装备水平达数十万元。
(三)两岸经济合作形态趋向多元化
到目前为止,台商来大陆投资的主要形态仍以原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出口型企业为主体,其经营模式以“台湾接单、大陆加工、香港转口、海外销售”为典型。在贸易方面,台湾输往大陆的商品以化工原料、机器设备及零配件为主,大陆输往台湾的商品则主要是轻工、纺织产品及土特产品。但是,不能不看到,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以及两岸社会经济结构差异性的存在,两岸经济合作将逐渐趋向多元化,既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分工,也展露出水平分工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
1.不少台资企业开始倚重大陆的内销市场。在这方面,食品工业表现得尤为典型。目前,台湾岛内食品工业的发展面临原料昂贵、劳工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压力。而大陆食品工业原料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故吸收了大批台资食品企业前来投资。台湾的“康师傅”、“统一”、“旺旺”、“哈里哈里”经过数年的努力经营,目前在大陆方便食品市场已位居前列,成为人们喜爱的知名品牌。除食品行业外,台湾的建材、化工等上游产业在岛内生产成本上升、环保呼声日强的形势面前,也纷纷移师大陆,志在开拓大陆的内销市场。
2.台湾资本与大陆技术、人才相结合而产生的高科技实体不断涌现。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人才济济,在许多研究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许多台商看到了这一点,纷纷以大陆的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把他们的资本与大陆的技术、人才结合起来,组成合资、合作的高科技企业,边进行研究开发,边投入生产销售,使两岸的产业合作逐步迈向科技合作的新台阶。如1998年7月,海峡两岸在台湾共同举办“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研讨会”,大陆90多位代表带去246项科研技术成果与台湾同行进行交流,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在两岸科技界工商界引起强烈反响。又如,台湾几家航空企业从1998年起每次都来参加在珠海举行的航天、航空展,对在这一领域与大陆的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台商投资大陆第三产业的项目有较大增加。1992年以来,由于大陆开放第三产业,台商来大陆投资第三产业的项目增加较快。这些项目不仅分布在餐饮业、洗染业和娱乐业等传统的第三产业领域,而且逐步向金融业、零售业等领域扩展。金融业是90年代后期台商才涉足的行业,至1998年底,已有10家台湾证券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或咨询公司。零售业也是近年台商投资大陆的热点行业,目前台湾100多家大型商业企业中有40多家在大陆设立了100多个流通网点。
以上各种迹象表明: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形态正日趋多元化;初期较为普遍的加工出口形态已逐渐被多样化的投资形态所取代;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开始介入大陆内销市场,利用大陆科技人才以及进行第三产业的投资,向部门间、生产过程内部以及共同开发形态等比较高层次的分工迈进。
收稿日期:200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