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美国论文,太空论文,武器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少领域能像太空探索那样给俄罗斯带来荣耀与声望。与核武器及其各种类型、型号的军事导弹一样,俄罗斯视太空技术及其运用为国家总体实力和军事能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太空技术及其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近出现的空缘政治学(Astropolitik)说明了这个问题:“谁控制了近地轨道,谁就控制了近地空间;谁控制了近地空间谁就支配了特拉(Terra,大地女神);谁支配了特拉,谁就决定人类命运。”① 作为一个领先的太空强国,俄罗斯高度关注维持其太空军事、商业和民用能力的可靠性。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太空武器化计划和企图谋求独霸太空的现实,俄罗斯在政治不稳定、航天领域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试图巩固其作为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的地位,防止美国利用太空武器化来谋求战略优势和商业支配。
一 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
美国从冷战时代开始谋划太空武器化,试图在太空部署武器,压倒苏联和华约,其中尤其以1983年提出的“星球大战(SDI)计划”为甚。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在太空武器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②。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拾起“星球大战计划”,发起“新星球大战计划”,酝酿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设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天基探测系统、陆基探测系统和拦截器系统组成。2001年5月1日,上任才百余天的乔治·W·布什宣布美国将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正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进一步建立全球性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2003年5月上任的美国空军部长詹姆斯·罗奇在谈及这项“新星球大战”计划时说,对美国这项军事占领太空的计划,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在内)都不具有“否决权”,而且,任何国家或组织在没有获得美国认可的前提下,都不可以将太空资源用于发展军事情报或其他军事目的③。在“新星球大战”战略的指引下,美国空军开始着手制定太空作战设想及计划。1998年,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发表的《2020年航天构想》称,“21世纪前半叶,太空力量将发展成一支具有与其他军种同等地位的独立军种”,“空间优势与陆、海、空优势正形成合力……为美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发挥着日益关键作用,如提供全球通信、精确导航、及时准确的导弹预警和气象预报以及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空间优势日渐成为战场获胜和未来作战必不可少的因素。”④ 该构想明确提出太空作战的战略概念。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美军在太空领域的争夺进入了理论化与实战化相结合的新阶段。2002年8月,美军又制定了《太空行动的联合行动》这一纲领性文件,计划于2009年开始部署天基监视卫星,成立太空攻击队,并制定了太空作战的设想⑤。2004年2月,美国空军公布的《美国空军飞行转型计划2004》详细描述了美军太空作战的发展方向、武器研发、短期与长期目标等。“飞行转型”计划认为,美国要获取控制太空权,必须具备3种实力:保护太空资产;制止敌方利用太空;快速发射航天器以替换被摧毁或失效的太空资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飞行转型”制定了太空作战的武器规划,包括天基与全球激光发射器、机载反卫星导弹、外部空间定向能反卫星武器系统和其他太空战系统。该计划再次强调没有美国的许可,他国将不得因军事情报或其他目的使用太空。新的太空战计划的出炉表明,美军进一步加快太空武器部署,旨在臭氧层上空建立军事帝国,独霸太空⑥。而且该计划首次明确了太空武器地位⑦。
如果说美国空军制定的太空武器化是单一军种的设想的话,那么2006年10月美国公布新的国家太空政策则为美国全面太空武器化打开了方便之门。新国家太空政策指出,“对美国来说,保持太空行动自由与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同样重要”,“美国反对任何国家对太空、空间体或其中部分拥有主权,反对限制美国在太空行动和获取资料的基本权力”。美国的“太空系统拥有自由进出太空和在太空不受阻碍的权力”,“任何对美国太空系统的恶意阻挠将被视为对其权力的侵害”。“必要时,美国将剥夺敌人使用太空的能力”⑧。也就是说美国可以先发制人打击对美国太空资产与能力构成威胁的各种系统。为此,美国国防部正在全力加速太空武器的研发与部署。美国发展太空武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发展太空侦察、预警设施,提高空间环境的透明度;二是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增强抵御反卫星武器攻击的能力;三是发展进攻性手段,毁坏敌人的卫星系统。为验证太空作战方案以及武器系统的有效性,美国进行太空大战演习以及实战。从2001年开始,美军每两年举行一次“施里弗”太空战演习。美国多次举行了拦截弹道导弹试验,以验证导弹防御系统。2008年美国在军舰上发射导弹摧毁了本国失去功能的军用间谍卫星。所有这些,敲响了星球大战实战的大门。
二 联手他国制定禁止太空武器化条约
从太空时代开始,尽管苏联在太空技术上领先美国,但是看到了美国在太空技术发展上的后劲,苏联明白美国可能在太空技术与应用上赶上或超过自己,因此担心太空被美国用于军事目的,所以开始考虑禁止太空用于军事目的。苏联提出了一系列“和平”倡议,既是为宣传是为保护所谓的“战略稳定”的平衡。从太空军备控制开始,莫斯科声称在太空部署武器,不管是“进攻性”还是“防御性”,都将动摇核裁军的脆弱进程,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在这种情况下,终止或停止这种趋势将是很困难的。如果听任发展,那么许多国家被迫步超级大国的后尘,导致更大的不稳定和不信任,因而削弱安全。在苏联和国际社会努力下,苏美达成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协议,并且制定了包括《外空条约》、《反导条约》在内的有关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条约和协议。但是这些条约、协议都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时达成的。等到苏联处于战略守势时,美国明确拒绝苏联提出的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类型的武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
冷战结束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无力与美国进行太空军备竞赛,只好委曲求全,声称俄罗斯不想推翻苏联有关太空安全与军备控制的声明。2000年6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宣称:“俄罗斯对此问题的立场几十年来没有改变:我们反对外层空间军事化。”⑨ 2000年9月,普京总统在联大会议上发表演讲,严厉指责美国“太空军事化”的计划。俄罗斯知道单凭一国力量不足以让美国改变太空武器化政策,于是联合国际力量来呼吁美国停止这一政策。2001年4月,俄罗斯为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40周年举行“没有武器的太空:21世纪和平合作的一个领域”(Space without Weapons:an Arena for Peaceful Coope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旨在探讨太空非武器化,在太空研究领域进行国际合作⑩。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但是美国以俄罗斯旨在破坏其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为由拒绝参加会议。
遭此挫折后,俄罗斯决定还是从国际法上来约束美国,因为从道义上不足以让美国罢手。在俄罗斯看来,目前所有国际法体制本身都不能保证防止太空武器化,《外空条约》所禁止部署的唯一武器是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武器以及禁止在月球上部署武器,因为这些是批准时候的主要关切,现在,这个法律体制要加强,而且要“全面”,以便增加其效果。俄罗斯认为,应当禁止在外空发展、制造、试验和部署任何武器,或者针对太空目标使用这些武器,不管这些武器是地基的还是天基的,而且这个体制应当是在联合国框架下来解决。
2001年9月,俄罗斯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在联大演讲,邀请国际社会开始制定有关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不对太空目标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器的全面协议。他谈到,协议应包括以下因素:使用外空应当遵守国际法以及符合“维持和平与安全”利益;任何国家应当承担义务:不在地球轨道上部署携带任何武器的器物,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太空或从太空部署此类器物;任何国家应当禁止对太空目标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作为实际的第一步,应当冻结有关在外空部署的武器(11)。俄罗斯声明会立即采取措施采纳“暂停”建议,其前提是其他领先国家加入进来。
此后,俄罗斯改变单枪匹马“战斗”的方式,联手中国等国家提出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倡议。2002年6月28日,俄罗斯联合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向联合国裁军大会提交了《关于未来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国际法律文书要点》。这个建议包括三个方面:不在近地轨道部署任何类型武器,不在天体上安装此类武器,不在外空以其他方式部署此类武器;不求助于威胁或使用武力打击太空目标;不支持、鼓励其他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参与本条约所禁止的活动(12)。为增加双边信任,俄罗斯建议呼吁公布各国太空发射基地的位置和活动、航天器的轨道位置及其目的。在会上,俄罗斯保证准备在外交部网站上提供计划中的太空发射信息,作为信任建设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在裁军会议上讨论禁止在外空部署任何武器的问题。
尽管美国反对,俄罗斯开始起草太空非武器化条约,作为国际社会讨论的基础。2004年8月,俄罗斯和中国散发了有关未来条约的详细材料。2004年10月,俄罗斯在第59届联大上宣布,在太空不首先部署进攻性武器,呼吁其他国家仿效。2005年6月9日,俄罗斯和中国散发了另一个工作文件,再次要求联合国裁军大会讨论提交的条约草案,即“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迈向禁止太空武器化道路。2005年9月,俄罗斯在联大会议上提出有关在太空建立透明和信任建设的决议,结果只有美国反对,以色列弃权,其他158个国家都赞同,该决议获得通过。这是俄罗斯几年来努力的结果。2006年2月16日,俄罗斯和中国向裁军大会提交条约修改稿,希望深度讨论,并在同年的联大建议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国际条约。2007年和2008年,俄罗斯再次联合中国向联合国裁军大会提交禁止太空武器化的条约草案。2008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为什么要禁止太空武器化,他说,当前的国际太空法“并没有禁止在太空部署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这种武器如果部署在太空,其作用区域将覆盖全球,而且便于使用,可能对太空和地面目标构成潜在影响,甚至使其受到破坏”。他还强调,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同,它不是一种威慑手段,而是可以广泛使用的武器,因此会引发国与国之间的猜疑,破坏各国在太空开发领域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气氛。而且,任何国家单方面在太空部署武器必将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太空和陆地上爆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进入太空以及研究和利用太空是所有国家平等拥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确保太空安全是我们共同的任务”(13)。
美国根本无视俄罗斯、中国等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呼吁,表示明确反对。在美国通过新空间政策后,美国太空武器化的决心更加强烈。2008年1月美国国务院唐纳德·马利就俄罗斯与中国再度联手建议签署国际条约禁止太空武器化发表讲话,“新提案中没有什么内容能改变美国目前的立场”。他说,“新的具有约束力的军控协议根本不是维护美国及其盟国的长远太空安全利益的有效工具”(14)。白宫发言人达娜·佩里诺说:“美国反对制定谋求禁止、限制进入或利用太空的新法律制度及其他措施”。她说“提出的军备协议或限制规定不能损害美国在太空进行研究、开发、试验、运行或其他活动的权益”(15)。这与美国国家太空政策的口吻一致。
三 研发先进武器系统应对
俄罗斯担心美国最终获得从太空发动突然袭击的能力,使俄罗斯的指挥、控制和通讯、侦察网失灵,也就是说俄罗斯担心美国在太空部署武器掌握制天权,从而维持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在俄罗斯看来,美国这一做法无疑会破坏战略平衡:太空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因此,在俄美就太空武器化问题打口水仗之时,俄罗斯将太空安全置于国家战略的优先地位,把空间优势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俄罗斯在其《航天活动法》中指出,将把航天活动视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优先发展项目”,依靠航天技术增强俄罗斯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2000年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通过了《俄联邦军事学说(草案)》,该文件明确指出:“未来战争的军事行动将以天基为中心,夺取制天权将成为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主要条件之一”。2001年通过的《俄罗斯2001~2010年国家航天计划》,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空间作战理论,从空间作战原则、作战区域划分、作战对象、作战武器系统及主要作战样式等方面对空间作战做了系统的界定(16)。在外交领域阻止美国太空武器化努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俄罗斯按照自己的军事学说,根据变化的国际形势,调整自己的军事太空政策。
第一,组建军事航天部队。在反对美国大张旗鼓搞新版太空战略之际,俄罗斯制定了自己的“天军”建设之路以作应对。1993年开始,俄罗斯就着手筹建太空作战、预警和侦察系统,并于1997年完成了火箭部队、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防御部队的合并工作,2001年正式成立天军——航天部队,统一管理军事航天项目、各种卫星发射工作以及导弹防御系统。在《2006~2015年俄罗斯太空发展计划》中,特别强调今后俄罗斯将把全力发展航天兵作为国家军事建设的最优先方向之一,并在对“天军”的经费投入已经达到军费总额的20%的基础上,要求增加太空领域拨款。
第二,研发能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战略导弹和隐形战略轰炸机。俄罗斯重点发展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最为有效的战略威慑武器,即陆基(“白杨—M”、RS—24洲际导弹)和海基(布拉瓦、Sineva轻舟)战略导弹。“白杨—M”战略弹道导弹具有机动能力强、弹道低、速度快、隐身性能高等技术特点,被俄罗斯视为21世纪主要的核打击力量,是俄罗斯抗衡美国反导弹系统的一张“王牌”。现在俄罗斯预计该型导弹从2010年起将成为俄军最主要的战略导弹,到2015年,将有超过10个师、300枚“白杨—M”导弹进入现役。2007年5月俄罗斯发射了一枚带有分导式多弹头的RS—24洲际弹道导弹并取得成果。此型导弹是“白杨—M”改进型,突防能力更强。2007年俄罗斯进行了两次新型潜射战略导弹即布拉瓦和Sineva轻舟导弹的成功试射。布拉瓦潜射战略导弹可以携带12枚核弹头,装备在即将服役的第四代“北风”级955型战略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Sineva轻舟也是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超过8000公里,能携带10个分弹头。Sineva轻舟导弹的飞行轨道可通过卫星遥控改变,可突破导弹防御系统。2007年俄罗斯决定研制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此种战略轰炸机可以在公路和机场上起飞,可在任何战场上全天候作战,还能突破任何反导系统。
第三,调整航天计划,制定太空军事复兴计划。针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颁布新版国家太空政策,连续7年在联合国裁军大会和联大会上拒绝讨论、签署限制在太空部署任何类型武器条约的事实,俄罗斯政府得出结论,美国为保护本国利益,不惜实施太空武器化并企图独霸太空。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Anatoly Perminov)表示,俄罗斯不会忽视这种危险趋势,将对本国太空发展计划进行修正,提高卫星体系稳定性并强化其性能,并开展相关科技研究,以回应“(美国)在太空军事化方面的一切举措”(17)。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波波夫金(Vladimir Popovkin)说得更明白、更直接:“我们不想发起太空战,我们也不想获得太空支配权,但是我们不允许其他国家支配太空。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在太空部署武器,那么战争法则就是这样的,即报复性武器肯定会出现。”(18) 他向媒体公布了俄罗斯太空军事复兴的计划——加强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太空武器的作战能力,赋予太空部队发射各种军用航天器和打击敌太空武器系统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使命,俄罗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恢复太空轨道卫星及地面设施,扭转从数量和质量上的下滑趋势。由于经历转轨时期的阵痛,俄罗斯无力维持、更新太空中的民用和军用卫星,导致在轨卫星的老化、逐渐失去功能,俄罗斯的卫星出现质量和数量的大幅度下滑,如到2001年,俄罗斯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的在轨卫星由1995年的24颗减至8颗。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逐渐扭转这种局势,发展、发射更多军用卫星,从2000年到2004年,俄罗斯一共发射了包括早期预警卫星、光学侦查卫星、电子情报卫星和导航卫星在内的30颗军用卫星(19)。2006年俄罗斯发射了8颗军用卫星,2007年发射的军用卫星超过了2006年(20)。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俄罗斯军事在轨军用卫星达到60多颗,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颓废”局势。据俄《独立报》援引俄军官员的消息称,俄军方现在每天只有几小时观测不到美国的导弹基地以及无法监视对俄国威胁最大的美国“三叉戟”核潜艇(21)。为提高卫星质量,俄罗斯将继续研制新型卫星,并改进其质量,延长其寿命,如2007年发射的6颗“格洛纳斯”(GLONA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寿命为6年,2008年开始发射新一代GLONASS—K卫星寿命为10~12年。为了配合卫星数量与质量的改善,俄罗斯将改进地面设施。
俄罗斯将在本国建立“沃罗涅日”新型雷达站,该雷达兴建容易,操作简单,耗能量低,可以安装在国内任何角落。新雷达站建成后,将弃用阿塞拜疆和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雷达站。与此同时,俄罗斯将不断改进境内原有的雷达站,提高其工作性能。波波夫金强调:“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将太空中的所有动向一览无遗。”(22)
其次,研制新型军用太空武器。俄罗斯航天兵司令波波夫金上将2007年8月22日在莫斯科航展上宣布,俄罗斯“将会考虑可以将载人航天学用于军事目的。再过两年俄航天兵将开始试验新型导弹袭击预警系统轨道集群”,“两年后在其框架内,航天兵将开始试验整个系列的各种用途的新型太空装置”(23)。今后载人航天学可能用于军事目的,包括乌拉尔马克耶夫导弹中心展出的“俄罗斯女人”和“空中发射”项目,它们都可以被视为在战略洲际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太空武器系统。
再次,重点研究和部署反卫星武器。根据俄航天10年计划,反卫星武器是俄罗斯重点发展对象。目前,俄罗斯在继承苏联反卫星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制两大类反卫星武器: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和激光与粒子束反卫星武器。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就开始研制共轨式反卫星武器。目前俄已建成15个快速反低轨道卫星系统发射台。俄共轨式反卫星拦截器的作战发射区域为1500×1000公里,作战高度为150~2000公里。在激光与粒子束反卫星武器方面,计划部署平台有地基、空基和天基,其中地基反卫星激光器进展较大。苏联/俄罗斯共进行了18次反卫星激光武器试验,11次获得成功。1975年10月18日,苏联连续5次用激光器照射两颗飞临西伯利亚上空的美国预警卫星,使其红外传感器失效达4小时之久。同时,苏联也加强了天基激光武器的试验,1981年,在宇宙系列卫星、飞船和“礼炮”号空间站上,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激光武器打靶试验,均获得成功,尤其是1981年3月,苏联利用一颗卫星上的小型高能激光器照射一颗美国卫星,使其暂时失去功能。在粒子束反卫星武器研究方面,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左右有可能设计出摧毁卫星的实用系统。此外,俄罗斯还设计了其他反卫星空间作战手段:一是把空间雷(杀手卫星)部署在美卫星的轨道附近,作战时,通过接收地面指令,自行引爆使美卫星夭折。二是先行在大气层上方爆炸核装置,产生强烈红外辐射,使美反卫星导弹的探测、预警和传感器等系统失灵。三是在美天基激光反射镜轨道上设置反向运动卫星,向反射镜投放大量的钢球(24)。
四 回应的特征及困境
俄罗斯在回应美国军事太空武器化政策上,表现出独有的特征,这一点完全有别于苏联时代对美国的太空武器化政策。当然,这一切都归因于俄罗斯实力远不如原苏联,但是这种回应也是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的一种表现。就其回应特征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禁止太空武器化条约。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中的两极,各自想方设法从军事上压倒对方,在太空军事运用上也是如此。但是,当两个超级大国处在势均力敌状况下,这两家撇开联合国单独进行谈判,进行军备限制,于是出现了1972年两个国家达成反导条约。《外空条约》也是苏美两家限制军备谈判的结果。它原本是限制两个国家在外层空间和天体上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后来才拉上其他国家,变成国际条约。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抛弃传统的谈判方式,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国际条约,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武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今非昔比,现今的俄罗斯不是原苏联,没有实力单独与美国讨价还价。其二,此手段表明俄罗斯在可预见的将来并不想(也没有能力)恢复到冷战时期的两极体制。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俄罗斯顺应时代潮流,联合其他深空探测国家,尤其是中国约束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中国、印度、欧洲国家在太空探索和太空运用上居于世界前列,也不希望美国独霸太空,在太空探索与应用上也要“多极化”,反对一超独霸。其三,主张联合国主导太空非武器化以寻求更多的道义支持,使之更具有合法化。在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主张联合国在解决国际问题中居于主导地位,让联合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禁止太空武器化上也是这样,俄罗斯希望用此种方式谋求世界道义支持,约束美国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行为,毕竟联合世界各国禁止太空武器化更有力量,更具有合法性,更具有道义性。
第二,军事应对具有非对称性。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与原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现实面前,俄罗斯不可能再像原苏联那样追求全面的平衡。美国太空武器化计划庞大,资金非常雄厚,概念性武器五花八门,有的已经研制成功,有的正在研制之中。除了独霸太空外,美国希望利用太空武器满足对其在全球快速投送武器计划的需要,实现“即时全球打击”目标。俄罗斯因为资金等原因,其领导人多次强调,俄罗斯不追求与美国对等的太空武器,用非对称手段进行威慑。如对于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目前不打算全面建设本国的导弹防御网,但是重点发展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网的战略、战术导弹。针对美军没有在轨的军用、民用卫星帮助寸步难行这一事实,俄罗斯重点研制反卫星的武器。
第三,军事回应美国太空武器化是俄罗斯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普京上台伊始便提出强国战略,其中包括振兴经济和振兴军事两大任务。普京总统曾经谈到,“如果军队没有前途,国家也就没有前途”。正是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将利用“能源武器”,决心建设一支能够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现代化军队。发展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购买新一代战略导弹,研发新型军用卫星、太空武器,这些对于提高军事实力和恢复军事强国都具有象征性和指标性意义与作用。为此,逐年提供国防预算和航天预算。2005年俄实际国防预算为218亿美元,2007年增至约328亿美元。2007年年初,普京总统又签署了一项耗资2000亿美元的重整军备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俄军将对武器装备进行全面改造,其中包括太空设备。同时,根据美国太空政策,及时调整航天计划,增加航天技术研究费用。2007年航天预算将增加到500亿卢布,俄在今后10年(2006~2015年)内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将达到创纪录的4868亿卢布(25),2008年航天预算再增加13%(26),所有这些向美国和世界表明,国际社会不能小觑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但是,鉴于俄罗斯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俄罗斯国防工业缺乏有效协调等诸多因素,“俄罗斯在发展太空武器以及应对美国太空势力扩张方面没有多少选择”(27)。俄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也承认这一事实。2007年11月21日他在俄罗斯建造新型航空航天综合体问题委员会的巡回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已经耗尽在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太空领域方面的科学技术储备。“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原苏联时期的科学技术储备已经耗尽。现存的空间站已经无法百分之百地保证整个俄罗斯在宇宙空间信息上的需要。”他同时指出,本国工业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研制和生产大部分仪器和枢纽站的能力,在研制航天综合体的工作过程中已经被迫从国外购买必要的仪器。目前俄罗斯的“航天仪器、光电和雷达探测、大地测量和气象观测的保障还严重不足”(28)。但是,尽管这样,俄罗斯又不甘心美国凭借其太空武器化政策从而在太空方面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因而发出强硬的声音:俄罗斯也要在太空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俄罗斯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中夹杂着咆哮与绝望的奇特混合的特征。
当然,俄罗斯主张各国签署禁止太空武器化条约,有助于太空和平利用,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俄美在太空军事应用上的较劲,无疑会导致太空军备竞赛,一方面导致俄中起草的新太空条约更加难以成为国际条约,另一方面太空的和平利用将不复存在。
注释:
① Everett C.Dolman,Astropolitik:Classical Geopolitics in the Space Age,London:Frank Cass,2002,p.8
② Paul B.Stares,The Militarization of Space:U.S.Policy,1945—1984,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③ 李宇宙:《硝烟弥漫外太空》,载《环球军事》2006年第7期。
④ United States Space Command,“Vision for 2020”.http://www.fas.org/spp/military/docops/usspac/visbook,pdf
⑤ U.S.Department of Defense,Joint Chiefs of Staff,Joint Doctrine for Space Operations,Joint Publication 3~14,August 9,2002.http://www.dtic.mil/doctrine/jel/new_pubs/jp3 14.pdf
⑥ The U.S.Air Force “The U.S.Air Force Transformation Flight Plan 2004”,http://www.oft.osd.mil/library/library_files/document_385_2004_USAF_Transformation_Flight_Plan.pdf
⑦ 孙晔飞、张志昌:《美国太空武器部署也想‘先发制人’》,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25日。
⑧ US National Space Policy,http://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lihrary/policy/national/us-space-policy_060831.htm
⑨ Russia against space militarization,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200506/03/eng20050603_188277.html
⑩ http://www3.itu.int/MISSIONS/Russia/Bull/2001/18—1704B.htm
(11) Statement by Igor S.Ivanov,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at the 56th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September 24,2001,http://www.ln.mid.ru/brp-4.nsf/e78a48070f128a7b43256999005bcbb3/6aa81279899fbb7443256ad200437230?OpenDocument
(12) Russia-China CD Working Paper on New Space Treaty,June 27 2002,http://www.acronym.org.uk/docs/0206/doc10.htm
(13) Russia,China submit draft treaty on barring arms race in outer space,Geneva,February 12,2008(Itar-Tass),http://www.itar-tass.com/eng/level2.html? NewsID=12361657&PageNum=0
(14) Stephanie Nebehay,“China,Russia to offer treaty to ban arms in space”,GENEVA (Reuters) Jan 25.http://www.reuters.com/article/worldNews/idUSL2578979020080125.
(15) Mudassir Rizwan,US rejects Russian call for new space treaty,http://www.afp.google.com/article/ALeqM5i5tcxzknPolRDkobyZztkxF-RUA
(16) 杨晋辉、刘万军:《俄军作战理论发展综述》,载《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1期。
(17) 刘洋:《莫斯科将修改太空发展计划》,新华网莫斯科2006年12月28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28/content_5544597.htm
(18) “Russia issues warning on space—based weapons”,The Associated Press,September 27,2007,http://www.iht.com/articles/2007/09/27/asia/russia.php
(19) 帕维尔·珀德维格:《红星指引新天军》,载《国际展望》2007年第6期。
(20) 郭宣:《俄战略航天兵大力发展反卫星武器对抗美国》,载《世界新闻报》2007年7月7日。
(21) 代文明:《谍报战:美俄激烈角逐太空》,载《中国国防报》2006年4月18日。
(22) 尹怀德:《俄罗斯拟研制军用太空武器》,载《中国航天报》2007年9月4日。
(23)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2007年世界航天发展回顾·俄罗斯部分》,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http://http://www.space.cetin.net.cn/search200511.asp
(24) 周新红、杨卓宁、陈雅东:《美国要打太空战俄罗斯如何应对》,载《解放军报》2005年6月15日;王涛敏:《军事太空:俄“亮剑”挑战美国》,载《中国国防报》2006年11月21日。
(25) 王涛敏:《军事太空:俄“亮剑”挑战美国》,载《中国国防报》2006年11月21日。
(26) Russia To Raise Space Funding,Build New Space Center,Moscow(RIA Novosti)Jan 22,2008,http://www.spacedaily.com/reports/Russia_To_Raise_Space_Funding_Build_New_Space_Center_999.html
(27) 帕维尔·珀德维格:《红星指引新天军》,载《国际展望》2007年第6期。
(28)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2007年世界航天发展回顾·俄罗斯部分》。
标签:军事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太空武器论文; 武器论文; 俄罗斯军事论文; 中国导弹论文; 军事卫星论文; 通信卫星论文; 航天技术论文; 太空论文; 反卫星武器论文; 武器装备论文; 卫星论文; 航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