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春
(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中心卫生院;贵州贵定551303)
【摘要】目的:探究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让患者分别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实验组采用附着龈重建与常规补牙方式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补牙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及治疗6个月以后的附着龈宽度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有效角化黏膜宽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与心理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以后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有效黏膜宽度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有助于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口腔种植修复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附着龈重建;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68-01
口腔牙齿缺失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给患者自身的牙齿美观度带来不利影响[1]。口腔种植修复是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意在分析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50名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余50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9-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8-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8.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牙方法,如对患者牙龈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牙种植区相应位置做切口,剥离骨膜与黏膜,补牙处理完成后进行常规牙龈缝合。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手段。手术医师需要在牙种植区偏腭侧及舌侧相应位置作梯形切口,在保留龈乳头部分的基础上,剥离黏膜瓣。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手术医师也需要在保留骨膜正常形态的基础上,完成骨膜上方肌肉纤维层的剥离。修复措施完成以后,医院方面需要在1个月内完成上部烤瓷的修复。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及治疗6个月以后的附着龈宽度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有效角化黏膜宽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生理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与心理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根据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附着龈重建术已经成为口腔种植手术中较为常用的辅助手术。一些研究者在对此种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后,认为附着龈重建术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就本次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附着龈重建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及安全性高等多种优势。手术过程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在附着龈手术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附着点的位置进行准确把握,以便在保证附着龈与附着区域邻牙牙槽之间的协调性的基础上,为口腔种植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通过对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有效黏膜宽度等指标进行分析,附着龈重建术可以起到控制牙槽骨吸收的作用,也可以让患者牙周组织尽快恢复健康状态。术后种植体周围牙槽黏膜保护工作需要得到患者的关注。为了在改善口腔清洁度的基础上,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症,医护人员在附着龈重建术实施以后,也需要让患者坚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如早晚按时刷牙、按照正确方法刷牙及定期进行牙齿检查等[3]。
综上所述,附着龈重建有助于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口腔种植修复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具 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欣,高明军.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1):81-82.
[2]程佳宏,叶钟泰.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0):63-64.
[3]王艳玲,朱兰省.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9):64+66.
论文作者:肖一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实验组论文; 黏膜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