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与传统的工程建设方式相比,PPP模式在表现出了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其项目风险因素复杂、工程管理难度更大。因此,本文在从PPP模式的概念出发,对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方式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构建
前言:PPP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将社会资本中私营部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结合起来,再加上私营部门相对充足的资金优势,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建设效率和正常运营,解决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资金不足和经验缺乏的难题,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由于起步时间较晚,PPP模式依旧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收入减少,面对日益提升的公共设施建设需求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在这种大背景下,PPP模式在改善政府财政负担和提升设施运营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国外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PPP模式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提升和完善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建筑业企业推行PPP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法律和政策不完备
很多政府单位并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角色,政府失信行为较多,不能真正从市场的发展落实其对项目私人部门的承诺,无法真正建立起健全的监管体制,难以实现既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又满足私人部门盈利的要求。很多政府部门在推广PPP模式下的项目建设中也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很多法律体系也不稳定。PPP模式运营相对比较复杂,各个参与方必然会产生分歧和责任纠纷,很多项目相关的制度无法保持其一贯性,在项目运行周期内不断发生变化,无法真正界定双方的权责利,难以进行风险的控制。
1.2.地方政府主导行为有待规范
由于我国政府一直较为强势,在市场建设及政府项目中参与较多,容易造成政府习惯性地对项目予以指导,甚至政府在PPP融资模式下仍然参与相关的建设,造成项目建设受到影响,政府的职能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会导致项目风险过大。
1.3.多数民营企业处于观望态势,亟需政策调整与扶持
由于受到合同规定的约束,其也直接影响到了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的收益,从而导致收益不明显等问题出现。尽管政府会提供一定资金方面的补贴,但是整体的数量却没有明确的数量和保证,因此也不存在有相关人员进行跟进,从而导致风险都堆积在项目公司身上,最后演变成为企业收益受损、群众不认可等状态。其次,私人部门在融资时也存在较严重的约束,即与相关的运行模式相比,采用PPP模式来展开工程建设时,其私人部门通常都会呈现出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等困难,再加上风险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参与度不高。
2.对建筑企业在PPP模式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2.1.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实行严格的监管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比传统工程建设项目更加复杂的合同关系中,无论是直接建设单位还是政府的监管机构,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建设标准进行约束和规范,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建立的项目公司落实总包合同之前,需利益相关各方积极磋商,确定各个项目参与方具体的管控策划内容、职责、权利,最终达成项目参与方共同认可的工程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PPP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较多,其管理方式较之于传统工程建设项目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在PPP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高效的信息传递效率,因此,PPP模式下工程项目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理想的状态下,该信息管理系统可分为两级,一级作为项目决策层沟通项目重大决策和实时监控项目实施进展,第二级平台作为施工项目参与方就现场工程实体资料和信息传递和共享之用,有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PPP工程项目可以将工程规划、建设、运营信息进行完整、及时的传递,并且信息关系统的可追溯功能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运营、决策的合理性。
结合国内外PPP项目的实践来看,PPP项目的建设主体多为基础设施或者公共服务项目,这种关乎民生的建设内容往往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活动,保证工程建设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将项目建设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提升PPP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另外,完善的管理反馈机制也是提升PPP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必经之路,项目公司作为PPP工程项目的实际执行者,对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从进场、施工、竣工、移交等环节要充分做到全程监督、严格管理,如果发现有违反施工现场管理、内业资料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情况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并在相关人员完成整改之后关注整改效果,并按照反馈机制向上级责任单位进行通报,进而总体提升PPP工程项目管理质量。
2.2.建筑企业推行PPP模式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稳健有序
我国的PPP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为了促进PPP项目的顺利进行,应该对PPP模式的准入机制进行严格的规范,对此,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应该对私营企业的准入资格进行严格的规范,政府应该公平公正的进行私营企业合作者的选择,从多个角度对私营企业的资格进行分析和考虑。
2)应该适当的放宽对私营企业的准入机制,为私营单位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对PPP项目的准入条件进行公示,实现PPP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构建完善的PPP模式监督体系,是实现PPP模式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PPP项目中产品价格的监督管理,通过各种渠道,制定合理的价格;(2)做好PPP项目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PPP项目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降低PPP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风险;(3)做好PPP项目的退出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
2.3.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和引领企业推行PPP模式
由于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较大,需要较大的融资规模,这就需要国家放宽相应的政策,通过完善的风险控制让养老金、商业银行等也参与到PPP项目融资中,同时发展保险企业,让保险机制和再保险机制可以为PPP项目提供风险转移的工具。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也将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方式,同时为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提供基础,企业可以将PPP项目中后续运营的现金流较为稳定的项目予以证券化,一方面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资金,降低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将后续运营的收入固定化,降低运营风险,这样可以充分降低PPP项目的风险。
3.结语
总体而言,PPP模式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后,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PPP实践模式正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中,对于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完善的中国而言,提升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根据地区及PPP项目建设内容的不同,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也不同,如何结合地区及项目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婉玲,曹书.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19(02):100-112.
[2]欧纯智,贾康.PPP在公共利益实现机制中的挑战与创新——基于公共治理框架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7(03):26-35.
论文作者:张璐璐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融资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