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常平分局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加强土地整理管理,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平衡农村耕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土地整理工作的策略,确保有效地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整理策略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除了要注重民俗、农村作风等软建设外,还要加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等硬建设。搞好农村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是硬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考虑到土地整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有必要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以保证新农村硬建设目标的实现。
1.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的关系
1.1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项目
近年来,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投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农业和农民,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土地整理工作。在农地开发过程中,利用部分土地流转资金进行专项开发监督,严格按照新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例如,小规模农田水设施建设向高标准、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土地整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这表明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将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合理划分为软硬件,土地开发整理是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关键的硬件因素之一。这对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1.2 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相互促进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共同基础的。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发展政策和管理对策,为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保证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土地整理的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土地整理工作中,要立足于基本农田整理工作,科学改造现有的农村土地,深入挖掘这些农村耕地的潜力,提高最大程度。其经济效益集中在解决“国家不能进入,基层不能报告”的问题上,有效地解决现有基础设施不足、农业发展受现有基础设施不足的影响问题。此外,通过适当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指标,扩大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范围,突破行业、行政和部门的界限,才能有效地与新农村接轨。有效解决了现有土地整理项目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问题。考虑到土地整理项目的多样性,土地整理工程包括农田水利、土地平整、道路设施等多个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要特别注意将土地整理与饮用水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效结合起来,优化土地整理和建设方案。可以避免因土地建设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施工问题。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工作策略
2.1 明确工作重点
为了确保土地整理工作发展有序进行,我们有必要阐明土地整理工作中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的理解中的重点和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重点是基本农田整理。作为农村耕地的本质,基本农田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它在节约农村集约用地、保障农村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维护农村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基础设施不足或老化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抗灾能力,而且梁田的产量也相对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把国务院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总要求纳入新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加快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性示范区建设。
(2)我们会尽快推动土地复垦政策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理念,土地复垦工作需渗透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建设中,以避免污染和占用。为了保证科学合理地恢复利用的农村土地,不能通过挖掘、塌陷等方式破坏农村土地,以保证未利用的农村土地能够得到恢复和利用。例如,可优先考虑农业生产,如“农业、林业、放牧、捕鱼”,但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则可用于工业或旅游建设。
(3)做好农村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必须积极开拓新领域,推进农村治理,减少对农村耕地的占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农村耕地。特别是要加快多投入机制的建设和应用,借助新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
2.2 构建科学理念
在明确新农村建设重点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思路,努力不断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率。具体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规划指导理念的构建与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性和宏观调控作用,必须科学地制定规划方案,立足于长远与局部间的工作关系,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发展。首先,要开展深入调查,做好土地规划和修订工作,加强规划的科学管理。第二,要从法律的角度加强规划权威,对各种农村土地整理活动进行严格审查,不允许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通过。第三,要增强相关人员的规划意识,加强土地整理工作。规划管理,结合年度、季度等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计划。最后,要加强土地整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认真审查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情况。
(2)土地节约型社会概念的构建与应用。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耕地严重短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理念,并主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其应用于土地整理,即创建节约型社会。例如,在土地保护方面,主要是和有可能在兴建沟渠、道路和树木时,减少可耕地的占用面积,同时又要符合基本建设的原则,例如“先旧后新”、“先少后多,先差后好”等。确保土地整理的节约型价值。
(3)构建和应用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的根本目标是确保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表现在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土地整理中得到落实和应用。例如,要处理好土地整理工程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耕地保护质量,扭转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中只注重数量平衡的问题,却忽视质量平衡问题。
2.3 强化工作管理
为了为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还必须加强土地整理工作的管理,重点做好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农民的真实意愿,加强土地使用权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保有权管理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必须尊重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根据农民的真实意愿和原农民的土地产权,结合土地质量和土地整理工作前后的变化,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权利进行了合理、公正的调整。同时,要做好土地登记、所有权变更和现状确认工作。鉴于这种情况,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要求,以确保农村农民能够相对集中地使用农村土地资源,尽可能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合法的调整,同时对土地登记工作进行改革,以保证农村农民相对集中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确保农民能够继续增加经营收入。
(2)加大土地整理工作的科技含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日益深化,相应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重要,这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整理的发展。首先,要做好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术开发应用工作。其次,要做好土地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评价、定额预算、工程建设和施工效益评价分析工作,确保建设一套几何管理体系。经济技术作为土地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之一。最后,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为了节约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总成本,必须提高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3)土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面管理应贯穿于整个土地整理项目中。加快土地整理条例的制定,从法律的角度指导土地整理的发展,要注意不断完善现有的土地整理制度和法规,并根据客观条件对现有项目进行修改和完善政策、制度和基金管理措施。此外,要注意加强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督检查,严惩土地整理项目负责人,如不要求、不进度、不弄虚作假的人,以确保有关负责人的行为得到规范。
3.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必须在明确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加强工作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异常问题,全面保证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平平,鲁成树.基于土地利用的安徽新农村建设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12-13.
[2]苏莉.浅谈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19.
[3]崔金龙.浅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17):242.
[4]陈飘琴.农村居民点整理对农户土地投入的影响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219.
[5]岳国菊.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展望分析[J].吉林农业,2018(13):52.
论文作者:周效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土地论文; 新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耕地论文; 项目论文; 农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