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途径取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发展阶段论文,融资论文,途径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涌现在我国的经济生活当中。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取得比较良好的投资渠道,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出比较正确的筹资决策,是影响这些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人员由于不能正确的根据企业当前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自身条件制定正确的筹资策略,从而造成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或者财务压力较大的问题。而一些在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也由于筹资决策失误而被经济环境或财务负担拖累,在同竞争对手的较量当中处于劣势。因此,根据财务管理原理和企业的经营案例探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遵从的筹资规律和筹资途径的选择取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发展初期的筹资取向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企业拥有的自有资本十分有限并且可能被预付资本当中的固定资产支出部分大量占用,因而对短期的流动资金具有十分强烈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倾向于使用银行贷款进行资金周转,另一部分企业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希望能够利用国家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支持政策,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上市融资。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安排,规模偏小的企业往往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通过债券进行融资途径相对而言比较困难。
选择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取得资本是很多企业的一个首要选择,但对于具有比较大的固定资产存量的企业而言,这种筹资渠道才是可以选择的。因为银行的资本放贷需要考虑到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往往只能通过将固定资产进行抵押的方式才能够取得银行的借贷,同时,由于这些企业拥有较大的固定资产,在短期流动资金到位之后能够迅速的批量生产,伴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在投资回收期内能够比较容易的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并最终形成利润和对借贷资金的偿还能力。而仅仅拥有技术资源而不具备比较大的固定资产存量的企业并不适合这种融资方式,因为一方面不容易通过规模经济迅速降低成本形成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仍然缺乏资本存量,银行则是并不希望进行大额的无抵押贷款,而只愿意提供少量的流动资金。而与此相对,拥有较大的资本存量的企业所需要的也仅仅是能够购买流动资产的短期周转资金,而不是能够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长期资产,从而比较容易与银行达成一致。
在温州已经广泛存在的民间信贷机构实际上就是银行的贷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对象上,都不能给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甚至在山东青岛的众多拥有比较良好的销路和廉价的劳动力支撑的企业,也难以取得有效的信贷支持,因而难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与之相对应,中小科技企业也拥有国家政策支持这一巨大优势,而国家政策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上市筹资的便利。上市筹资的便利最终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并且付出相对较小的代价。目前,银行存贷款利差依然较高,工商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对于上市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而言,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同时,如果能够成功上市,中小企业就能够更进一步的进行市场宣传,上市之后的企业地位也会因此而大幅提升。在创建初期急于打开市场,创建自身的品牌的中小企业正需要这样的机遇。
爱尔眼科作为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就通过创业板市场筹集到了相对丰厚的资本,从而使得企业在全国广泛的设立分支机构,最终形成了全国联网化的医疗经营模式,资金的雄厚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一企业的成功就是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上市融资,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综上,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可以选择的筹资渠道包括上市筹资和银行借贷两个部分。而具体选择两者之间的哪一个,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企业发展成熟过程中的筹资渠道选择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资金循环路径,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资本积累速度,将企业利润当中可以自由支配的部分分配份额,向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方面进行倾斜。而已经上市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扩股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加大自身的可用资本数额。前者主要适用于不同资本比例并不协调的企业,而后者更加适用于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大,但拥有比较好的成长业绩的企业。
(一)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
资本积累这一概念产生于古典经济学广为流行的时代,意指企业将新增利润当中的一部分转为扩大生产规模的资本。资本积累不同于单纯的投入追加,往往指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的增加和企业使用的技术的更新。在政治经济学当中这一现象被描述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积累是企业提高自身的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于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资本积累应当成为一种重要的资金来源。因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企业往往拥有为数较多的股东,并且构建起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所有者的多元化带来了企业的利润分配对象的多元化。只有董事会将利润的分配方案最终确定,并同意以总经理为代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投资计划时,企业的经营资本才会得到最终的追加。这已经同以往企业所有者直接管理企业的条件下,企业主自行决定取得利润的分配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因为企业的实际利润收入已经同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资产相互分离。
然而,企业的资本投入必然改变企业原本的要素使用结构。在经济学原理当中企业的要素使用决策主要根据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产出之间的平衡数量制定。当追加的资金,不能够给企业带来边际产出的增加,或单纯作为资本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出的增加数额并不高于转化为其他要素产生的边际产出时,企业的要素组合就会发生改变。甚至当企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的状况时,企业将不会对主营业务追加投资,而倾向于向其他领域投入资本,以维持资金的使用效率。此时将产生资金筹集终止和资金流出的现象。
(二)股份增发筹资路径的选择
部分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较高并且希望大规模的更新技术设备的情况下,会选择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份增发来保证自身的资金来源渠道的畅通。
上市公司的拆股或增发将带来企业的股票市场股票总额增加,但每股价格降低。同时,一些股本金额相对庞大,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显著的企业的增发或者拆股行为将产生比较严重的供给增加的问题,从而导致市场的投资信心受到影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拆股或者增发活动应当十分谨慎。
在财务管理学的视角之下,某一金融资产的价值由未来产生的资金回报(未来现金流)和资金使用的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所共同决定。这些因素将必然导致企业筹资过程的复杂化。现代的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主要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所提出的费雪公式所主导。在这一理论当中,资产的价值同未来的增量现金流呈正相关关系,而同资金的机会成本产生的资金折现率呈反向相关关系。而拆股行为导致的股票价格下滑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未来收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的股票价值的预期,因此企业将面临一定的发行风险。
在证券投资过程当中,部分券商也可能基于对企业未来价值的评估,大量购进低价的股票,同时造成股票拉升的趋势,吸引投资者竞相购买,从而拉升股票价格。因此,公司将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
兴业银行作为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享有一定影响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也大举进军证券市场,并通过增发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财务压力,拓展了自身的营业空间。
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了能够成功筹资,公司应当恰当的选择增发或者拆股的时机。保证增发的股票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
三、企业成熟阶段的筹资路径的选择
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往往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资本运营能力,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能够通过品牌保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能够凭借技术或者资本存量优势,形成相对于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企业通过加快资本积累和增发股票能够取得的资金支持已经相对有限。因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往往更加倾向于使用公司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由于该公司的信誉和盈利能力,广大投资者将会信任该公司的债券,甚至长期持有该公司的债券。此时的企业往往在市场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政策将会越来越多的限制这些企业上市增发,以防止对资本市场带来过多的影响和冲击。而债券作为一种更加能够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投资方式,就更容易成为企业选择的投资方式。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此时的规模、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能否适应投资主体的需要,只有抓住了这一核心因素,企业才能够把握正确的筹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