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新趋势论文,一流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的时候,亚洲的一流大学无疑在这样的认识、期待和话语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亚洲国家(包括南亚的印度)的一批重点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和全球化趋势的外在驱动之下,纷纷全面检讨现有的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并着手进行课程设置、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便是推广和强化通识教育,并通过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改革带动本科教育其他方面的变革与创新。由此,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国际化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等,都不同程度地随着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逐步深入而获得自身内涵的扩展和实施途径的变化与更新。通识教育的理念对大学教育肌体的渗透和与专业教育之间形成的互动张力在几所东亚一流大学中尤为突出,通识教育的实践甚至成为这些大学总体发展水准和上升潜力的标志。
一、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21世纪以来,除中国内地多所重点大学从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通识教育之外,东亚各名牌大学,如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在通识教育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思想明确、体系清晰、结构完整、核心课程落实,教学方法新颖,鼓励阅读经典、发展小班课程,加强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正在成为所有这些东亚一流大学的共同追求。下面将对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5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和趋势做一个概括性介绍和分析。
1.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
香港大学建于1911年,是近两年泰晤士报THE-QS亚洲大学排名第一的大学(2009年世界排名第24)。2012年,香港所有大学学制将由原来的英式3年制改为和内地接轨的4年制。对此历史机遇,香港大学做出了积极的回应。2009年,该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进入冲刺阶段,2012年转制以后的新的教学计划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和报道。新的本科培养计划由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又以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英语课程和中文课程三大块组成,分别要求36、12和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2.5%。
新的教学计划突出以下七个方面:跨学科探索、多学科合作、在多元语境下探索、多元学习体验、多元学习形式和评分标准、接触本土和全球社会、培养公民道德价值观。新计划有四个强调:强调通识教育和公民教育、强调多元性和跨学科、强调关注本土及全球,其中跨学科和多元化是此次改革的关键词,被反复提及。
具有基础与核心地位的共同核心课程(Common Core Curriculum)围绕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探讨,由人文(Humanities)、科学技术基础(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全球问题(Global Issues)、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China:Culture,State and Society)四大模块组成。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前两年修完6门。共同核心课程中很大一部分为新设课程,开设程序为:院系和教师个人提出申请,经由共同核心课程委员评议批准。据了解,截至2010年2月,收到申请课程223项。2010年4月已从2009年第一轮96项课程申请中筛选并公布57门进入第二轮审核。第一轮淘汰率为41.9%,可见核心课程门槛之高、要求之严。第二轮申请标准为:
(1)有恰当的阅读和参考书要求。
(2)教学方法得当、多样、创新。
(3)评分标准恰当。
(4)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一致。
(5)评分标准与学习效果和学习活动一致。
从以上标准看,新设课程在方法、要求、考核等方面具有改革针对性,是对以往课程的反拨、检讨和更新。它实际上反映了以往课程中的问题,并预示着课程改革的方向。
由于香港大学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该校此次本科教育改革决心之大、投入之多、目标之高远、计划之周密引起国际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有西方媒体将之与墨尔本模式(Melbourne Model)和波隆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相提并论。通过这次改革,港大将自己置身于世界大学通识教育流潮的前列(除美国、欧盟、澳洲之外,英国也不甘落后,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和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等大学都纷纷开始制订各自的通识教育计划)。毫无疑问,港大此次本科课程的大调整将成为港大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徐碧美(Amy B.M.Tsui)意味深长地说:“四年制本科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它促使我们去批判地反思我们以往为学生提供的全部学习经验,思考我们怎样才能不仅帮助我们的学生发展智识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培育他们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核心价值,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一个崭新的、有创意的大学教育和学习环境里实现这一目标。”以上这番话既有反思更有憧憬,香港大学在已经连续几年稳居亚洲榜首的情形下,依然百尺竿头,奋起直追,大有奔向世界大学前列的雄心壮志。
2.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
香港中文大学(2010泰晤士报THE-QS亚洲排名第4,2009世界排名第49),建于1963年。中大在东亚大学中有较好的通识教育传统和基础,从创校之日起一直坚持到今天,这显然得益于其独特的书院体制(Collegiate System)。
通识教育由大学通识教育部负责实施,现共有200多位教师参加通识教育的教学。大学设有通识教育委员会,由主管校长亲任主任。中大从2006年起由教务会通识教育委员会设立一年一度的“通识教育模范教学奖”(Exemplary Teaching Award in General Education),鼓励更多更好的教师投身通识教育的教学。中大秉承“古今结合、中西融会”的培养理念,重视双语教学及跨文化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由大学基础课程、大学通识课程和学院通识课程共同组成,其中大学基础课程根据香港特区教育局的规定,由通识教育、汉语语言、英语语言和数学四大模块组成。每位学生除了完成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以外,还要完成自己所在书院的通识课程要求,如下图所示:
为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便于师生互动和深入学习,中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人数一律规定在25人以内,这一点在后面将要介绍的首尔大学也基本做到了。该大学还是极少拥有通识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大学(the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MSSc)。
和港大一样,中大也面临2012年的学制改革,这将为通识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2006年10月教务会通过从2012年起,通识教育学分将由15学分增至21学分,大学通识课程继续覆盖4大范围:中华文化传承(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自然、科技与环境(Nature,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社会与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自我与人文(Self and Humanity)。为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连贯性和促进经典阅读,并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共同思考人类面对的恒久而重要的问题,”学校决定另新设两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General Education Foundation Program):“写给当代的经典:追寻美丽人生与美好社会”(Classics for Today:In Search of Good Life and Good Society)、“经典中的科学:宇宙和生命的探索”(Science in Classics: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以经典作钥匙开启你与人文、与自然的对话”,“让同学透过经典,与自然对话,探索科学与知识世界;与人文对话,反省理想社会与美好人生”。这两门课程由全校各个学科的教授共同开设,讲授语言可以是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等。重在引导学生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经典对话、与当代社会对话,与人生对话。每门课程为3学分,共6学分,在通识课程21个总学分里占有超过1/4的比重。课程全部以小班讨论方式进行:全体新生必修。
除此之外,通识教育还有一项2001年启动的辅助项目“领袖培育课程”,每年接受二年级以上学生申请,一次选拔30名。课程分为领导潜质、公民教育、伦理和美学教育、人际和团队交往等四个有机综合模块,历时2年,可获24个学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自觉和全球意识,培养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跨国界的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该课程有机会去北京和伦敦观摩学习,深受学生欢迎。
3.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2010年泰晤士报THE-QS亚洲大学排名第3,2009年世界排名第30),始创于1905年。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目前正在筹建本科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集中、深入开展通识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课程第一项是通识教育,第二项是新加坡研究(Sigapore Studies)。其教育理念以“受过教育的人”(educated person)为基石,朴实无华,简洁明了。不管学生学习何种专业,博采众长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它们共同组成高等教育的标尺。下面这段话生动反映了国大对大学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解:“我们期望受过良好训练(well-trained)的科学家,医生、史学家、工程师、律师能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并能继续学习,但我们期望受过良好教育(well-educated)的科学家,医生、史学家、工程师、律师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探索问题,参与大众关心的有争议问题的讨论,能够批判地阅读和理解《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又译《科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能够与其他受过教育的、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价值的信息交流,能够批判地评价见诸报端的文章中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受过良好训练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区别,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不仅接受良好的“训练”,而更重要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趣味和有素质的人。以上文提到的阅读标准,当今大多数只接受了专业教育的人,大概都要归类到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在上世纪中叶所批评的“半人”行列(懂人文的不懂科学技术,懂科学技术的不懂人文),这不禁令人想起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C·P·斯诺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所诟病的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知识分子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的分裂状况至今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对应着其对通识教育的深刻理解,由通识知识(general knowledge)和探索方式(modes of inquiry)两大部分组成:学习通识知识是为了了解人类知识领域各部分的联系,发现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看似不相关的知识和概念之间的关联:而掌握探索方式是为了搞清不同专业领域知识获得和确证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批判地分析新的、未曾预测的问题,并由此掌握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知识和方式,二者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完整体现了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髓。
该校对其通识教育课程的构成与要求,从知识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作了说明,试归纳如下:
(1)作为信息的知识(knowledge as information),它对所有受过教育的人而言具有一般智识价值。
(2)作为理解的知识(knowledge as understanding),它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knowledge),这一点至关重要,也常常在国内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推行中被忽视。
(3)作为批判理解的知识(knowledge as critical understanding),它涉及到用证据和逻辑对知识和固有观念进行理性质疑和证明。比如,为什么地球会自传?为什么人类的语言具有基因基础?
(4)知识应用过程中的批判和创新思维(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这一点实际上是能否有所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5)理解和掌握探索问题的方式(understanding of modes of inquiry)。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和回答。它涉及到如何收集相关信息,理解、分析和解释信息中的规律,并得出结论,同时能对结论的可信性进行批判评估,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回应。
(6)学会欣赏探索方式之间的相关性(developing an appreciation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modes of inquiry)。相关性包括不同学科的治学策略与探究方法之间的联系,各种学科和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历史和过去的关联等等。
(7)对探索方式应用的批判与创新思考(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s of inquiry),这关系到通过亲身体验掌握探索的方法。
以上七个方面并不要求所有的课程全部均衡地满足,但是每门课程需要满足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在满足通识教育总体要求和宗旨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和创新。
从以上通识教育理念和要求可以看出,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儒学务实的根基,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带。因而在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理解和智慧,这使得其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既具有远大的目标又脚踏实地,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很有创意,反映了一所一流大学应有的远见和洞见,值得借鉴。
4.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Todai)
东京大学是亚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建于1877年明治维新时期的江户时代(2010年泰晤士报THE-QS亚洲大学排名第5,2009年世界排名第22)。东大是日本唯一实行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专业教育的大学。所有本科生入学后全部集中在东京大学五大校区之一的Komaba校区,修完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后再进入专业学习。Komaba校区也因此被看作是通识教育的大本营,并被日本教育和科学部称为“卓越的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该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机构是文理研究院(Graduat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这是一个同时含本科学院和研究生院的基础研究学院,由1949年成立的通识教育学院(College of General Education)发展而来,1983年更名为文理学院,1996年增设研究生院。目前除了在此进行大学前两年通识教育的7 000名本科生外,有450名本科生直接进入该院高年级各专业的学习,其他学生可以选择在两年通识教育之后进入文理学院以外的各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专业包括:法律、经济、文学、教育、科学、技术、农业、药学、医学等。该院另有1 400名研究生。
东京大学现共有2513门通识课程供全体1-2年级学生必修和选修,其中前沿专题课程、研讨课程208门;跨学科通识课程837门,覆盖6大门类:思想和人文(Ideas and Arts)、国际和区域研究(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社会与机构(Society and Institutions)、人与自然(Human and Environment)、物质与生命(Matter and Life)、数学与信息科学(Mathematic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基础课程1468门,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入门、数学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
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东大要求所有该院从事科学前沿研究的教授开设通识课程。鉴于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默认的科学论文发表用语,该校近年集中进行了重在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和科学论文英语发表能力的“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及理工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课程的开发”(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Reforms & ALESS Program)。课程改革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对文科的学生用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代替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学技能课程,由全校各学科的教授参加编写大一英语教材,主题从东大的最新学术成果到心理学到夏威夷文化,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对理工科的学生,课程强调训练写作、论文发表、小组讨论等实际应用、表达和论辩能力。为了培养学生21世纪的生命意识,东大另一项通识课程系列创新项目叫“生命科学创新教育”(Innovations in Life Sciences Education)。该课程系列分别为人文社科、理工、医学农学药学设计针对性、适应性课程,并编有对应教材。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跟上世界潮流,增强全球竞争力,东大近期内将重点建设2门为期4年用英语开设的本科通识课程:“东亚中的日本与全球社会”(Japan in East Asia and Global Community)、环境与能源科学(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cience),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和环境自觉,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国际师资。由此看来,东大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中。
5.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NU)
首尔大学建于1946年,是韩国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2010年泰晤士报THE-QS年亚洲排名第6,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第47),资金雄厚,国际化程度高,与世界各主要大学,尤其是美国的一流大学有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该校主页总论(Overview)第一行赫然写着“首尔大学崇尚自由教育理念,志在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热爱,这种热爱将成为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2002年是首尔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成立了直接隶属校长的通识教育部(Faculty of Liberal Education)和通识教育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框架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规定所有学科的本科教育由两大部分组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最低需要达到36学分,其中核心课程学分为9学分。
该校通识教育的目标是:
(1)培养具有宽阔的教育背景,敏锐的全球洞察力和宽广的智力视野的多才多艺的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头脑、有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知识分子。
(3)培养具有务实智慧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物。
通识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
(1)基础课程(basic courses),又称必经课程或必备课程(Paths of Learning):主要由本国语言(韩语)、外语(包括大学英语和第二外语)和自然科学基础三大部分组成,旨在让学生掌握应对大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工具。
(2)核心课程(core courses):由若干跨学科课程组成,旨在教授基础知识和知识分子应有的多元角度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洞察力,引导学生接触专业之外其他学科的知识,鼓励学术探索精神,广泛了解人、自然和社会。核心课程覆盖4大模块: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社会与思想和理解自然。
(3)选修课程(electives):主要由若干不含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内的入门课程组成(introductory courses)。
通识课程除传统教学内容和形式之外,另设有一些小型创新课程,如新生研讨课程(freshman seminar)、自主学习课程(undergraduate independent study)、自愿者服务课程(volunteer social service),小组互帮互学课程(peer group study)、自我发展与领导能力课程(self-development and leadership)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公共管理和领导意识。
通识教育重视本国语和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这方面的课程全部采取小班上课,学生人数在15~20之间,每位教授配有一名助教。课程包括:人文写作(writing inhumanities)、社会科学写作(writing in social sciences)、科学与技术写作(writ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阅读与研究(reading and research)、经典阅读(readings in classics)、论文研究(dissertation research)、高级学术发表(advanced academic presentation)、批判思维中的逻辑(logic in critical thinking)、口头表达与沟通(speech communication)等。任课教师除授课和组织讨论外,还在期末另设时间针对每位同学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据基础教育院院长姜明求教授(Kang,Myungkoo)介绍,首尔大学每学期有500门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除英语语言文学课程外,有5%为英文开设。母语和外语教学被看作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视英语的运用能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培养适应全球化人才的基本条件与标志。
首尔大学即将像日本2004年那样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corporatization),法人化过程完成后,大学将获得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同时也将遭遇更大更多的内外压力,今后的2~3年将成为首尔大学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2010年4月出版的首尔大学教师手册(Faculty Handbook 2010)已经明确宣布,在未来的15年里,首尔大学的发展目标是或为一所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学,并将在2025年成为世界排名前十的一流大学,将有50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东亚名列前茅的5所大学通识教育的共同现状和趋势可大致归纳如下:
(1)各大学都有整容强大、结构完整、直属学校或校长的通识教育规划和执行机构。有的叫文理研究院(Graduat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日文译成教养部),如日本东京大学。有的叫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如韩国延世大学和成均馆大学(成均馆正着手将现有的小规模的大学学院改建为全校规模的本科文理学院)。有的叫基础教育院(Faculty of Liberal Education),如韩国首尔大学。或通识教育部,如香港中文大学。除学院外,各校都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for General Education),负责指导、督促和评估通识教育。各校都有常规的检讨要求和机制。由此可以看出,设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顺利推行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大学教育的使命和存在的问题是各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动力。东亚名牌大学都在认真检讨本科教育的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声势浩大、富有创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通识教育,并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面推进。有些大学甚至制定了今后10年的发展规划,并规定2~3年全面检讨一次,以求与时俱进,跟上全球发展步伐。首尔大学文理学院院长(College of Liberal Studies)徐敬浩(Suh,Kyung-ho)教授最近直言不讳、自我反思地指出:蓝图归蓝图,在当今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压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想征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美和欧洲的大学已经证明没有强有力的本科教育的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寿命不会长久。因此,除非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3)由于地处东亚,各大学因此特别强调在通识教育中加强国际视野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尤以英语学习和双语写作训练为重中之重,要求全体本科生必修。由于东亚各主要国家都有强烈的超英赶美和全球化情结,掌握好英语并学会有效地表达被看作是本民族的年轻一代能否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口头和书面、母语和英语表达因此而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和写作课程的改革。由于写作帮助和促进广泛阅读、深刻思考、逻辑表达和有效沟通,并在全球范围内的人际交往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学术的交流与对话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大学如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等都先后出台新的写作课程计划,帮助学生用母语和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和智能训练。
(4)多数大学除了在学校层面推广通识教育外,还在学校内部成立了规模不等的本科学院或文理学院,集中加强通识教育。如东京大学文理研究院(Graduat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这是一个含本科文理学院的研究院)、首尔大学文理学院(College of Liberal Studies)、延世大学昂德伍德国际学院(Underwood International College)、成均馆大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在筹备的本科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一如国内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浙江大学的求是学院、清华大学的“新清华学堂计划”等。这些文理本科学院旨在对部分优秀且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精英式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因材施教和自我设计专业的空间与机会,既含有试验和示范的性质,又有集中优质资源培养一批精英基础人才的考虑。
(5)普遍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强调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重视多元发展,交叉结合。其中包括传统经典与当代问题的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艺术与工程的结合,管理与社会、人文与科学的结合,还有多学科、多门类的合作与结合、本土与全球的结合等等。除核心课程之外,有的学校(如韩国延世大学)还借鉴哈佛最近通识教育的改革经验,采取双科标或双课号(double course codes)的方式在核心课程基础上增加学科分布课程(disciplinary distribution courses),以进一步利用全校优质资源,加强和拓展通识教育的深度与宽度。
(6)强调通识教育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和能源的危机与挑战。各大学正在更多地建设诸如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宇宙科学、公民科学、本土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课程,探索和解决人类的共同难题,并积极探索学习模式、学科构成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7)全球意识强烈,国际化步伐加快。各大学在各自的核心课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设有“本国与世界”或“全球中的某某国家”课程课组,并结合国际化的进程,特别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和加大国际教授的招募与引进力度,重视开发以英语为讲授语言的课程。香港大学甚至在2012年即将启用的新的本科教学计划中要求所有的课程都用英语讲授,并且所有的学生校园活动用语为英语。另外,各大学都有英文或双语的通识教育课程网站,其中尤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最为健全和丰富。中大的网站完全实现中英对等。日本和韩国的英文网站虽不及香港和新加坡,但比起国内各主要大学的课程网站还是要强好多。首尔大学的学生手册、教师手册、课程设置、课程大纲、图书馆等都有较为健全的英文网站,而且语言表达流畅到位。国内大学则大多数一般性新闻居多,实质性的教学和学术内容偏少,且常有夹生英文混迹其中。英文网站的设计和发达程度,关系到一所大学能不能被国际社会很好地了解、能否得到更多国际学者和学生的青睐与认同,是一所大学彰显国际声誉和进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国内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力量尤其是语言力量,加快这方面的发展速度。
中国、亚洲和全球正处在一个快速转型和变化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一世纪性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艰巨的育人任务和社会使命。加速培养杰出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压力和历史责任。东亚名牌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反思和检讨,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值得研究和参考的宝贵资源与经验。大学教育历史使命的回归需要从社会发展和人类教育的本质出发,同时兼顾历史的延续性与现实性,这个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阐述和创新实践。东亚国家由于共同的儒学传统、文化记忆和地缘认同,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科技、能源等方面的胶着与联系,应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桥梁与纽带。而中国在研究和关注西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东亚邻国一流大学的动向和经验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借鉴。
标签:通识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首尔大学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教育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学科英语论文; 学科排名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新加坡国立大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