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社会与新阶层统战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阶层论文,统战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即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市场扩展、深化和社会逐渐发育的产物。新阶层大多分布于经济、科技领域,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统一战线是党的长期的战略方针。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同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将构建和谐社会同做好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新阶层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新阶层是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支“基本社会力量”的新生阶层,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阶层所依托的经济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是包容性很强的群体。不同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些同质性高的阶层,新社会阶层差异性很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中,有的是由于结构调整产生的下岗工人,有的原来是党员或干部,构成的成分是多样化的。
新阶层是非公有制经济阶层,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个体户是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是技术的所有者,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是知识的所有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是管理要素的所有者,私营企业主又是资本的所有者。他们凭借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社会分配。
新阶层是社会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是一个关乎民生的新兴群体。“就业是民生之本。”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据统计,非公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占到1/3,在城镇就业中的份额占到30%,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占到40%。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最大的挑战是就业,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就业机会。非公经济在政治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新阶层是财富的创造者和国家富强的贡献者,是一个关乎民富国强的群体。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及: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新阶层这个群体中,有的是劳动者,有的是知识的所有者,有的是技术的所有者,有的是管理的所有者(企业家),有的是资本的所有者。而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新阶层所依托的经济是民营经济,是一个推动制度创新的创业群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科技界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生动、最强劲、最富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不但把科技推向市场,使第一生产力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而且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配置上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创造了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社会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新阶层是“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关乎小康社会建设的先富群体。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小康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是要“扩大中等收入比重”。随着财富的公众化和社会化趋势的发展,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正在形成,中等收入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形成一种纺锤形的收入分配人口结构。新产生的社会阶层,除了私营企业主外都是“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主体和稳定社会的消费群体。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的“稳定器”。
二、做好新阶层统战工作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新阶层统战工作,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凝聚社会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建立和完善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在公正和透明的社会氛围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1.做好新阶层的统战工作能够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更有效地协调和管理好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日新月异,新阶层正成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社会群体,目前总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的许多人是在我国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等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他们之间尽管个人财产多寡不同,也有着各自的具体利益要求,但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积极开展新阶层的统战工作,通过统一战线加强与新阶层的联系,从新阶层中发现和培养优秀分子,为党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同时,发挥统一战线的团结教育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在坚持社会主义主导性的基础上扩大包容性,协调好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得到扩大和发展。
2.做好新阶层统战工作有利于贯彻党的方针,更有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进入新的世纪,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才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人才也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有了人才,就能吸收更多的资本,就能带来更多的项目,就能更充分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因此,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非常重要。新阶层中聚集了很多新型人才,特别是具有新技术特长的人才,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做好新阶层的统战工作能够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可以这样说,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总结,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新的力量的过程。新阶层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阶层,所以,我们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确立,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有利于不断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力量。
4.做好新阶层的统战工作有利于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国总的形势是稳定的,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努力做好新阶层的统战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了解、掌握和反映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开展新阶层统战工作需要探究的问题
新阶层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性。非公经济阶层依托的经济既有需要“放手”发展的一面,又有需要“健康”发展的一面。党和政府一方面对他们“尊重、鼓励、保护、表彰”。另一方面又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
(一)关于统一战线的有关问题。统一战线内部构成问题历来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因不同时期党的任务的不同对统一战线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从社会阶层结构上来看,新阶层已经改变了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统一战线内部构成作为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反映,也应对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的状况有所体现。从“建设者”的内容来看,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既是对新阶层社会政治属性的准确定位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新阶层如何做合格的“建设者”所提出的一种政治要求。把新阶层纳入统一战线的范围,作为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把他们塑造成合格的“建设者”,使他们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完成新世纪三大战略任务以及党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四个服务”的基本要求来看,新阶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将更加显著,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不少新问题、新挑战,从工作领域上讲也是如此,进一步拓展统一战线的空间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关于新阶层人士的文化差异问题。新阶层人士中的文化差异较大,一是所受教育的差异。表现在学历高的有硕士生、博士生,还有为数不少的留过学;学历低的可能实际上只有小学或初中水平,多数靠后来的补充学习。二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差异。表现为中国文化传统性与非传统性,接收西方文化的差别与接收程度,家庭文化的营造与延续,社会文化环境氛围的影响,个人人格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等方面。三是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认同上差异很大。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文化差异的严峻的一面。四是市场经济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知法、懂法、守法的差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也是自由竞争的经济,对法律法规的接收程度对于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较大。新阶层人士对于和谐社会认识上的差异性,给统战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而人的社会活动渗透到每一种文化中,而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的交织发展史。这种文化方面的差异只有正视它,才能逐步地加以扭转。
四、积极探索做好新阶层统战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开展新阶层的统战工作,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要进一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明确工作内容、工作重点,使新阶层的统战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一)着力健全和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首先要从工作机构入手,既要为统战部门现有相关内设机构增加相应工作职能,加强工作力量,也要赋予有关党政部门、共青团、工会以及社区、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相应的工作职能,配合党委统战部门做好工作。其次从工作机制来看,要研究建立有关党政部门、共青团、工会、社区、有关社会组织与统战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如工作例会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人才交流制度、信息共享机制等,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形成开展新阶层统战工作的合力。要研究建立统战部门与新阶层中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联谊机制,广交、深交重点对象、重点人物,把新阶层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轨道上来。要研究建立新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表达他们的正当利益提供畅通的渠道,使党和政府在实施相关决策时,充分考虑和兼顾到新阶层的利益要求,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二)积极探索,切实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1、加强培训学习,帮助提高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学院或当地的党校阵地,分期分批、分层次地举办学习培训班。2、真诚关心爱护,促进健康成长。3、多给鼓励表彰,激励多做贡献。对新的社会阶层,要多从政治上肯定,要多鼓励他们的企业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可贵的是,许多人能够“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不满足现状,继续奋力开拓创新,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对他们的这种精神,应当通过有关会议和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给予宣传、鼓励。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要通过评选先进劳模等办法,树立典型,给予表彰,该重奖的应重奖,并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他们按照“建设者”的政治定位、经济定位和社会定位要求自己,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诚信结合起来,带动这个群体爱国、敬业、守法,做合格的“建设者”。
(三)重视文化统战工作,大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文化统战重在建设。新阶层中文化差异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而是处于一种逐渐发展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协同起来,共同加强新阶层的文化统战工作。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必须在更加深刻了解经济运行国际规则的同时,了解和借鉴国际文化产业运作的经验和策略,激活自身的文化产业,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大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为文化统战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