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中医院 辽宁盘锦 124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混合痔切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情况。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80例开展本次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月4日期间,依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传统混合痔切扎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与出血量等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72小时内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以及肛门溢液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可观。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混合痔切扎术;混合痔
痔是临床中发生概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直肠底部静脉丛和肛门黏膜静脉丛出现曲张而构成的疾病[1]。临床目前阶段对该疾病主要通过常规与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传统混合痔切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疗效,旨在为今后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见正文所描述。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纳入至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月4日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共抽选80例。根据所有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为一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各占28例和12例;年龄平均值为(47.73±7.54)岁;病程平均值为(3.69±0.85)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9:11;年龄平均值为(47.84±7.63)岁;病程平均值为(3.72±0.79)年。
对以上两组混合痔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均未发现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两组可以进行科学比对与研究。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混合痔患者均接受传统混合痔切扎术,观察组则为患者开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在手术前为患者开展肠道准备工作,完善麻醉工作以后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俯卧位,将常规的铺巾和消毒工作完成。扩肛借助环形肛管扩张器进行,随后将肛管扩张器放入,使用纱布向肛内推送外痔,以此将手术后残留皮赘减少。借助肛管扩张器将肛镜缝扎器置入。黏膜和下层全周荷包作于齿线上4厘米位置,牵引线为线尾。最大程度上将PPH吻合器扩张,使用缝扎器前部到荷包缝合线的上方位置,将缝线拉紧并且开展打结操作。从侧孔中借助持线器引出缝线,对结扎线进行牵引并且将荷包线拉紧,行打结操作。收紧结扎线以后,开展30秒闭合操作,将切除与缝合直肠黏膜操作完成,随后将吻合器退出。检查黏膜环的完整性,对吻合口部位是否有出血情况存在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出血量、疼痛评分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等)和术后并发症(72小时内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等)发生数据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混合痔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数据均采用(±s)表示,组间对比以t检验;以(%)表示两组混合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间对比以卡方检验。用P<0.05代表两组患者之间的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的差距较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混合痔患者相比较于对照组,其手术用时明显较短,出血量明显较少,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优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指标数据
2.2 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72小时内出血发生概率、肛缘水肿发生概率、肛门狭窄发生概率、肛门溢液发生概率均明显较低,P<0.05,详情见下:
观察组患者中72小时内出血1例,概率为2.50%;肛缘水肿4例,概率为10.00%;肛门狭窄1例,概率为2.50%;未有患者出现肛门溢液,概率为0.00%。
对照组患者的72小时内出血发生概率为20.00%,共8例;肛缘水肿发生概率为50.00%,共20例患者;肛门狭窄发生概率22.50%,共9例患者;肛门溢液发生概率为15.00%,共6例患者。
3 讨论
临床中相关研究指出[2],混合痔的临床发生概率可伴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若患者未接受合理的治疗与干预,使得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重度痔疮出现,对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生活等均存在不良影响。
传统混合痔切扎术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具备操作便捷、复发率低等优势,但是手术所产生的疼痛症状延续的时间长,切口较大,使得创面愈合的时间长且可提升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将手术的用时与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机体可在较短时间内愈合,且所承受的痛苦感较少,对手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可以将肛垫下移的发生避免,对患者肛门结构和肛门功能给予保护,将皮下变性增生结缔组织和松弛皮肤切除,将皮下曲张静脉丛剥除,可以将手术后皮赘残留消除,将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水肿潮湿等不适症状减少,此外在减少并发症方面亦有积极作用。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明显将患者术后康复的时间缩短,减轻手术对其产生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阮麒,李立奇,伍晓汀.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188-189.
[2]宋新飞. 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102例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222-1224.
论文作者:王春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患者论文; 黏膜论文; 概率论文; 肛门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