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文化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论文_吴燕娜

传统养生文化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论文_吴燕娜

惠州市百姓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516000

【摘 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展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食品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这种现状之下,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在逐步递增,但中国人均寿命仍然高于其他国家,这种现象与传统的养生文化密不可分。本文就传统养生文化的概念以及其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传统养生文化;老年人;饮食习惯;基本阐述;因素;影响

引言

饮食维持着万物之命脉,是五脏六腑滋养之源泉。从两千年前中医就意识到饮食对人身体的重要,在《老子》《黄帝内经》等中都有提及养生的思想,注重“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内经中也有提及饮食的基本理论,将食补和药补放在同等位置。只有通过合理的饮食,才能够保证良好的体魄,从而达到预防或者治疗的效果。

一、传统养生文化的基本阐述

养生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保养身体,养护生命,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具体内涵其实包含了文化的大部分领域,概括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一般养生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养身、养神、养性。养身则是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养神则是养心,少发脾气,忌动肝火;养性则是对自我道德品德的一种修炼。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朝代的书籍都有记载有关养生的思想,是祖先遗留的宝贵遗产,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指引道路。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养生文化历史较为悠久,有着古代哲学以及中医理论作为基本的养生底蕴,也使得中国某些地区有着长寿之乡的美名。传统的养生文化聚集了儒家、道家等各个哲学的思想,实际上是集防病、治病以及健身为一体的的养生思想,能够延年益寿。养生是一门传统文化,有理论作为依据,也有实践的证明,所以,在如今越来越受国人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现代,老年人依旧能保持健康的体魄,与传统养生是密不可分的。

二、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食品的种类也随之增多,食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追求美味的同时又要在同行业中保证低的价格,所以,很多商家都在食品成分上做手脚,使得食品的本身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年龄比较大,如果在消费的过程中过于贪小便宜,就可能吃到一些不卫生且造假的食物,从而增加自身的患病概率。另外,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比较薄弱,尤其是医疗方面,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无法相提并论,比如美国就针对老年人设置了老人院、家庭护理站等等。但是在我国这样的服务很少,也影响了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养护[1]。

三、传统养生文化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

在我国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两大因素是食品和医疗保障,这两方面我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尽管如此,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和同等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平均寿命都偏高,正常女性寿命在78岁左右,男性在73岁左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有养生的习惯,也能够认识到饮食对于身体的影响。传统养生文化中对饮食提出了四个原则:饮食有节、饮食有方、合理饮食、不可偏嗜。这四大原则能够很好地规范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从而保障老年人身体的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饮食有节——帮助老年人胃部更好的消化

古代书籍中《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食饮有节”,这句话的含义即是在饮食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制。一旦饮食超过自己能承受的范围,肠胃就可能受到损害,对于孩子和老人而言都是如此。小月龄的宝宝各方面器官都没有发育健全,吃得太多就会损害肠胃,影响成长。对于老年人而言,年龄在不断地增长,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逐步走向老化,尤其是肠道功能,如果在饮食的过程中暴饮暴食,就会导致肠胃无法吸收,造成内部肾脏的负担。所以,老年人要注意少食多餐,忌吃得太多、太饱。还有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牙齿几乎已经掉落,对食物的咀嚼能力较差,此时选择食物时不能过硬、难以咀嚼,影响消化。要尽可能选择一些比较精细的食物,这样才不会造成身体的负担,保证内部营养得以吸收。

(二)饮食有方——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有方即是保证营养的合理搭配,这样做有利于保持老年人身体的阴阳平衡。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注重药膳来搭配饮食,即是在饮食中放入适量的药品来保证食物的鲜美,以达到调养身体的效果。比如在炖肉时放入决明子,不仅能使肉味更香,还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虽然有很多老年人不太明白药物搭配食物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但是在潜意识中,都会去做这个事情,这就是因为传统养生文化所造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了预防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2]。

(三)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的体质

人到了老年,身体的机能在逐步下降,会存在各种疾病,体质也不像年轻时那么健壮。所以,饮食方面要做到合理,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提倡合理饮食,即是根据自身的身体体质选择合理的食疗方式,尤其是要根据自己身体所存在的疾病合理地选择食物。人的体质一般分为九种,在老年人中痰湿体质占了较大部分,老年人要懂得自我辨别自身的体质,保证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饮食。

(四)不可偏嗜——保持平和质

所谓的偏嗜即是在饮食中偏向于某一种口味,比如有些老年人因为处在不同的地区以及长期的生活习惯,偏向于吃辣、吃咸,或者偏向于吃甜食,这些都会改变身体的平和质,容易变为偏颇体质。一旦形成这种体质,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像爱吃甜食的老人,可能就会患上糖尿病;老年人年纪大味觉较差,所以口味也较重,喜欢做菜时多放盐或者辣椒,这也会给胃部造成刺激,分泌过多的胃酸,腐蚀肠胃,造成胃癌或者食道癌。因此,针对老年人在饮食方面不能够太过于偏向于某一种口味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四、结语

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精髓,对老年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一般包括养生、养神、养性,养生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有四大原则:饮食有节、饮食有方、合理饮食、不可偏嗜,这四大原则也指引着中国老年人的日常饮食,要求做到饮食合理、有节制,要学会在饮食中搭配中草药,更要学会忌口,不可太偏向于任何一种口味。这样养生可以平和老年人的体质,帮助老年人胃部更好地消化事物,提高老年人的身体体质,对于老年人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浏雅;陈春燕;邓湘鸿;吴明珍;刘源洋.传统养生文化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1):152.

[2] 卓文静.从中国传统文化谈老年人的适度饮食养生[J].理论观察,2017(04):96.

论文作者:吴燕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传统养生文化对老年人饮食习惯影响论文_吴燕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