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分析论文_陈锦江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分析论文_陈锦江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

摘要:控制好屋面防水施工质量,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并强化对施工流程和工艺的有效控制,控制好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从而实现屋面防水的重要作用,提高屋面防水的性能,有效的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为整体建筑物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的重要工程项目,因为屋面在使用中,会长期经受日晒雨淋,经受空气、雨水的腐蚀和损伤,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出现房屋漏水问题。此外,一部分渗水漏水问题,是由于建筑施工不严格、不严谨或不重视、不防范等,最后导致出现本可以避免的渗水漏水问题。对此,文章将首先具体分析并提出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也就是造成最终房屋渗水漏水的原因,再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和技术要点。

1存在的问题

1.1设计问题

一方面,由于很多设计人员对防水材料的品质、质量,尤其是适用环境和当地环境条件,了解不够深入,相应地,设计时选用的材料可能出现效用不大,甚至无效的结局。另一方面,由于重视度不高、管理度不强,很多设计人员都不重视建筑屋面的工程,还有的甚至将其作为分部工程。最后出现设计图纸上不加以说明和强调,给施工单位造成误导,同时也加大了施工难度。此外,还有屋面的排水设计不合理问题,如不结合当地降水情况,采用的雨水管管径太小、数量太少等,导致排水系统效用甚微、无效,最终造成屋面大量积水,降低屋面的防水效果,并出现渗漏问题。

1.2材料问题

这主要集中在材料的质量问题上。防水材料的质量是建筑防水性能的保障,所以,材料的选择也是施工和建设的控制重点,以保证其应用效果最大化。然而,由于市面上,材料市场的复杂、规模大,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品牌真假不一,再加上设计要求不同、业主要求不一、各地环境不一等等差异,给材料的选择带来难度,容易出现“以次充好、文不对题、物无所值”等不良现象,给后期使用中屋面渗漏问题和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最后,还有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造价压低问题,导致承包商、施工方不得不选取一般的防水材料,以降低材料的资金投入。这也导致渗漏成为必然,变相加大了建筑的维修和养护难度。

1.3施工问题

防水技术的施工也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防水施工技术也有自己系统的竞争,加上施工企业为了提升建设速度并且控制施工成本,在不断发展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低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行业规范的行为,导致了施工质量的下降。

2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

2.1加强对设计的控制

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设计能力,加强对防水层设计的重视和管理,包络对方案的正确选择,以适应环境;对屋面也要进行有效的标注和说明,引导正确施工。另一方面,提升综合能力,首先,应当对应用材料有个清楚的认知,在造价范围内,努力保证材料选择的可行性、有效性。加强施工管理的重点,对设计图纸的重要性进行普及,让施工人员更加重视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中应该对排水等重要问题进行明确标注,根据不同天气状况以及不同地域不同特性设计更加合理的方法。总之,渗漏问题是防水施工中的中心,一定要在设计方面加强控制才能为之后的施工带来方便。

2.2加强对材料的控制

在材料的挑选上,首先应该对市场进行调研,在种类繁多的防水材料中选择最合适的几家公司。然后进行这几家公司的相关了解以及价格的比对,最后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公司。对材料的造价控制上应该在合理水平范围内,不能过于压低。购买的材料应该再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不会出现偷料换料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期间,材料应该进行合理保存,设立材料储存点进行存储,防止材料质量因为其他原因有所下降,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2.3提高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2.3.1处理基层

基层的处理是屋面防水的第一步。首先要清理基层,将进基层的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削平,填补基层的洞,将基层的裂缝填补完整,保证屋顶不会有脱皮、鼓起和裂缝的出现,基层表面的污垢也应该清理干净,如果油污和其他的建筑材料粘在基层表面,就会在成后续的材料的覆盖的难度加大,还会影响后续的工程的进度。通过适合的清洗材料和工具,使用适合的清洗力度,保证清洗的干净,也不损坏房顶。接下来涂抹粘接底胶,底胶的作用就是使得基层和防水层之间可以无缝结合,粘接的力度越大,粘接的时间越长,对于防水层来说越好。一般粘接胶都是使用鬃刷刷在基层表面,刷的尽量薄一些,可以减少空隙和气泡的产生,更提高粘合性能。基层应该在干燥的条件之下刷上底胶,因为水的夹杂也会降低底胶的粘合性能。将底胶均匀的涂抹在基层之上,减少空白的产生,是在施工中尤其要注意的。

2.3.2分隔缝

分隔缝是屋面板中重要的一个设计,它一般设置在屋面板支撑面上,这样就能充分保证防水层的作用,避免出现因为温度等影响作用下的裂缝。屋面防水出现裂缝是很多防水施工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从质量上进行控制就首先要对分隔缝进行合理的设计。分隔缝一般设置的距离并不是很大,在相应距离下适当设置几个排气孔。如果防水层材料选择的是油毡或者石油沥青等,可以考虑适当加上油毡厚度,并且在一面粘贴沥青胶,同时将分隔缝中加入油膏。这样就实现了分隔缝的安装。

2.3.3屋面找平层

对质量的控制中还要提到的另一点就是对屋面找平层这一步骤的控制。屋面的坡度一般是按照建筑结构的百分之三设计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建筑找坡的方式进行。另外,膨胀水泥的结构层也可以作为找坡标准。这里所谓的找平层指的是厚度25毫米的水泥稀浆。建筑找坡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水流方向以及坡度的方式,也是防水施工技术的突破点。我们可以将流水处与最高点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尺子以及滚筒进行赶压,以此确保防水层密实度。有些施工会遇到恶劣天气,比如说下雨等状况,这样就需要先用冷油刷先在找平层上刷一遍,然后再进行上述施工。

2.3.4对特殊部位的处理

雨水口是最薄弱的地方,因为雨水口是雨水积累最多的地方。作为一个水流的汇聚地,雨水口应该进行防水的加固。如在雨水口加盖沥青材料,涂抹沥青可以使得建筑材料更加的结实,同时油性的材料还可以阻隔水,减少水的浸透。雨水口还可以设计成侧向的形式,这样的雨水口可以将雨水分流,减小了雨水口的压力,降低了雨水口漏水的可能性。雨水防水层的构造也是容易出现漏水的地方,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使用防水性能好的卷材,喇叭形的卷材还可以使得连接处的空隙减小,做成圆弧形,再用混凝土压住,提高了防水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质量。将混凝土混在凹槽之中,在水流发生冲击的时候,减小材料的冲刷。泛水构造是指用圆弧形的连接来减少雨水对屋顶和墙壁的连接处的冲刷。通过混凝土和水泥的调配,大大加固这个连接处的稳定性,减小雨水对它的侵蚀。直角的连接处容易被冲刷,中空的接口也会产生崩塌。为了减少侵蚀,应该使用沥青进行密封,减少渗漏。卷材的收口应该进行完善,卷材的尾部应该插入预留的凹槽之中,将接口用密封材料压紧,封严之后就可以减少空气的进入,还可以用钉子钉住,也可以用过填补密封材料来减少空气和水的进入,从而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对于天沟,也应该涂一层沥青的防水材料,做工的工艺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在设计接缝处的时候,也应该使用纵向和横向的安排,提高密性,减少空隙。

综上所述,建筑的防水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应当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设计方案到材料的选用,再到施工过程的控制,都应当重视防水设计,以尽量避免建筑出现渗漏问题,及它带来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玉美.浅谈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7(04):34-35

[2]杨佐泰.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21.

论文作者:陈锦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分析论文_陈锦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