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新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_哲学论文

马克思的“新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_哲学论文

马克思“新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马克思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04)04-0030-05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性变革主要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理论形态的转换。具 体说来,就是用实践论的哲学思维方式代替了近代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这集中体现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变革上。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科尔施曾明确地说明 了这一点。他指出:马克思当然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马克思的唯物 主义中的自然“并不表现在任何处于历史与社会之外的自然要素,……而表现在甚至已 ‘历史地被改变了自然界’,或者更确切地说,表现在具有历史与社会特征的、物质生 产的发展”。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伊始以社会范畴去理解自然界。物质的自然界并 不是直接影响世界历史,而是间接地作为一个伊始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而且同时也在 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物质生产过程”。[1](P111-113)由此,科尔施批评马克思、恩格斯 的后继者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一种脱离人 类实践和历史的一般唯物主义。另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也曾强调:“拿一 个极普通的词‘历史唯物主义’来说,重音应该放在头一个词——‘历史’上,而不是 具有形而上学根源的第二个词上,这一点一直被人所遗忘。”[2](P538)这里,他所指 的“历史”的内涵,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然而,对于这场变革的实质的理解, 过去人们仅仅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从自然界推广运用到社会历史领 域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种理解是简单 的、片面的,不但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原则理解上的变革,也根本不了解马 克思是如何实现这一变革的。因此,这种理解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 发展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的意义,必然会降低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要真 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就必须弄清它与旧哲学的关系,追踪马克思、恩格 斯如何发现以及怎样解决旧的哲学所包含的内在矛盾,然后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在社会历 史领域内所实现的思想变革的内容。而要弄清楚这一切,就必须考察马克思哲学在思维 方式上的转变及其实践理论。

一、马克思对思辨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及“颠倒”

马克思哲学发现和克服旧哲学的内在矛盾,本身有一个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早在 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敏锐地意识到黑格尔哲学既“揭示一切”,又“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讲”的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在矛盾呢?这与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有关。黑格尔以“ 绝对观念”为基础,按照“实体即主体”的原则,来描述“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和自 我发展,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 体系的批判,首先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就是揭露黑格尔哲学中所存在的 “理念”与“现实”关系的颠倒。“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 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像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 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3](P25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继续对黑格尔思辨哲学 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他说:“把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作自我意识的而且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环节——黑格尔 则认为是哲学所做的事情。因此,他的科学是绝对的。”[4](P102)在《神圣的家族》 中,马克思以“思辨结构的秘密”一节专门揭露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对黑 格尔思辨唯心主义思维方法进行彻底而系统的批判和清算。思辨哲学的“秘密”在思维 方法上就是颠倒和歪曲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认识关系,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 到个别的循环反复、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中,割裂出来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片 段,把它夸大为认识的一般本质和普遍有效的思维方法,以此来构建哲学体系。他举例 道:思辨者就是从具体的苹果、梨等现实存在的果实中,抽象出来“果实”这个一般的 概念;然后把“果实”的观念想像为是存在于我身外的一种“本质”,对于这种“本质 ”,思辨者用哲学的语言把它宣布为苹果、梨等等的“实体”,苹果、梨等是这个“实 体”的存在形式和样态。对于这种思辨的创造,马克思批判说:“这种办法,用思辨者 的话来说,就是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 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5](P75)这样一来,黑格尔当然可以宣称自己哲学 “揭示一切”;但是,以纯粹的先验范畴推演来构造的世界与经验世界是无关的,因此 ,对于经验世界的实际内容来说,它又确实“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讲”。这就是黑格尔的 “实体(主体)——客体”结构的思辨方法所造成的旧哲学的内在矛盾。在马克思看来, 要解决黑格尔哲学的这一矛盾,就应当颠倒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结构,把“现实的存在物 ”,即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作为真正的主体,把“一般规定”,即意识作为客体。他指出 :“黑格尔把谓语、客体变成某种独立的东西,但是这样一来,他就把它们同它们的真 正的独立性、同它们的主体割裂开来。随后真正的主体即作为结果而出现,实则正应当 从现实的主体出发,并把它的客体化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没有把现实的存在物 看作无限物的真正的主体。”[3](P273)对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结构的颠倒,是马克思实 现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的第一步。但是,马克思哲学绝不是仅仅满足于在哲学基本问题恢 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也不是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他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P19)人们对这一句话的理解通常是,马克思强调哲学 的功能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其实,这一句话作为《提纲》的结 束语,实质上指明了马克思要创立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超越纯粹理论哲学的界限的新的 唯物主义。而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当然具有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功能。

二、“新实践观”是马克思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根本变革

对思辨哲学的“秘密”的揭露、批判和颠倒,只是为马克思实现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准 备了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超越纯粹思辨哲学的界限,去 探求被迷雾笼罩着的人类社会实践领域。当马克思最终明确了自己哲学改造世界的根本 任务后,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便由批判的领域进入实践的领域。因此,要 真正理解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原则理解上的变革以及是如何实现这一变革的,需要经过对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的实践观的批判这一中间环节。

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扬弃”而确立自己的实践范畴的。在西 方近代哲学发展史上,德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概念,尤其是黑格尔 对实践概念的辩证理解,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在黑格尔的哲学 中,实践概念不是指的现实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只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展现、自我认识 的活动。他从唯心主义的主体性的角度去理解实践,去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 对这种唯心主义的实践观作了批判,认为“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在自身内部纯粹的、 不停息的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过程,是对“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或自我对 象化的行动的形式的和抽象的理解”。[4](P114)这样,在黑格尔的主客体理论中,“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 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4](P114)因此,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指 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 正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P16)

费尔巴哈清楚地看到了黑格尔哲学神秘的主体——客体理论。他指出:“在黑格尔哲 学中是这样产生的,就是思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被当作主体,客体和宗教则被看成思想 的一个单纯的宾词。”[7](P114)对于这种哲学,费尔巴哈采用了颠倒过来的批判方法 。他说:“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 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7](P114)费尔巴哈 首先在主体问题上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他认为,主体不是先验的“自我”,不是抽 象的理性,而是“实在的完整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所讲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那样,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所以,他只能把他人的本质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6]( P16)基于对主体是“实在的完整的人”的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黑格尔的“思想客 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他认为,自然界并不像黑格尔所理解的是意识的抽象产物, 假如没有自然界,逻辑这个童贞的处女永不能生出它来。但是,在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关 系上,费尔巴哈虽然不满意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他却诉诸感性的直观形式。马克思对 此批判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的理 解“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 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6](P16)正因为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 为能动的客观的活动,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所以,他不了解“革命 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实践。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实践观的批判分析,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 体理论。马克思认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首先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 存在物”,[8](P167)是通过真正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人,并不 是某种无人身的抽象的理性;同时,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处 在不以人为转移的社会联系之中的人。因此,既不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纯主观的东西, 也不能把人的本质等同于其自然属性。作为实践客体的自然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的 物质条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8](P97) 对于实践主体的人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始终是存在着的。但是,“这种区别只 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6](P50)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视 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人类学的自然界”。对此,马克思做出了明确的表述:“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 、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8](P17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形态》)中,当马克思指责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 活动”,“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 时,[6](P50)他实际上以遮诠的方式对他所谓的实践的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内蕴作 了提示。在《提纲》中,马克思把人们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界说为有着“主观”、“ 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 外的一切存在都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主体 性的存在。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改造着对象,也改变着自身。一方面是人改造环境,使“ 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是环境改造人,使“客体主体化”。所以“环境的改变”和人 的“自我改变”,都只能被看作实践活动的结果时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实践关系。以往的旧哲学只是 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纯粹的理论关系,而没有同时理解为一种实践关 系。只有马克思哲学才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理论的确立,具有 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表现为:它抛弃了以原则、概念等抽象思维的范畴为起点的旧 哲学的思维方法,确立了以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研究出发点 的思维方法,克服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神秘主义的世界观,为“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产 生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 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P18)他明确区分了“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 义”的不同之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 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6](P18)由此,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开始构建自己 的“新唯物主义”。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确立与唯物史观的科学构建

唯物史观的创立同马克思的实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莱茵 报》时期,马克思强调理论必须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在《德法年鉴 》时期,当他强调要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把哲学这一精神力量和无产阶级这一 物质力量结合起来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的思想时,则明确了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以往 哲学只注重说明世界而注重改造世界的根本特征。

在《手稿》中,马克思解答了历史之谜,从劳动出发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形成。他指出 :“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 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P92)这就和黑格尔把历史的运动看作是“抽象的、 逻辑的、思辨的表达”,“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的 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4](P97)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并且,在《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从人的劳动生产出发来说明政治的和观念的 上层建筑的产生,明确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 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4](P82)在《神圣的家 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看作是历史发展动力的 观点,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5](P152)他们把历史看成是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认为人是由其工业状况和经 济状况决定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这表明,在《神圣的家族》中马克思 和恩格斯开始超出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已经为建立新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在《提纲 》中,马克思直截了当地开始从实践的角度反观以往的旧哲学。他指出:由于以往的旧 哲学都不了解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马克思从实践这一人的感性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去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 人的本质,把现实的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看作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这表明 马克思已经彻底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为“新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 了实践基础。

通过对思辨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和确立实践的思维和研究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最终 解决了旧哲学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在《形态》中彻底清算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 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 ,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像的、所设想的 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像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 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 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6](P30)因 此,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 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 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6](P4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正是说明了自己的哲学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批驳 了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的唯心史观。这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在人们的思想 动机背后发现了“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9](P245)即物质实践的生产 方式。这表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 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 更中去寻找”。[10](P425)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且把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 看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为自己的新唯物主义找到了立脚点:“人们为 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 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6](P32)然后在物质生产实践这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来说明国家的政治上层 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基于这种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历史观 作了这样的描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 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 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 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 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6](P43)

这样,马克思哲学做到了“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 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11] (P6)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言,经 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言,历史不过 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过程而已。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以往的历史观相区别的 最根本的特质在于:它既用客体性原则说明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又用主体性原则说明社 会历史的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而实践的主体 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历史。这样,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就只能在 人的活动的历史继承性的联系中去寻求。这就是:“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 在完全改变了条件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活动来改变旧 的条件。”[6](P51)所谓历史规律,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的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 行动的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 或活动的关系。”[6](P51)唯物史观从实践出发,用主体客体相统一的原则来考察人类 社会,把社会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

收稿日期:2004-06-21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的“新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