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趣味课堂的实践分析论文_廖习昌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趣味课堂的实践分析论文_廖习昌

廖习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开智中学 530409

【摘要】处于新课程背景中,现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高效适应课堂教学需求,怎样搭建趣味课堂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方式的升级,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从而实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重视小组合作讨论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今后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趣味课堂;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36-01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结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想要做好、做优课前准备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重点揣测文章意境和人物形象。针对备课阶段,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收集、查阅文章相关资料,确保在正式教学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思想,为后续鉴赏文章以及总结内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设计趣味性课件。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高中时期文言文、古文内容相对较多,再加上文言文理解难度、背诵量相对较大,使得学生通常会出现抵触、恐惧等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学生的消极情绪,课堂积极引进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图片、小视频或者动画等。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文章讲解环节,教师可以展示以往学习过关于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提出思考问题“诗人艾青对养母—大堰河是怎样怀念的呢?”结合教材注释了解这片文章塑造了淳朴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歌颂旧中国劳动妇女宽厚、勤劳、善良的高尚品格,揭示贫苦农民深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对旧世界的批评和控诉,表达出对于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基于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旨的条件上分析文章人物性格描写手法,教师适当给予点拨,按照文章结构进行复述,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提炼文章基本叙述思路并且按照文章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出大致结构,使得学生更加快速的体会文章情境,加深理解的同时充分调动文章内涵研究的欲望,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一是,趣味性导入。课堂导入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与趣味性,借助于趣味、开放的导入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求知欲,产生学习动机。比如:《赤壁赋》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创设情境,采取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乌台诗案”,帮助学生了解常识以及创作背景。课堂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梳理词句知识(特殊句式):(1)省略句。(余)举酒属客、(其声)舞幽壑之潜蛟;(2)状语后置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4)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初步朗读文章,体会意境美和语言美,提出探究问题“作者的情感在文章中有怎样的变化?尝试以简洁的词汇进行概况”、“本文景、情、理是怎样做到相生相融的?请以具体内容说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课堂交流,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完成导入活动;二是,教师同学生展开有效沟通。逐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会使得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学习更加懒惰并且不懂变通。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主观臆断、长篇大论,仅需帮助学生梳理课文重点即可。正确采取问答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踊跃发言,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双向互动,确保整体教学活动的顺畅程度。比如:《赤壁赋》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寻找答案。问题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开始时心情是如何的?引导学生看第一、第二段文章寻找关键词语“乐甚”;进一步提问:他们是因为什么而乐呢?邀请学生把“美景”相关的描写语句读出来,尝试分析作者在这句话中妙用的词语。课件展示月夜赤壁的画面,搭配《春江花月夜》曲调,鼓励学生跟着吟诵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意境;点拨提问:在这“清风明月,水天一色”的美景中,苏子与客是怎样陶醉的呢?学生进行总结过渡,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起过去的遭遇,想要排解、倾诉以及超越。于是,“我”要唱歌、饮酒,追随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世界。充分了解苏轼在文章中的情感变化,体会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深入理解文章对于人生意义的讨论,揣摩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3、重视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教师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并且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比如:《兰亭集序》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布置任务一:《兰亭集序》通篇围绕着生死二字,我们找一找文章的哪些内容体现出生死二字?学生展示:第三段“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四段“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二段说了“生”的快乐“信可乐也”;布置任务二:作者的生死观是消沉的吗?他真正的生死观是什么呢?学生展示:不消沉,第四段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一死生”这种将生死混同的生死观的坚决否定。人生不可以任其苍白虚度,作者的生死观是积极向上的,鼓励大家积极做事,实现自己的抱负与人生价值。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深刻感知文章有喜到悲的情感发展,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隐含的积极情绪。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语文趣味性课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工作,要求教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及时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与心态,确保更多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此外,教师也应该深刻认识到趣味课堂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条件上给予创新,高效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教师积极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科学调整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营造趣味课堂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喜欢语文学科,为今后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雨娣.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J]. 读与写, 2017, 14(8):105-105.

[2]徐林.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1):112-112.

[3]马晓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86):63-63.

[4]高虹娣.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7):78-78.

论文作者:廖习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趣味课堂的实践分析论文_廖习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