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149-01
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随着医改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模式的逐渐清晰,社会对护理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了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提高护理质量就将成为一句空谈。
1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奖罚制度不分明
很多医院机构不能在实际的运作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很多都是将医院的运营和功能分开,管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很多医院都存在着护理职工完全不充足的情况,对护理的质量不能进行有效的把控,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测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进行及时的整改,进而导致整个工作的质量不高。不能创建出可实行的奖罚机制,并将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而造成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里,不能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进而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收到严重的阻碍。
1.2和病人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由于缺乏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在告知病人操作前后注意事项方面,语言过于专业,病人听不明白,当病人在要求护理人员再阐述一遍的时候就失去了耐心。这是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工作了有一些年头的护理人员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足,有可能是其对从事多年的护理工作失去了热情的缘故,也有能是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入到了工作中。最后使得病人在护理人员操作时无法很好的进行配合,加上病人对药物的使用于注意事项不明确,病人在整个的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完全是属于被动治疗,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失去了控制。
1.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环节质量检查流于形式
对于护理领域来说,一个医院的护士长是其中的灵魂人物。这一职位并不是简单的禅让或者是直接任命,而是在众多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中进行竞选出来的,但是在这以前,能够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知识学习机会并不是很多,此类工作的操作也可能非常不熟练,并且因为所要进行操劳的事物太过繁多,导致在这方面的关注会比较少。有的科室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如质控结果存在虚假,很多的检查项目分数都是满分或者是在很多次的检测之后存在的问题很是相似,这种流于形式的质量监管很容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疏漏,进而导致问题出现。在日常运转的过程里存在的诸多疑问,很多管理者都不能进行足够的关注,而是认为这是一次意外,不能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整改,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有的检查者私心较重,履行质控职责重心有偏差,对他科严查,对本科放松(问题最少,分最高),考评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护理质量和实际效果。护理工作存在“检查时比不查时好,平时比假日好,白天比夜晚好”的现象,病人没有真正从督察中得到优质的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护理分级工作不明确
临床护理工作相对门诊科室的护理要纷繁复杂得多,大到协助医生抢救病人,小到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问题,加上医院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每个科室的护理工作在量上,都十分不均衡护理工作大部分都用在应付基本治疗上,真正到病房去做床边护理的时间非常少,一些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还不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是谁,根本无法去对自己的责任护士进行客观的评价。
1.5告知服务未落实,健康宣教流于形式
护士在执行各种治疗操作时,未告知病人操作前、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操作过程如何配合;未告知病人用药名称、主要作用和注意事项;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健康教育未能贯穿到治疗、护理过程中,致使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往往停留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
2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改善策略
2.1增强护理控制意识
护理质量控制时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必须要明确的一项基本素质,特别是护士长的质控意识与领导艺术在这里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长是全科护理人员的领头羊,护士长的质控意识的强弱将影响到整个科室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所以,要采取多渠道来对护士长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才行,强化其护理质量控制的观念。
2.2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重视护士长的培训,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在考核和提拔护理管理人员时,坚持护理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双向达标开展继续教育,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使护理质量管理从思想上、技能上得以保证。
2.3科学合理的安排临床护理工作
从病人入院开始,护理工作也就已经开始,这时候就应该对病人的入院,住院过程已经出院后都应该建立其分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根据病人的病情对病人进行护理级别分类,不同病情与特殊情况的病人要分别进行护理,在保证其护理质量的同时要区别对待。这样就可以切卖将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工作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目的。
2.4群众参与质量管理。群众通过参与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督评价工作,不断增加质量意识,深刻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和要求,从而激发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自觉地参与质量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寻求更完关的工作方式与标准。
2.5加强年轻护士的技能培训力度
要想将整个的护理质量提高,就必须要对这些年轻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行。医疗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工作中出不得半点差错,一步小心甚至可能会给病人的病情带来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在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的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她们的思想进行教育的力度,将年轻护理人员的一些毛病去掉,让她们能在培训中脱胎换骨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如此才能使得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语:总之,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不能只是为了完善质控资料迎接医院管理年检查,或在平时检查中单纯为评定各护理单元的质量优劣,而应该注重评价护理过程和成效,同时为决策和规范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并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规范护理行为,使病人真正从护理质量控制中受益,真正享受到舒适、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余春芳.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12):183-184.
[2]袁文芳,陈春英,林岩.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4-105.
[3]陈燕.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12):179.
论文作者:何微丽,李晶晶,张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病人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护士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