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论文_黄雄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论文_黄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当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一些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普遍认为历史不是主科,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努力程度,反思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的老师在处理课堂创新与实践的问题,学生要做的往往死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大“参与”教学过程,实践活动较少。在教学中,教师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按时完成任务,一般不愿意因浪费时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因为不利于教师控制和驾驭教学进程。我们就要大胆革新课堂。课堂既要完成任务,又能放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自主参与历史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体验、比较、分析、观察等方式,学生之间的合作、倾听、分享、操作等就会发生碰撞,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的能力。

二、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与思路

(一)、注重新课的导入方式

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这节课时,笔者采用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历史图片来进行新课导入。该图片描述的是一群愤怒的波士顿市民乔装成印第安人登上停在港口的一艘英国商船,把一筐筐茶叶倒进大海的场景。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幅图描述的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学生都感到非常惊讶,并马上提出自己的质疑: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一次冲突怎么会引发如此激烈的战争?被奴役的北美人民能和强大的英帝国对抗吗?难道不知道以卵击石的道理?这幅图片一下子集中了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马上展开激烈讨论,并提出如下问题:北美当时现状如何?他们经历了什么?经过积极讨论和深入思考,学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我肯定他们的观点,并继续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学如此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因此,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维,就能够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二)、让轻松和谐氛围笼罩课堂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学“英法联军侵华”这节课时,采用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历史图片来进行新课导入。该图片描述的是一队侵华的外国军队从一个下水道口大摇大摆地开进村落,聚集在村落外面的围观百姓对入侵的军队却“漠不关心”。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幅图描述的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的画面,学生都感到非常惊讶,并马上提出自己的质疑:为什么外国军队能够如此顺利地开进北京城?为什么看不到百姓的反抗呢?这幅图片一下子集中了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马上展开激烈讨论,并提出如下问题:这幅图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经过积极讨论和深入思考,学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百姓漠视战争、百姓内心无国等,我肯定他们的观点,并继续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回答:清政府对外腐败无能,对内欺压剥削,并得出政府不察百姓疾苦,百姓内心无国家的结论。因此,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维,就能够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如,学生学习了1919~1929年间美国社会发展状况后,可以设计这样问题:“假如你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公民,在这种环境中,你能感觉到什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能表现一下吗?”学生完成问题后,用下列问题让学生评价再现效果:“体验了这段社会变化后,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在情景体验中感悟到什么?有什么想法给大家说一下?”通过师生互动以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三)小组合作探究,群策群力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教学既有利于引人竞争机制,更有助于合作互助,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对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生活,打下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组互动探究式,主要用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取得一定的知识后→协作探究,解决问题→反馈内容,完善答案→再创设问题情境,反思解决过程,完善解决方案。如在系统掌握了洋务运动等史实后,通过设计问题,小组之间共同探讨发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等;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大家可以互为补充,总结学习方法。这种通过小组来分析、综合、批判历史观点,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一历史史实时,我们可以安排各学习小组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利用互联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向学哥学姐请教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这个过程需要各组员积极开展分工合作,搜集、整理和归纳,学生在动手搜集查阅和动脑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知道17世纪前期英国的现状,“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斯图亚特王超的统治,1215《大宪章》等等。这样到了教师课堂授课时,学生就可以非常熟悉大体内容,找到自己所掌握内容的不足之处。由此得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四)、肯定学生,增强自信

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学生得到认可和赞同是获得积极思维方式的最大动力,一句鼓励赞赏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个学生人生的转择点。”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当于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师的肯定和鼓励,那么会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活动。反之,学生的自尊心会大受打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动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鼓励式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当教师将魏、蜀、吴三国的分立情况按照时间和建立时间依次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以后,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虽然老师的表格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充分体现‘三国鼎立’的局面。”此时教师可以让这个学生上台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表格画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和讨论,最终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的图例。

(四)、围绕课标,教学创新

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尊重规律。现实生活中千人千思想,学生的个性差异构成了每个鲜活的个体。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应有目的性。比如,设计一个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这样的问题放没有多大意义,老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自己的活动,比如遇到一些历史情节的问题时,老师不要滔滔不绝,要放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利用,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注意多了解学生,要抛弃教师不讲,学生不懂的思想。学生自己能学得懂的,教师代讲只会让学生产生懒惰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运用学生自主、小组互助、师生交流等过程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以学法指导为基础,促使学生在注重方法中提高效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可见,“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教师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读物,并在学习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把握史实资料,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看法;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学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三是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运用历史地图、收集史实途径等各种方法,把握历史学习重点,争取最大的学习实效。

论文作者:黄雄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论文_黄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