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市医院,河北 平泉 0675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消化内科;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
消化内科病症特点以复杂、病程长及种类繁多为主。护理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如何规避护理风险。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操作过程不当易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随患者自身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护患纠纷日益增加。不仅易给病患带来负面影响,且使整个医院的荣誉受损,阻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在2010年卫生部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以患者满意在先,打造服务品牌为主题活动,全方位提高其质量。而风险管理通常在护理中用于识别危机因素为主,通过提高风险意识,从而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医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医治的患者167例,将其作为护理对象。实行风险护理管理以来,不仅有效的避免了护理中带来的风险,且提高了护理安全性、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医院消化内科医治的167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男51例,女34例;年龄于27~77例,平均(52.0±1.4)岁;疾病分类:慢性胃炎17例,胃溃疡36例,消化道出血8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26例,高中31例,大学及大学以上15例。对照组男43例,女39例;年龄26~77岁,平均(51.5±1.3)岁;疾病分类:慢性胃炎16例,胃溃疡29例,消化道出血15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9例,高中33例,大学及大学以上19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及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二、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检查后确诊;②意识清醒且能配合治疗;③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均显正常;④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严重并发症者(胃穿孔、消化道出血及幽门梗阻);②妊娠期妇女[3]。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实行与其相应的药理护理。①嘱其每日按时服药,在药物用量、次数及各类药物服用的天数等均需做好监督;②为其营造一种良好的病房氛围,每日定时为其打扫病房,保证病房的洁净、通风。同时应定期为其更换被褥。
2、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内容如下:
(1)分析护理风险因素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病区护士组成。每组成员采用查阅相关报道等形式,结合临床工作事件对患者展开调查,评估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①护士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在处理疑难问题、危急情况等方面能力较弱;②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以降低工作强度为目的,随意简化工作所需的操作流程;③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认知度较低,无法了解危险的严重性,故不能对患者将健康知识宣传到位;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冷淡且孤傲,缺乏与其沟通技巧。综合上述可预知的护理风险因素,我院制定了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行1周的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以学习医疗事故的处理方法,树立“安全、质量第一,安全、质量并重”原则,提升护士风险意识,以掌握护理各项管理及计划措施为主。
(2)风险管理
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应终身持有学习理念,组织其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熟知消化内科的相关知识(常见病、常用药等)。年轻护理人员由工作资深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尤其针对新进护士。让其在比赛、考试中能互相学习,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能力。加强护士对危急重症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疾病警惕性。②完善制度:完善科室的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编织成操作流程册,监督其严格按操作流程实行;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减轻其工作压力;制定突发事件的防治措施,提升护士的应变能力。③加强健康宣教:制定宣传手册(消化内科常见病),据手册的内容向病患讲解疾病知识(诱因、常用药、临床症状及精神因素),增强护理人员的疾病认知度。加强指导常用药的使用,包含药物用量、用法、注意事项及作用等。嘱其需遵医服药的重要性,告知病患及家属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指导其将日常保健方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④提升沟通技巧:加强护士自身修养,端庄言行举止,将病患视为中心理念。将病患放置首位,做到一视同仁。组织沟通能力研讨会,了解并熟知沟通技巧。关键在于非语言形式的沟通法,如手势、抚触、眼神及肢体动作等。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改善其服务态度。嘱其对病患应持文明礼貌,言语亲切等态度。与患者进行治疗方案沟通时,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多理解患者,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
包含护士责任心、主动服务性及沟通能力等内容。经护理人员的表现,让患者为其进行打分(100分制)。
2、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让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住院环境、治疗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服务态度等方面,采用无记名的形式填写。采用百分制形式,十分满意>85分,无护患纠纷情况,病患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极高;满意≥75分,无护患纠纷情况,病患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较高;基本满意>60分,有护患纠纷情况,病患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高;不满意<60分,有护患纠纷情况,病患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低,且出现投诉情况。
五、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十分满意率为42.35%,总满意度为95.29%;对照组分别为23.71%、8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当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消化内科科室有必要提高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有研究显示,加强风险管理可以使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提高。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风险提早预防的良好管理模式。高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医疗水平,且大大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费用以及减少了护理风险。本研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对消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有所提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对消化内科护理安全质量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婵媛.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152-153.
[2]许翠霞.探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9):154.
论文作者:郭艳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满意度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病患论文; 护士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