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的河道综合整治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非常复杂,因此在进行生态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维护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道的具体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治理方法,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体的生态治理效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措施
1、农村河道的特点
和城市河道相比较,农村和道具有很多特点,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功能多样性。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农村河道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具有在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蓄水调洪,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建设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同时农村河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河道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很好的环境,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2)河道结构多样性。农村河道根据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目前将其分为了两个类型,即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山区河流地势高峻,同时平面形态非常复杂,河道比较曲折,河道岸线和床面常常会出现不规则的现象,径流系数比较大,同时汇流时间比较短。平原河流流经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同时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波相对比较平缓,并且具有很大的积水面积,因此在水面通常比较小。3)水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侵占、污染河道和水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河道断面不规则,从而使得岸泊出现坍塌的现象,使得出现淤积状况,同时农村河道基流比较小,水域不宽阔,从而使得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人为因素主要是随意设置排污口,在生产的时候废水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直接排放,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村河道地下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会应用农药以及化肥,因此在农作物上有10%到20%附着在上,其他的都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会使得农药和化肥深入到地下,污染了地下的环境。人们在应用中考虑到自己,因为会将很多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到河道中,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这些原因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河道的水环境质量,影响到农村建设发展,对此需要重点进行分析。
2、农村河道治理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村河道水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村河道治理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农村河道治理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农村河道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重点做好河道淤泥的清理,优化河道水质质量,能够进一步降低水流的冲刷。并且在沿河两岸开展绿化工程,能够降低水土流失,更好地促进农村河道朝向生态化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二农村河道治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中最关键的是进行清淤、护岸和绿化,从而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三农村河道治理是充分发挥河道综合功能的基础。农村和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水利、生态以及景观等,是一项公益工程,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体的的抗洪排涝作用,进一步美化环境,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四全面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农村河道治理过程中丰水季节期间能够进行水的储存,在枯水季节能够提供用水。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提高整体的建设水平,改变农村河道现在的状态,更好的保证整体的生态环境。
3、农村河道现状
第一,河道水体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加上生活污水没有通过相应处理直接排入到河道,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村河道的水体污染,也进一步降低了河道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自己能力。第二,河道侵占严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地方农村建设没有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盲目侵占河道,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河道的运行,对于防洪排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河道坍塌严重。因为河道在汛期会受到水的冲刷,以及水面机动船的影响,出现坍塌的现象,并且缺乏相应的维护管理,从而就会影响整体的保护能力,对于农田灌溉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河道严重淤积。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治理管理出现问题,农村河道出现淤积的现象,从而使得农村河道调蓄洪水的能力不断降低,进一步影响到整体的功能,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生态平衡。
4、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措施
4.1立足实际,分类规划设计,发挥治理效益
农村河道结构多样,同时各个区域的河道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治理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进行分类划分设计。例如一些河道是用来进行排水的,对于这种类型的河道在这里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排水功能的优化,在治理时候重点加强排水功能优化。另外一些河道是用来进行农田灌溉的,对于这种类型的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确保整体的灌溉功能,同时还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环境方面,从而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体的效果。总之,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类型划分来保证整体的治理效果。
4.2解决农村河道污染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农村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污染问题,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引导农村当地居民全面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垃圾的处理,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处理,远离河道。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群众的思想领导,提高他们的认知度,爱护环境,将生活中产生的废水,例如工业废水以及剩余农药等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从而会降低化学物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外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加强宣传,组织人员进行污染问题的控制,从而保证整体的通道运行。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农村河道整治管理的效果,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加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且根据具体奇快继续工作开展。在进行农村才有结构调整的时候,各种爱笑,加强考察,并且了解气候温度,有效地进行动作我的选择,从而更好的保证农药和化肥的正常使用,更好地确保整体的农作物产量,达到保护河道治理效果。另外部门还需要重点进行结构布置,重点进行农村种植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农村地方特色产品制造,更好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4推广生态治理理念
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农村河道生态系统的具体特点做好各个方面的优化,目前需要从水利功能指标、水体污染物含量指标以及水计划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保证整体的生态效果。对于其中的水利工程指标主要是针对和渠化程度以及弯曲程度等多个方面加强分析,确保整体的防洪蓄水能力。农村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评价,深入分析存在的是环境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5选择合理的生态治理模式
4.5.1自然生态型的治理模式
自然生态型治理主要是用于岸坡较缓和用地充分的农村河流,主要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到河道坡面以及水边等,充分的利用植物根茎来加固河岸、例如使用“土壤生物工程法”,有效地结合乔木灌草以及木桩和植物工程技术,从而进一步达到生态治理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为各种生物提供适合的栖息地,更好地确保农村河道的自然性。在使用该种方法治理的时候,主要是这些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对此需要重点进行把控。
4.5.2生态型的治理模式
因为山区河道的防洪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选择治理方法,确保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生态治理方法,保证山区河道整体生态平衡。使用生态系的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天然石材或者木材进行保护,从而有效地防止岸坡遭受冲刷,在这些材料的选择中可以使用水泥浆砌或者干砌块石等,确保整体的结构形式的效果。
4.5.3景观生态型的治理模式
景区等休闲场所的河道治理需要充分的考虑各个功能,综合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河道位置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在沿河两岸设置足够的休闲环境,也可以建设一些植物园,在该方面主要是在生态治理的时候有效的渗入美学,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5.4多尺度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
在农村河道中很多都是非人为构造,需要保持原来的自然风貌,因此河道体系也是不同的,一些是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的水网,一些是自成体系形成的单独河流转,目前将河道空间进行划分主要有两种,即单一尺度河道和多尺度河道。对此在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进行考虑,合理的选择治理模式,从而保证整体的治理效果。
4.5.5多功能优化生态治理模式
农村的水利用来源非常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农村河道的治理,需要充分的考虑水质、排水以及供给、水污染等方面。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抵抗的干扰能力,提供可靠的水源,确保供水排水系统的正常安全运
行,更好地确保修复能力,促进农村建设发展。
4.6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
4.6.1清淤疏浚
进行清淤疏浚主要原则是量力而行,需要结合不同的区域发展特点以及资金情况,合理的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有效地制定清淤疏浚,在河道清淤疏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河道规划的特点及具体情况来进行深度的控制,从而确保整体的划分。
对于平原河网区的农村河道需要结合区域水系统具体特点进行,可提高农村河道的控制。如果农村河道级别比较低,因此在河底的高程需要高于骨干河道,如果是通航作用的平原河道,必须要满足通航水的具体要求。对于山区性的河道,必须要结合河道的具体能力来进行深度的确定。
4.6.2水系沟通
对于水系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在河道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够对自然生态进行破坏。第二对于重要的河道节点需要不断地进行扩大,如果在桥梁以及堤坝,在整个过程中会影响到河道水流,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建或者是拆除。水系沟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阻止桥梁的改建,引排水的渠道整治,同时拆除一些无用的地方,重点做好池塘以及湖泊等方面。河道的水系沟通需要结合土地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规划,并且有效地结合具体建设要求进行控制。
4.6.3截污治污
农村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控制污染情况,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以及化学肥料的造成的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的形成的点源污染。如果是农药以及化学的造成的污染主要是进行传统的方式的改善,例如合理使用农业肥料和农药,并且采用农作物轮作的形式,从而确保整体的平衡。对于点源主要是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污染,可以建立缓冲区,例如建造湿地、森林缓冲等,从而达到其效果。
4.7堤防加固
如果是专门用于防洪的堤防需要根据标准进行计算,根据防洪标准进行计算,确定河道的泄洪承载量及洪水水位,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协调干支流、上下游的堤防。另外需要结合河道整治规划具体要求进行堤防加固。堤线要尽量平顺,不同的地段需要使用不同的形式。另外也需要高度重视堤防工程的选址,确保土质稳定性,并且结合已有提防及有利的地形进行合理布置。在底线布置的时候需要顺应河道的流向,并且设置在建筑物比较少的地带,从而能够更好确保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因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需要重点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出去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宇.农村河道特点和生态治理路径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3):14-15.
[2]李存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多维度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7):8-9.
[3]樊进娟.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
[4]滕华国.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5]杨海峰.农村河道治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5):49-50.
[6]张震宇,陈强富,张展羽,夏继红.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55-56+60.
[7].农村河道生态环境整治研究与应用[J].江苏水利,2009(06):49.
[8]左晓霞.浅析农村河道综合治理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J].河道治理,2014,(03).
湖南工程学院2014校级课题201424
论文作者:刘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河道论文; 农村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更好地论文; 重点论文; 有效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