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一旦发病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上要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1]。双心护理是在注重患者心血管疾病整体护理同时,强化心理护理的现代护理模式[2],该模式主要通过治愈心血管疾病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 降低由于心理问题给予机体造成的影响, 快速促进疾病早日康复[3]。我院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双心护理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 年4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68例患者,男92例、女76例,年龄28~77岁。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例(%)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χ2/t P (n=84) (n=84) 基本情况 年龄/岁 62.1±6.6 61.3±6.0 0.412* 0.602 男性 47(55.95) 45(53.57) 0.303 0.524 女性 37(44.05) 39(46.43) 0.303 0.524 病程/年 9.3±5.2 9.0±5.4 0.713* 0.648 疾病类型 冠心病 26(30.95) 24(28.57) 0.574 0.634 高血压 21(25.00) 22(26.19) 0.273 0.824 心律失常 17(20.24) 19(22.62) 0.176 0.685 心肌病 9 (10.71) 7(8.33) 0.075 0.692 心力衰竭 8(9.52) 9(10.71) 0.077 0.713 其他 3(3.57) 3(3.57) 0.046 0.839 注:*为t值。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式按照心内科常规护理方式护理。1.2.2干预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措施如下:(1)改善环境:热情接待入院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给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2)药物治疗: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身的不适感,不要克制、忍受或者随意自行服药,尤其是夜间出现不适患者,应积极向医护人员反应,以免延误病情,保证患者安全。(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共同查房,取得患者信任,每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至少5分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指导。(4)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疑惑、治疗护理方案的不确定、社会功能受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个体化健康宣教。(5)行为疗法:告知患者可以通过规范自身日常行为的方式来将康复效果提高,同时用轻柔舒缓的语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困难之处,想办法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6)放松疗法:通过腹式呼吸训练、音乐疗法和意向放松等多种方式进行。(7)社会支持:调动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亲戚、朋友多陪伴并开导患者。1.3 评价指标1.3.1 心理应激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SAS共有4级评分,20个条目,SAS标准分大于50表示出现了焦虑状况,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SDS量表评分方法同SAS,以53分为标准分界值,分值越高,说明抑郁越严重。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2.1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84 85.81±5.71 80.67±3.67* 88.16±6.35 78.73±4.09* 观察组 84 87.34±5.83 78.45±2.94* 85.35±5.83 77.93±3.01* t 0.858 9.042 0.858 9.191 P 0.142 0.001 0.142 0.001 注:* 与护理前组内比较,P<0.05 3 讨论伴随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在双心医学模式中,双心护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 逐渐得到重视。双心护理不仅要求治疗身体疾病,还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心理治疗,促进全面康复[6]。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双心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不仅应重视疾病护理,更应该重视患者内心需求,并将此研究推广至其他心血管或介入治疗患者,以获得更大临床效益,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参考文献:[1]顾爱芹,殷屹岗,徐红,等.双心护理模式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59-61[2]郭建星,张玉平,张慧旭,等.“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 (28 ) :3154 —3 155[3]闫敏.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 (22) :24-26.[4]吴建梅 , 缪小宇 .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弹性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 3(10):123-125.
论文作者:宋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模式论文; 抑郁论文; 内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