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我组织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成果转化论文,机制论文,自我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理论界、企业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理论界对科教兴农的理论内涵、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诸多研讨,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从体制上、政策上也做了种种努力,诸如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市场建立等等,但仍未彻底摆脱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尴尬局面,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仍步履维艰。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约为30%-40%,形成产业化规模的不足20%,这有观念、体制、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风险因素,但关键的还在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规律尚未认识清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在深层次上寻求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内在规律。本文根据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我组织机制作初步探讨。
一、系统开放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
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就是“科技——产业系统”形成和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考察“科技——产业系统”形成和向有序方向转化的条件,揭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规律。根据自组织理论所揭示的系统进化规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只能向熵增方向演化,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封闭系统可以形成“低温有序结构”,但这一结构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是“死”结构,因而亦不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开放系统则不然,开放系统的熵变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系统内部的熵增和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的熵流。系统内部的熵增恒为正,而熵流则可正可负。若熵流绝对值大于系统内的熵增,则系统就有可能向熵减的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ds=des+dis<0)。因此,尽管开放可能会带来干扰,但不开放就没有向有序方向演化的可能。
因此,农业“科技——产业系统”形成和向有序方向演化的首要条件是这一系统的开放性。孤立、封闭的农业科技系统,必然会出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均匀化、人员分工均匀化、报酬分配均匀化、投资均匀化的无序状态,因而不可能在科技系统内部形成向生产力转化的动力和激励;同样,孤立、封闭的农业产业系统,也不可能形成创新的动力和拉力,一旦产品被模仿,就会出现农业产业系统内产品均匀化、利润分配均匀化的无序状态。只有农业科技系统与农业产业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人员流动、成果流动、产品流动、资源流动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的“农业科技——产业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三种途径:其一是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主体,直接转化;其二是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与农业科技企业以技术参股、买断等方式,联合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其三是农业科研院所、高校自办农科企业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典型的产学研相结合。但农业科技成果无论采取何种转化途径,都必须在开放条件下方能进行。
关于第一种转化途径,“农业科技——产业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农业科技企业应不断拓展视野,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学术水平高、素质优秀的科技人才;不断关注市场信息,从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获取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受计划体制惯性的影响,尚未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开放性的技术创新机制,也未建立引进高科技农业人才和搜集有价值市场信息的经营机制,因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相当低,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技术结构调整,在这种封闭的系统中自主开发,企业员工的分工、资金的分配、报酬的分配等将趋于均匀化、无序化。一句话,封闭式经营观念不可能使农业科技企业高效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自我开发和转化。
关于第二种转化途径,这是目前理论界呼声最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但实践上效果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开发分别在两个独立且封闭的系统中完成的。在农业科技系统中,科研课题的选择较多地考虑了课题的理论意义,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农业产业系统中,农业科技成果直接从实验室进入市场,缺乏必不可少的中试环节,缺乏科技系统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其后果要么是研制出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不适用,要么是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等到有效的转化。要提高此种途径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必须打破农业科技系统和农业产业系统各自独立、封闭的狭隘界限,加强“农业科技——产业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开放性,且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转化的中试问题。
关于第三种途径,其克服了第二种途径的科技成果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的弱点,但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始终是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自主开发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瓶颈问题,因此大多数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因此,这一途径形成的“农业科技——产业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以下条件:引进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业经营人才;引进外资,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尝试运用风险投资机制进行融资;开发农业新资源,开拓农业新市场;科学组建农业科技企业,增强企业获得能力,只有这样的一种开放系统的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才有可能出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业化”的有序转化序列。
二、随机涨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
涨落是相对于系统宏观平均状态的偏离或波动。任何系统都必然存在着涨落,但涨落尺度的大小、涨落生长或衰退的方向则是随机的。在系统的远平衡状态,涨落的存在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传统的思维方式总是畏惧涨落的出现。一旦出现涨落,总是设法消除之。但自组织理论指出,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随机涨落则有可能被放大为巨涨落,从而破坏原来的结构,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因此,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涨落起着建设性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成功与失败总是并存,涨落无法避免。例如,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开发的成功与失败,则有农业生产效率的波动、农产品品种的波动、农产品质量的波动;消费者偏好的新变化、农业自然环境、天灾虫害的变化,则会出现产品的畅销与滞销的市场波动;农业比较利益、农业利润的变化又会引致投资增加和减少的资金波动以及农业科技人才调入和调出的人员波动,等等。这些微小涨落正是“农业科技——产业系统”形成和向有序方向演变的内部诱因。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一个企业实现了创新,其他企业会相继模仿,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大量的投资,从而会出现经济高潮,形成经济繁荣。当创新普遍化以后,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便会逐渐消失,于是人们为了追求新的超额利润,又开始新的创新,从而使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创新浪潮”、“经济高潮”的形成,正是“科技——产业系统”中微小涨落放大的结果。若没有技术创新引起的产品品种的波动、产品质量的波动、产品数量的波动、生产效率的波动,就不可能有“科技——产业系统”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形成,也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涨落现象,因此,要培养农业科技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冒险意识,增强其承担风险能力。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会存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和高新技术本身的风险,因此,在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中要设立农业科技产业化风险基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弱化、转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风险损失。同时,政府应有相应的保证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投资在农业科技投资中的比例。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开发、中试和生产三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均为1∶10∶100,而我国仅为1∶0.1∶100,因此,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中试环节,就会使风险变得更大,甚至会因农业科技成果不适应当地的资源禀赋而被市场淘汰。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一般是从用户那里得到需求信息反馈,作为产品创新的基本依据,即技术创新的主要拉动作用来自市场需求,因此,农业科技系统要在市场需求的波动、消费者预期的波动、消费者偏好的波动、用户的创新思想和建议等涨落因素的引导下,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引出新的农产品、工艺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方法,并努力将其加入生产过程;农业产业系统可以在这些涨落因素的引导下,有选择地吸纳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生产性试验,实现首次商业化,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三、非线性相互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机制
系统中存在的微小涨落之所以被放大,是因为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产生与线性相互作用不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线性相互作用是时空中均匀的,对称的作用,是可以叠加的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则是时空中不均匀的,非对称的作用,是可以产生增量,非守恒量的相互作用。相干作用、协同作用和反馈作用都是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系统内诸要素的独立性完全丧失,互为因果,形成双向信息传递的循环关系,从而使微小涨落越长越大,直至形成巨涨落。
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协同作用非常关键。首先要在农业科研、农业开发和农业生产三个子系统中形成协同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体制、农业推广体制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造成的科研、开发推广和生产人员相互独立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甚至转化失败的关键原因。农业科研人员应该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急需,进行正确选题。农业推广和农业生产人员要将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再投入科研,保证农业研究的资金,从而形成农业科研—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其次,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者、劳动对象、农业劳动工具之间也应形成协同作用。正是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序参量”。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除要实现产品创新外,还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善农业工艺方法,兴建农田基本设施,获取优质的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用资金、土地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等。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速度慢、成本大、见效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低下。因此,目前要贯彻科教兴农的战略,强有力地推行农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迅速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科技水平和科教意识是当务之急。
农业资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技术之间的反馈作用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又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如果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收入弹性与生产率超过临界水平时,人们会发现这一创新扩散会有利可图,于是资金、劳动力会流向这一技术领域,于是产业化从此开始。农业资金的注入,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技术的成熟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技术的需求。技术需求的增大提高了整个技术水平,这样可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可以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这又反过来可以增加农业投资,如此循环就会形成新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农业资金的注入可以增加对劳动者的培训,增强其业务素质,吸收高水平劳动者从事农业科技事业。劳动者同农业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劳动者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对农业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的快慢程度上,技术水平越高的劳动者更易掌握新技术,反过来,对其本身的技术水平提高得越快。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市场、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只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结构、成熟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吻合,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才会得到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的选择和支持。因此,农业科技系统要根据市场需求选题立项、组织研究与开发,按市场需求评价科研成果;农业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科研成果,实现科技创新,获取超额利润。这种科技—企业—市场—科技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的形成和持续,不仅要实现农业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而且政府要通过政策、法律、法规从系统外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农业科技——产业系统”的演化方向。
综上所述,上述诸种非线性相互作用正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将微小涨落放大,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根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