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子能找水技术在文中油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1](2020)在《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氧活化测井是一种在油田中广泛使用的水流速度测量方法,它能够同时测量油管和套管内的水流速度,从而应用于吸水剖面吸水量的测量以及井下漏失问题的检查。传统氧活化仪器的测量方法仅依赖于时间谱信息,流速测量结果易受地层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动态测量时测量误差较大。所设计的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集能量谱和时间谱信息,并运用能量谱校正时间谱,提高了流速测量精度,从而满足了当前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动态测量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双微处理器的多路脉冲信号峰值采集和计数电路。电路的主要功能包括前置放大、基线恢复、脉冲展宽、峰值检测以及计数检测,其中峰值检测电路以恒比定时时刻鉴别法为基本原理,具备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数据采集程序利用了中断的分时处理技术,基于脉冲间隔服从均匀分布的假设,将多路脉冲峰值采集和脉冲计数功能均衡分配到双微处理器,成谱后再将数据传输到测井地面系统。该电路功耗低且有较好的实时性,能适应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器的高计数率条件下能量谱和时间谱采集需求。根据仪器采集数据的特点,在传统氧活化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能量谱和时间谱求取渡越时间的方法。该方法针对移动条件下探头受外界干扰或源距的影响导致无法准确地识别时间谱峰位的问题,利用能谱信息中氧峰能量范围附近的计数值来代替该时间范围内的所有计数值,使得时间谱上氧活化区的峰位明显,有利于仪器移动状态下渡越时间的求取。Cs137源测试和下井测试的结果表明,其采集的能谱数据是有效的并且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井下水流信息,可以判断含水地层,有利于复杂情况下对水流速度的计算,提高找水,测水效率。
冯慧敏[2](2020)在《动态监测技术在文中-文东油田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态监测是油田开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油井的维护、油田的科学开发、稳产和降低开发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文中-文东油田断块多而小、构造极其复杂且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的问题,需要利用动态监测来分析油田的开发现状和剩余油分布状况。本文详细论证了剩余油监测、示踪监测、找漏找窜、井斜复测等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动态监测资料有效指导了复杂断块油气田的构造再认识和层间层内矛盾、储量动用状况分析,为实施控水稳油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杜海舰[3](2019)在《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潞安矿区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的含水性问题,以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以及多种物探手段为理论依据,基于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利用AVO反演、波阻抗反演和概率神经网络反演等多种手段,科学地预测研究了该区3#煤层顶板的含水性。将以上方法应用到常村煤矿,根据实际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资料,建立和适合实际情况的理论模型,成功地对3#煤层顶部110米范围的砂岩含水特征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对于顶板砂岩富水性的预测研究,以潞安矿区常村煤矿为研究区,对3#煤层顶板砂岩进行预测。该研究区顶板砂岩富水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砂岩厚度、砂岩含水性和砂岩孔隙度等方面。以测井数据和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为基础,对砂岩厚度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密度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数据,结合井旁波阻抗数据,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全区顶板砂岩的孔隙度进行了综合预测研究;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如密度、自然伽马、补充中子、视电阻率、自然电位等测井数据曲线的识别技术和地震AVO反演技术,结合多组测井数据和地震波属性数据,对该区顶板砂岩含水性进行了不同视角的预测研究。本文砂岩厚度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将反演数据体变换为密度数据体,根据砂岩和泥岩所占的厚度百分比,计算出各段地层中砂岩层的厚度,后期与钻孔实际揭露的砂岩实际厚度进行对比,发现本次对各段砂岩层厚度的预测精度较高。通过反演获得了各段砂岩孔隙度和富水性分布成果,后经过测井曲线计算的孔隙度的对比,发现本次孔隙度预测的精度较高,本区3#煤层顶部砂岩富水区的预测较准确。本文以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的顶部110m范围内的富水性特征研究为着眼点,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和地震属性等多种类型数据的综合预测研究方法,科学地预测了该区3#煤层的顶板水赋存情况,该预测研究成果为潞安矿区3#煤层乃至全矿区的煤层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和可借鉴的砂岩富水性研究方法。该论文有图85幅,表格5个,参考文献103篇。
贺越[4](2019)在《长庆油田低渗油藏水平井堵水及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平井作为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在长庆油田应用规模逐渐扩大,截止2018年底,共投产水平井2456口,占总井数的4.9%,年产油190×104t,占总产油量的8.0%。但部分水平井投产高含水或短期内含水上升,产能损失大。开展水平井见水特征和见水井治理技术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意义重大。本论文以长庆安塞油田低渗区块为研究对象,对水平井的见水机理及见水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油井生产动态对水平井各类见水原因分析判断。根据水平井见水特征,归纳出找水测试定量判断,动态判断定性识别两大类技术研究方法。判断见水喷射点的位置或来水方向,为开展治理提供依据。对长庆油田机械堵水与化学堵水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核心针对低渗油藏特点优化设计了交联颗粒堵剂体系,对堵剂体系进行耐温性、耐盐性、抗剪性评价,最后做岩心封堵实验测试堵剂体系封堵率与选择注入性。对交联颗粒堵剂体系注入方式、段塞组合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先注入颗粒堵剂,后注入交联凝胶堵剂的注入方式,优选0.5PV颗粒堵剂+0.5PV凝胶堵剂段塞组合。并选取双平-14水平井现场应用先导试验,对堵剂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李亚辉[5](2018)在《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水平气井而言,气井产水会快速导致井被水淹而停产,因而水平井找水和堵水技术成为了高效开发气藏的关键技术,然而找水比较困难的局面成为了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气藏的关键因素,如何找准水平井出水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控水措施是目前困扰现场生产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DTS)也日趋成熟,它可以实时连续且比较准确的测试出水平井的温度(压力)分布剖面数据,然后通过对温度数据进行反演求得水平井沿程渗透率分布进而判断出出水位置,它可以避免常规生产测井注入测试难度大、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DTS测试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理论研究,为现场解决水平井的堵水、控水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从气藏渗流和井筒管流以及气藏和井筒的热力学机理出发,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基础上,考虑热膨胀、热对流、热传导、粘性耗散、焦耳-汤姆逊效应以及摩擦效应等微热效应,同时将钻井表皮、非均质及非达西效应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建立了井筒和地层的流动与热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井筒与地层的耦合的水平井温度剖面正演预测模型,并给出了耦合模型的求解方法及步骤,然后分析了地层渗透率、气井产量、水平井井况(井径、井壁粗糙度、等)及流体性质等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在正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LM算法和自适应的多策略差分进化算法(SMDE),建立了基于温度剖面测试数据的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模型,给出了一套计算井筒沿程渗透率分布初值的计算方法,从而加快了反演效率;针对底水气藏特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流程及方法,为高效获得沿水平井的地层渗透率和井筒产出剖面分布奠定了基础。采用C#语言和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对所建立的正反演模型进行了软件系统的开发。利用所开发的解释系统软件,对给定的水平井数据进行了渗透率和产出剖面的反演解释计算,反演结果表明水平井温度和渗透率分布吻合度较好,产出剖面解释也比较准确。利用文献实例数据对反演解释软件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很好地分析水平井各段贡献情况及出水位置。本文研究成果为国内气藏水平井完井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对DTS测试技术的普及和实现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杨长春[6](2017)在《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哈得逊油田HD4CIII主力油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哈得逊油田高温(115℃)高盐(26.9×104mg/L)高钙镁离子(2.02×104mg/L)的恶劣油藏条件、水平井堵水的两大世界级难点问题,主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针对哈得逊油田高温高盐高钙镁离子条件对调堵剂性能的特殊要求,以解决调堵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能力之间的矛盾,形成了DCA(DVB-co-AM)微球、柔性微球和阳离子微球调堵剂。对DCA微球配方进行了优化;使用非常安全的水替代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生产微/纳米DCA微球;改变丙烯酰胺单体的加量,实现了DCA微球亲水性能及自聚集性能的改变;DCA微球具有自聚集特性,在钙离子20000mg/L的模拟地层水中,形成粒径较大的“微球簇”;改变油相中A剂的加量,DCA微球粒径可在200nm102μm范围调控;实现了微球的工业化生产。对三类微球基本性能进行系统评价。DCA微球置于115℃环境180天和150℃环境103天后,结构没有发生降解,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微球材料在油藏温度下放置时间越长,对孔喉的封堵强度越高。从岩心采出端光学显微镜照片及不同位置端面扫描电镜可以看出:三类微球都能注入到油藏深部;实施封堵所用微球的总量仅为水流通道孔隙体积的10-3倍;以岩心注入端阻力系数及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微球注入性,三类微球注入性均不是很理想,入口端堵塞“污染”严重,提出了就地聚合DCA(ISP-DCA)微球的技术思路;以岩心注入端残余阻力系数及沿程残余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三类微球封堵能力大小:DCA微球>阳离子微球>柔性微球;三类微球的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都大于1,注入端“污染”严重;ISP-DCA微球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性,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小于1;ISP-DCA微球在岩心沿程具有稳定的封堵能力且具有较好的耐冲刷性。攻克了高温乳化性能评价的瓶颈技术。研发了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建立了油水乳化能力的评价指标参数乳化系数EI、乳液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参数半衰期t1/2,并提出了测试方法;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乳化调驱剂HA乳化系数EI为0.783;130℃条件下,乳化调驱剂HA仍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HA具有较好的注入性;为实现油藏中的就地乳化,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的乳化能力为重要指标;剩余油饱和度、注入速度、渗透率是影响乳化调驱剂在油藏中就地乳化的主控因素;只要注入的乳化调驱剂RA-WT在油藏中与剩余油接触,可以形成乳状液,岩心沿程方向上各段阻力系数最高值达75。以解决避免生产井段污染与扩大封堵作用区域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技术方向为深部吞吐-堵水复合技术;研制了高温高压水平井模拟装置;实施乳化暂堵的模型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乳化助堵可扩大堵水有效作用范围;CO2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ISP-DCA)微球堵水技术方案提高采收率值最高为24.88%,推荐该技术作为哈得逊油田水平井稳油控水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完成了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矿场试验方案。
任志平[7](2017)在《复杂电性结构下的核磁共振三维正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找水是一种有效的物探直接找水方法。本文以实现核磁共振三维正反演为目的,研究适应复杂地电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找水解释方法。根据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借助有限元方法实现了考虑介质三维电性的核磁共振正演。在反演方面,考虑到复杂地电条件下电阻率分布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采用瞬变电磁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给出介质电性分布,并根据电性特征确定含水率反演的初始值,利用信赖域算法实现核磁共振非线性反演。通过瞬变电磁与核磁共振联合解释,有效提高含水体解释的准确性。本文从典型的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出发,计算了回线源条件下层状介质中的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层状介质中电阻率分布对磁场各分量的影响,明确了在低阻介质中,核磁共振的正反演有必要考虑电阻率的分布特性。针对地下含水体结构复杂,而现有的一维模型难以准确描述复杂电性分布特征的问题,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频率域三维磁场分布,实现了考虑介质电性三维分布的核磁共振正演,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和数字滤波解进行了比较,对正演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随后,在正演计算的基础上讨论了介质电性分布与核磁共振响应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表明电性分布对核磁共振应响应影响是非线性的,背景电阻率越小,影响程度越大,随着背景电阻率的增大,电阻率变化对核磁共振应响应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分析了含水体的深度、位置、含水率以及体积等参数信息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得到了部分典型含水体构造的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研究了不同的线圈姿态、尺寸大小以及线圈形状下的核磁共振响应差异,发现线圈的姿态信息对于核磁共振信号的观测影响较大,结合探测环境调整线圈大小和形状,有助于提高核磁共振的信噪比。通过数值计算,对比了油、水、油水混合三种典型介质的核磁共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含氢特性的介质,核磁共振响应差异明显,相同脉冲矩下,纯水异构体的核磁共振响应最强烈。三维核磁共振正演的研究有助于明晰复杂环境下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同时为核磁共振三维反演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核磁共振的反演就是根据核磁共振响应的观测值得到与含水率相关的地质体参数信息。在核磁共振三维正演的基础上,引入了正则化的参数,构建了反演目标函数,将反演计算转化成求最优解的问题,利用信赖域法实现核磁共振的反演。考虑到复杂电性结构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借助瞬变电磁的资料信息获得三维电性分布,根据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对应关系,给出含水率反演的初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核磁共振反演,获取地下含水率分布,提高核磁共振反演的准确性。最后结合典型的核磁共振找水应用,设计了古河道模型、隧道灾害水超前预报模型以及井中水浸模型。结合瞬变电磁资料,利用核磁共振三维反演技术对地面和隧道的找水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解释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结合测井模型以及测井信息,考虑梯度场的作用,通过核磁共振三维反演,实现了井中水浸分布特性的成像描述。本文开展的考虑三维电性结构的核磁共振正反演研究,为复杂地电条件下的核磁共振找水提供了有效的解释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半空间的地面核磁共振作业,同时也适用于全空间的隧道以及井中核磁共振找水勘探,对于解决不同环境下水体的探测具有实际意义。
陈尧[8](2016)在《QHD油田水平井找水控水工艺措施研究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水平井作为油藏开发新技术,可以通过扩大油层泄油面积来提高油井产量、改善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然而,水平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因为井身与油藏平行,水平井见水后,含水率迅速上升,产油量急剧下降,就有可能使油井形成“水淹”。因此,如何精确地找出出水层位,并对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水措施变得尤为重要。QHD油田属于边底水油藏,已投产水平井基本采用筛管完井,目前油田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阶段,要想改善目前油田开发现状,必须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水措施。基于QHD油田开采特征分析,通过对水平井水淹模式及水脊动态研究,结合QHD油田水平井的生产管柱结构和找水工艺的技术适应性特征,推荐了合理的找水工艺技术。进行了水平井控水方法(先期控水方法和后期控水方法)研究,并结合QHD油田大部分井都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现实情况,研发出了一个既适用于该油田见水前的又适用于油田见水后的新型AICD控水工具——相控阀,借助CFD软件和室内实验分析并验证了相控阀增油控水的能力;结合QHD油田储层特征、水平井开采特征等实际情况和控水工艺技术的适应性,选择适合该油田水平井的合理控水工艺为中心管控水方法和中心管+AICD控水方法。最终结合现场试验,评价了中心管控水现场试验井降水增油效果,从现场试验效果来看,含水率有所降低,产油量增加明显,说明加入中心管达到了一定的增油降水效果。为了更好地限制水的产出增加油的产量,在中心管控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AICD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对控水效果进行预测对比,得出了中心管+AICD控水方法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含水率,提高原油采收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潜能。
周威[9](2016)在《水平井找漏堵漏卡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油田开发油藏存在多层叠合、层系内油层发育、油层非均质性强的中低渗透特点,其勘探开发井型多为大位移定向井和定向水平井,均采用压裂、酸化、注水等技术措施来实现增产和稳产。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经常出现套管泄漏等井下事故,需要实施找漏堵漏工程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卡封工具及封隔器。常规卡封用封隔器主要靠拖动和转动管柱来实现卡封,在直井和小位移定向井中成功率较高;而在多层水平井上存在解封作业风险大、不能重复卡封等问题,且大位移定向井和定向水平井要求封隔器具有一次下井、不动管柱可实现N次重复卡封(坐封和解封)的功能;针对这些难题,本文基于传统封隔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双缸联动加压坐封与稳压锁紧机构和弹性自解封、反循环、投球憋压强制液压解封机构,研制出了用于水平井及大位移井的一种非管柱运动可重复坐封解封封隔器。此新型卡封工具具有坐封性能稳定、无机械解封力等优点,能在任意井型上实现一次下井可重复卡封的功能,达到克服水平井及大位移井解封困难、降低作业风险及成本的目标;本文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国内外卡封工具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收集并了解多种结构尺寸的卡封工具的相关专利和文献资料,确立了设计方案;(2)研究卡封工具的作用与失效机理,创新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双缸联动加压坐封、稳压锁紧、弹性自解封、反循环和投球憋压强制液压解封与强力防突机构的非管柱运动可重复坐解封封隔器,可适应任意井型的找漏堵漏工况;(3)基于PRO/E对新型封隔器的工具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完成强度校核、三维实体建模与虚拟样机的工作行为仿真。根据卡封工具在解封过程中管柱的受力分析,建立带有多个卡封工具的计算模型,推导出管柱解封时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卡封工具解封过程中解封力的分布规律。(4)基于有限元利用大变形不可压缩理论对橡胶材料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仿真模拟;探讨了卡封工具组合式胶筒各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取各结构参数的几个较优水平进行正交分析,以最大接触应力为评定标准,进一步确定各结构参数的主次影响关系及最优配合;最后对胶筒防突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陈东东[10](2016)在《基于氧活化测井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目前各油田广泛采用向油层注入水、热蒸汽或化学聚合物等排驱采油技术。为了了解注入物的去向,来指导油田制定合理注采关系,就需要进行注入剖面测井。应用生产测井监测注入剖面,了解地层吸入能力,是改善和提高注采效率的有力技术手段。随着注入介质由单一的水变为聚合物、三元复合剂和CDG凝胶等物质,传统的注入剖面测试技术都存在各自相应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传统测井方法所带来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一项新的测试技术-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本文针对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在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在分析研究原有氧活化仪器的技术局限基础上,研制了适用范围广、测井时效高的新型氧活化仪器;根据油田的不同区块的地质特征和注入和生产井的开发现状,对不同类型的注入和气举生产井的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总结实际测井经验基础上,对现场测试资料初步评价方法做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二、中子能找水技术在文中油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子能找水技术在文中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氧活化技术原理与仪器系统结构 |
2.1 中子与地层的相互作用 |
2.2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工作原理 |
2.3 核信号的探测原理 |
2.4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系统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多路脉冲信号峰值采集和计数电路设计 |
3.1 电路结构 |
3.2 前置放大器 |
3.3 基线恢复电路 |
3.4 基于恒比定时的峰值检测电路 |
3.5 脉冲计数输出电路 |
3.6 多路数据采集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4 程序设计 |
4.1 仪器工作时序 |
4.2 程序主要功能及其实现 |
4.3 采集程序漏检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氧活化测井解释方法 |
5.1 氧活化测井解释模型 |
5.2 时间谱的组成 |
5.3 渡越时间的计算 |
5.4 能谱信息对时间谱的校正 |
5.5 本章小结 |
6 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6.1 能谱标定 |
6.2 试验井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动态监测技术在文中-文东油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动态监测思路与原则 |
2 动态监测应用与效果 |
2.1 利用剩余油监测资料深化老区剩余油潜力认识 |
2.2 以吸水、产出剖面测试为重点,加强注水结构调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
2.3 利用示踪剂监测资料优化调驱施工工艺方案 |
2.4 综合应用井况监测、井斜及固井质量等监测资料指导套损井大修治理 |
2.5 充分利用低压测试资料指导油井提液增产 |
3 结束语 |
(3)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地球物理预测理论基础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测井曲线识别技术 |
2.2 拟密度曲线反演预测技术 |
2.3 概率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
2.4 AVO反演预测技术 |
2.5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2.6 3#煤层顶板砂岩赋存特征 |
3 研究区3#煤层上部砂岩含水性地球物理预测 |
3.1 顶板砂岩及其含水性测井曲线识别 |
3.2 基于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的砂岩层厚度预测 |
3.3 基于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的砂岩含水性预测 |
3.4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技术的砂岩孔隙度预测 |
3.5 基于AVO反演技术的砂岩含水性预测 |
3.6 小结 |
4 研究区3#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研究成果 |
4.1 各段砂岩层厚度研究成果 |
4.2 各段砂岩孔隙度和富水性研究成果 |
4.3 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长庆油田低渗油藏水平井堵水及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出水类型及机理 |
1.2.2 水平井找水技术 |
1.2.3 水平井堵剂体系 |
1.2.4 水平井堵水工艺 |
1.3 长庆油田安塞区块水平井部署情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见水机理及原因 |
2.1 水平井出水机理 |
2.2 见水特征研究 |
2.3 见水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找水工艺研究 |
3.1 找水方法 |
3.2 测试工艺找水 |
3.2.1 不动管柱分段找水技术 |
3.2.2 拖动管柱分段生产找水技术 |
3.3 动态判断法 |
3.4 产液剖面测试法 |
3.5 测井曲线分析法 |
3.6 示踪剂监测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含水堵水技术 |
4.1 水平井机械堵水技术 |
4.1.1 设计原理 |
4.1.2 配套工具设计 |
4.1.3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
4.2 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 |
4.2.1 交联颗粒堵剂体系 |
4.3 配方优化试验 |
4.4 堵剂体系性能评价 |
4.4.1 堵剂体系耐温性评价 |
4.4.2 堵剂体系耐盐性评价 |
4.4.3 堵剂体系抗剪性评价 |
4.5岩心封堵实验 |
4.5.1 实验器材 |
4.5.2 封堵性评价相关公式 |
4.5.3 实验设计思路 |
4.5.4 封堵性能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堵水工艺优化与先导试验 |
5.1 注入方式优化 |
5.2 段塞组合优化 |
5.2.1 段塞封堵率 |
5.2.2 段塞耐冲刷性 |
5.3 施工参数 |
5.4 施工设备及流程 |
5.5 现场应用研究 |
5.5.1 生产状况 |
5.5.2 动态判断法找水 |
5.5.3 双平-14 井堵水方案设计 |
5.5.4 双平-14 井堵剂应用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出剖面理论计算研究现状 |
1.2.2 产出剖面测试工艺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4 反演解释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水平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模型 |
2.1 水平气井单相压力模型 |
2.2 水平井气液两相压力模型 |
2.3 水平井井筒温度剖面模型 |
2.4 气体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
2.4.1 气体定压比热容 |
2.4.2 天然气偏差系数 |
2.4.3 焦耳-汤姆逊系数 |
2.4.4 天然气黏度计算 |
2.5 地层水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
2.5.1 地层水密度 |
2.5.2 地层水黏度 |
2.5.3 地层水体积系数 |
2.5.4 地层水的焦耳汤姆逊系数 |
2.5.5 气水界面张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藏非等温渗流稳态模型 |
3.1 气藏非等温流动模型 |
3.1.1 物质平衡方程 |
3.1.2 能量平衡方程 |
3.1.3 稳态模型有限差分求解法 |
3.1.4 稳态模型半解析求解法 |
3.2 水平井气藏压力分布模型 |
3.2.1 产纯气时地层压力分布 |
3.2.2 气水两相地层压力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井与气藏渗流的稳态耦合模型 |
4.1 水平井与气藏耦合求解产出剖面 |
4.1.1 等温渗流耦合模型推导 |
4.1.2 等温耦合模型求解方法 |
4.2 水平井与地层非等温耦合模型 |
4.2.1 非等温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2 非等温耦合模型求解方法 |
4.3 单相产气温度剖面单因素分析 |
4.3.1 水平井产量的影响 |
4.3.2 水平渗透率的影响 |
4.3.3 地层与流体总导热系数的影响 |
4.3.4 天然气相对密度的影响 |
4.3.5 井壁绝对粗糙度的影响 |
4.3.6 水平井井直径的影响 |
4.3.7 水平井轨迹的影响 |
4.3.8 钻井污染表皮的影响 |
4.3.9 非均质性的影响 |
4.4 单相产气温度剖面多因素分析 |
4.4.1 正交分析法简介 |
4.4.2 试验结果分析法简介 |
4.4.3 温度剖面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
4.5 气井产水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1 均质定产气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2 均质定压条件下不同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3 非均质定产气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4 非均质定压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5 不同高渗带位置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理论 |
5.1 底水锥进突破时间预测模型 |
5.1.1 直井底水锥进预测 |
5.1.2 水平井底水脊进突破预测 |
5.2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方法 |
5.2.1 产出剖面反演模型 |
5.2.2 产出剖面反演方法 |
5.2.3 渗透率分布初始化方法 |
5.2.4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流程 |
5.3 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评价 |
5.3.1 单相气井产出剖面反演 |
5.3.2 气水两相产出剖面反演 |
5.3.3 DESA反演算法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系统实现 |
6.1 软件开发语言及开发环境介绍 |
6.1.1 开发语言简介 |
6.1.2 开发环境介绍 |
6.2 剖面解释系统结构及实现思路 |
6.2.1 解释系统结构说明 |
6.2.2 解释系统实现思路 |
6.3 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
6.3.1 启动界面介绍 |
6.3.2 软件主界面介绍 |
6.3.3 软件工程界面介绍 |
6.3.4 数据输入界面介绍 |
6.3.5 数据处理界面介绍 |
6.3.6 结果显示界面介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例应用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DTS技术概要 |
附录2 18种常见纯物质物性参数表 |
附录3 BWRS方程中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表 |
附录4 井筒与地层总传热系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高温高盐油藏开发技术概况 |
1.1.1 高温高盐油藏的划分 |
1.1.2 高温高盐油藏开采技术现状 |
1.1.3 我国高温高盐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 |
1.2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
1.2.1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剂研究进展 |
1.2.2 高温高盐油藏调剖剂研究进展 |
1.2.3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 |
1.2.4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问题 |
1.3 水平井控水增油技术现状 |
1.3.1 水平井在我国油气开采中的应用 |
1.3.2 水平井采油的技术难点 |
1.3.3 水平井堵水技术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耐温耐盐微球调堵剂研发及优选 |
2.1 DCA微球堵剂的研发 |
2.1.1 DCA微球配方的优化 |
2.1.2 DCA微球性能控制方法 |
2.1.3 DCA微球粒径控制方法 |
2.1.4 DCA微球制备工艺优化 |
2.1.5 DCA微球中试与工业化生产 |
2.2 微球堵剂的耐温性 |
2.2.1 分散于水中微球的高温热稳定性 |
2.2.2 微球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 |
2.3 微球堵剂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
2.3.1 三类微球的注入性 |
2.3.2 微球材料用量与封堵效果的关系 |
2.3.3 以阻力系数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注入性 |
2.3.4 以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注入性 |
2.4 微球堵剂对水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在岩心中的分布 |
2.4.1 以残余阻力系数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的封堵能力 |
2.4.2 以残余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在油藏深部的封堵能力 |
2.4.3 以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评价调堵剂实现深部调剖堵水的可能性 |
2.4.4 以残余阻力系数的动态变化评价封堵的稳定性 |
2.4.5 微球注入性和在油藏深部封堵能力综合分析 |
2.5 油藏就地聚合的DCA微球注入性改进 |
2.5.1 就地聚合DCA微球配方改进 |
2.5.2 ISP-DCA微球体系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
2.5.3 以阻力系数分布评价ISP-DCA微球体系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
2.5.4 ISP-DCA微球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温耐盐乳化调驱剂研发 |
3.1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及评价方法 |
3.1.1 油水乳化性能评价方法研究概况 |
3.1.2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 |
3.1.3 乳化能力及乳液稳定性的表征方法 |
3.2 乳化调堵剂的筛选与复配 |
3.2.1 表面活性剂与高矿化度高钙镁离子水的配伍性 |
3.2.2 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 |
3.2.3 耐温耐盐乳化调驱剂的复配 |
3.2.4 乳化调驱剂耐温性评价 |
3.3 就地乳化调堵剂性能 |
3.3.1 乳化剂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
3.3.2 乳化剂在驱油过程中与原油的乳化 |
3.3.3 岩心中油水就地乳化对水流通道的封堵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 |
4.1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关键问题 |
4.1.1 常规水平井堵水技术的关键问题 |
4.1.2 常规吞吐技术的关键问题 |
4.1.3 建立了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的技术思路 |
4.1.4 研究方法简介 |
4.2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关键技术难点的突破 |
4.2.1 堵剂注入与封堵的选择性 |
4.2.2 乳化助堵扩大堵水有效作用范围 |
4.3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优选 |
4.3.1 CO2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微球堵水 |
4.3.2 CH4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微球堵水 |
4.3.3 乳化剂HA深部吞吐-微球堵水 |
4.3.4 乳化剂RA-WT深部吞吐-微球堵水 |
4.3.5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复合技术综合评价 |
4.4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矿场试验方案 |
4.4.1 矿场试验用剂的准备 |
4.4.2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堵水选井 |
4.4.3 HD4-32H矿场试验施工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复杂电性结构下的核磁共振三维正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瞬变电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磁共振基础 |
2.1 核磁共振原理 |
2.1.1 原子核的磁性 |
2.1.2 拉莫尔频率 |
2.1.3 宏观磁化矢量 |
2.1.4 核磁共振条件 |
2.2 弛豫过程与Bloch方程 |
2.2.1 弛豫过程 |
2.2.2 Bloch方程 |
2.3 NMR信号的测量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复杂电性结构下的核磁共振正演研究 |
3.1 水平层状介质激发场计算 |
3.2 考虑介质电性三维变化的核磁共振激发场计算 |
3.2.1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3.2.2 源的加载 |
3.2.3 网格剖分与插值基函数 |
3.2.4 单元分析与结果验证 |
3.2.5 背景场垂直分量计算 |
3.3 核磁共振信号振幅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含水模型三维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分析 |
4.1 电性分布对核磁响应的影响 |
4.1.1 均匀半空间电阻率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1.2 含水体电阻率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1.3 层状地层对核磁共振的影响 |
4.1.4 盖层电阻率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1.5 含水体背景电阻率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1.6 局部非均匀体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2 含水体参数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2.1 含水体深度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2.2 含水体水平位置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2.3 含水率变化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2.4 含水体体积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2.5 双含水体对初始振幅的影响 |
4.3 线圈参数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3.1 线圈方向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3.2 线圈大小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3.3 线圈形状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 |
4.4 井中核磁共振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复杂电性结构的核磁共振三维反演 |
5.1 核磁共振三维反演算法 |
5.1.1 目标函数构建 |
5.1.2 基于信赖域的最优化算法 |
5.2 初始模型建立 |
5.2.1 针对复杂电性结构的联合解释方法 |
5.2.2 基于瞬变电磁的地电信息获取 |
5.2.3 含水率初始模型 |
5.3 反演算法验证 |
5.3.1 单一含水体模型反演 |
5.3.2 三维电性模型反演 |
5.3.3 多含水体模型反演 |
5.4 典型示例反演分析 |
5.4.1 古河道模型分析 |
5.4.2 隧道灾害水超前预报模型数值反演 |
5.4.3 井中水浸模型数值反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QHD油田水平井找水控水工艺措施研究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找水工艺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控水工艺研究现状 |
1.2.3 水平井水脊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油田基本概况和开采特征分析 |
2.1 油田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开发概况 |
2.1.3 油田储集层特征 |
2.1.4 地质认识总结 |
2.2 油田水平井开采特征分析 |
2.2.1 水平井主要水淹模式及其特征 |
2.2.2 不同水淹模式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 |
2.2.3 水平井水淹模式判别 |
2.2.4 QHD油田水平井水淹模式总结 |
第3章 水平井底水脊进动态预测研究 |
3.1 水平井底水脊进机理 |
3.2 水平井底水脊进主控因素分析 |
3.2.1 QHD油田底水脊进主控因素评价 |
3.2.2 底水油藏水平井控水对策 |
3.3 水平井底水脊进临界参数预测模型 |
3.3.1 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能模型 |
3.3.2 底水油藏突破时间预测 |
3.3.3 QHD油田底水油藏典型井临界参数分析 |
第4章 水平井找水工艺技术研究 |
4.1 DTS测试 |
4.2 储层参数评价测井技术 |
4.2.1 C/O测井 |
4.2.2 PND-S测井 |
4.2.3 PNN测井 |
4.2.4 硼中子寿命测井 |
4.3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
4.3.1 测井仪器串 |
4.3.2 仪器串输送工艺 |
4.4 QHD油田找水工艺推荐 |
第5章 水平井控水工艺技术研究 |
5.1 底水油藏水平井先期控水方法 |
5.1.1 常规完井控水方法 |
5.1.2 半智能完井控水方法 |
5.1.3 智能完井控水方法 |
5.1.4 其它控水方法 |
5.2 底水油藏水平井后期控水方法 |
5.2.1 中心管控水方法 |
5.2.2 中心管+AICD控水方法 |
5.2.3 机械封隔与化学堵水法 |
5.3 QHD油田水平井合理控水工艺选择 |
5.3.1 中心管控水设计方法 |
5.3.2 中心管+AICD控水设计方法 |
第6章 QHD油田水平井控水工艺应用 |
6.1 A33井中心管控水方案设计 |
6.1.1 A25井基本情况分析 |
6.1.2 A25井剖面预测与分析 |
6.1.3 A25井中心管控水方案设计 |
6.1.4 A25井中心管控水实际施工方案 |
6.2 A25井中心管+AICD控水方案设计 |
6.3 A25井控水效果预测 |
6.4 A25井中心管控水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水平井找漏堵漏卡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平井卡封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技术 |
1.2.2 国内相关技术 |
1.2.3 卡封工具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4 卡封工具简介 |
1.2.5 井下施工常见的卡封工具 |
1.3 水平井找漏堵漏工艺 |
1.3.1 漏失机理 |
1.3.2 找漏堵漏方法 |
1.3.3 找漏堵漏井下工具 |
1.3.4 找漏工艺 |
1.3.5 堵漏工艺 |
1.3.6 堵剂体系的筛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水平井卡封工具的结构设计 |
2.1 水平井卡封工具参数与性能指标 |
2.1.1 水平井卡封工具工作环境 |
2.1.2 水平井卡封工具工作参数 |
2.1.3 水平井卡封工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
2.1.4 水平井卡封工具结构参数 |
2.2 水平井卡封工具整体结构设计 |
2.2.1 卡封工具的整体结构 |
2.2.2 卡封工具的工作原理 |
2.2.3 卡封工具的坐封力 |
2.2.4 胶筒与套管间的接触应力 |
2.3 胶筒结构设计 |
2.3.1 新型胶筒材料的选择 |
2.3.2 新型胶筒结构参数的确定 |
2.3.3 卡封工具胶筒受力变形过程分析 |
2.3.4 胶筒防突设计 |
2.4 卡封工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
2.4.1 内中心管截面尺寸的确定 |
2.4.2 液缸B的缸壁厚度的确定 |
2.4.3 活塞横截面积的确定 |
2.4.4 反循环阀结构的设计 |
2.4.5 外中心管A的尺寸确定 |
2.4.6 投球总成的设计 |
2.4.7 水力锚的选用和性能分析 |
2.4.8 确定中心管与上接头的螺纹连接尺寸 |
2.4.9 上接头确定 |
第3章 卡封工具主要零部件强度设计 |
3.1 计算胶筒和套管内壁之间的最大许用间隙 |
3.2 校核接头和油管的连接强度 |
3.3 内中心管的强度设计 |
3.4 新型卡封工具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卡封工具水平井作业管柱解封力分析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管柱受力分析 |
4.3 卡封工具力学模型分析 |
4.4 水平井中卡封工具变形计算公式 |
4.5 卡封工具弯曲度计算 |
4.6 卡封工具的应力状况 |
4.7 结论 |
第5章 卡封工具密封结构优化设计 |
5.1 橡胶本构关系理论 |
5.2 橡胶实验数据处理 |
5.3 模型建立 |
5.3.1 模型的简化 |
5.3.2 各部件参数 |
5.3.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5.4 胶筒结构参数优化 |
5.4.1 胶筒厚度和高度优化 |
5.4.2 端胶筒子厚度和端部倒角优化 |
5.4.3 中胶筒子厚度和中胶筒倒角优化 |
5.4.4 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分析 |
5.5 胶筒“防突”结构设计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基于氧活化测井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改进研究 |
1.1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原理 |
1.2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改进 |
1.2.1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简介 |
1.2.2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改进 |
第二章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现场施工工艺研究 |
2.1 直井(小斜度)注入井现场施工工艺研究 |
2.1.1 注入水/聚合物井测井现场施工工艺 |
2.1.2 注CO_2井测井现场施工工艺 |
2.2 套后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现场施工工艺研究 |
2.2.1 套后大斜度及水平井输送施工工艺 |
2.2.2 套后水平注水井测井施工工艺研究 |
2.2.3 套后大斜度气举(找水)井施工工艺研究 |
第三章 脉冲中子氧活化资料评价方法研究 |
3.1 脉冲中子氧活化资料评价方法选择 |
3.1.1 常规井氧活化资料评价方法 |
3.1.2 非常规注入井氧活化资料评价方法 |
3.1.3 注CO_2条件下的氧活化资料评价方法 |
3.2 氧活化测井评价软件改进 |
3.2.1 氧活化流量计算软件改进 |
3.2.2 氧活化解释软件功能改进 |
第四章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应用 |
4.1 在两层管柱的配注井中的应用 |
4.2 在油套分注井的应用 |
4.3 在三层管柱的配注井中的应用 |
4.4 在水平井注水井的应用 |
4.5 在气举生产井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中子能找水技术在文中油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D]. 李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动态监测技术在文中-文东油田的应用研究[J]. 冯慧敏. 辽宁化工, 2020(05)
- [3]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D]. 杜海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6)
- [4]长庆油田低渗油藏水平井堵水及工艺技术研究[D]. 贺越.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5]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D]. 李亚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6]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D]. 杨长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7]复杂电性结构下的核磁共振三维正反演研究[D]. 任志平. 长安大学, 2017(01)
- [8]QHD油田水平井找水控水工艺措施研究及应用评价[D]. 陈尧.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9]水平井找漏堵漏卡封技术研究[D]. 周威.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10]基于氧活化测井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研究[D]. 陈东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