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机电安装工程体系中,电气工程至关重要。为此,相关人员应优化施工工艺,加大管理力度,进而保证电气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机电安装工程的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强电工程与弱电工程的核心技术与关键工序,以供借鉴。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
引言
自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电力能源成为生产生活不可获取的物质条件。机电科技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气工程,而电气工程水平不仅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指标,也代表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
1 机电安装工程的基本概念
以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为例,其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消防安全工程与智能楼宇工程等。其中,电气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气施工工艺与管理也直接决定了整个机电安装工程质量。为此,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施工图纸与施工技术标准要求,落实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工作,保障电气施工质量。
2 强电工程
强电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应急供电系统、高压输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消防空调系统,以及各类动力系统的独立供配电系统。
2.1防雷工程的施工流程
其一,防雷接地体焊接、防腐处理与隐蔽验收。参照标准图集,结合接地极的基本特征,选择对应的焊接方式,调整焊接长度,并采取防腐喷漆处理。待隐蔽工程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生成验收报告,报送至防雷检测中心,通过检测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其二,根据建筑物防雷等级,进行防雷引下线连接与均压环敷设操作,保证引下线与均压环设置高度符合设计标准规范;
其三,增设天面防雷,具体包括连接引下线、安装避雷带等,在此过程中,需着重注意不锈钢材料的性能。
2.2安装照明设备
其一,安装灯具、插座与开关等主次配件。在设计天花板时,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效果,尤其是照明效果。在正式安装前,协调布置消防喷淋头、照明灯具、烟感警报器与排风口。若灯具安装在风管下方,则可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吊杆固定灯具与角钢,并采用放线测量的方式,加强嵌入式筒灯安装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若灯具安装在钢结构下方,则不留手尾,保证整齐性与稳固性。
针对防水防尘探照灯,应着重注意灯具与线管的密封处理,并使用钢管辅助敷设防水线路。若疏散灯、插座与开关处于同一场所,则需尽可能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其二,安装照明配电箱。如果需要在面板处引出导线,则要确保面板预留线孔无明显的毛刺,且增设绝缘保护套。在安装箱体时,确保箱体倾斜度偏差小于3毫米。针对暗装状态,要让面板边缘与墙面紧密贴合,并对箱体与建筑物接触位置进行防腐处理。通常情况下,箱体安装高度应以底部距离地面一米五为宜,最大不超过一米八。
其三,线路检测与系统调试。电气工程线路检测与系统调试主要包括调试低压供电冷水机、测试照明系统与检验低压配电柜等。
3 弱电工程
弱电工程主要包括对讲系统、远程通讯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防安全警报系统等。
3.1安装中央主机与末端设备
通常情况下,各弱电系统多采用高度集成产品的中央主机,安装环节的关键工序包括调试设备、接通与检验线路、测试软件、调试联动系统等。在完成主机房土建与装饰工程后,安装中央主机。同时,确保设备与设备、设备与零构件连接的紧密性。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安装多用的固定配件应具备较强的防锈蚀能力。
3.2调试闭路电视系统
综合分析闭路电视系统的调试工作可知,其主要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与接地电阻测量等。另外,监视器、控制器、终端云台与门禁系统的调试也至关重要。
3.3调整电讯布线系统
系统调试的宗旨是完善电讯布线系统与电话交换机系统,调整多媒体数据终端装置,改造数据网络系统。通过联合调试可以进一步完善单体设备,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
4 电气施工的管控措施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管理与整体安装质量息息相关,为此,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协调控制管线敷设流程,且与土建施工协调配合,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电气工程涉及内容宽泛,施工环节所需的材料与设备种类繁多,且各工序紧密相关。若施工原材料规格不配套,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给施工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施工原材料质量等级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公众声誉息息相关。为此,相关人员应加大材料控制力度。在投入使用前,全面检查材料的规格、性能与质量。原材料与设备在使用阶段,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干预,极易发生突发性故障。对此,相关人员需定期检查材料质量与设备性能,并对裂变材料与故障设备进行检修,以维系施工作业的有序运转。
4.2协调控制管线敷设流程
管线敷设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并且对标准性、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若管线敷设不合理,或者与建筑设计不协调,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建筑工程的性能发挥。为此,相关人员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控制:
其一,制定完整的管线敷设方案。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概况与施工图纸,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线敷设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以防操作失误。例如,针对大型公共场合,由于线缆分布错综复杂,技术人员需结合各内部空间的功能特征,调整管线敷设方案,并在空间过渡区构建防火墙。在敷设管线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敷设电缆线保护管时,要在管线两端添加防火料,然后进行填埋工作。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技术人员需将填埋深度控制在40—60毫米内。
其二,做好各类管线敷设的细节处理。技术人员应进一步明确各类管道的敷设方法,做好细节处理工作,进而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横穿路面、纵穿墙面的电缆镀锌钢管敷设等,在管线埋置过程中,要在上下两部位至少添置厚度约为100毫米的细砂,最后填埋砼浇盖板。
4.3全面控制预留孔施工流程
电气管线敷设往往要穿越墙体或梁板。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预留电气管线口,为后续机电安装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如果预留孔数量和位置出现偏差,会导致管线安装不畅、管线扭曲,一旦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漏电事故。由此可知,加大预留孔施工技术控制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工序。
预留孔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调整预留孔位置与范围。在预留孔位置控制环节,需要准确掌控各类电气设备的安装点位,然后,根据设备的安装点位,预留一定规格的孔洞;再者,预留孔施工环节极易出现孔洞数量过多、孔径规格不配套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务必注重预留孔管理工作,及时回填冗余预留孔,且彻底清理预留孔内垃圾杂物。
4.4加大施工技术管控力度
电气施工技术管理是机电安装工程的关键步骤。为此,施工技术人员需从如下两方面着手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其一,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队伍应至少配备两名基层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施工图纸;另外,组织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结合施工场地的基本概况,客观评估施工图纸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
其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施工方案。由于电气施工时间跨度较长,与部分土建施工相重合,极易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干预。而施工方案又是保证电气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为此,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例如,完善施工图纸,调整施工流程,规划施工线路等,由此,避免与其它分项施工相碰撞,节约时间成本,实现施工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5与土建施工相互协调
电气施工是土建工程的重要分支工程,且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土建施工流程是电气施工的基础,为此,相关人员务必注重二者的协调管理。若土建施工对预留口技术控制缺乏重视,则会进一步加大电气施工难度,阻碍线管的正常安装,或者致使线管过度扭曲,增加漏电安全隐患。若电气施工延误工期,墙体与顶板的走线速率缓慢,也会延误土建施工工期。
为此,无论是土建工程承包电气施工,还是分包给专业机电安装单位,电气施工队伍与土建施工队伍都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与技术要点。与此同时,将电气工程施工方案融入土建施工管理体系,全面协调控制各项工程,制定统一协调性的施工方案。此外,要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完善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最终实现土建施工与电气施工的协调运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优化施工工艺,加大施工管理力度,进而保障电气施工质量,维系整个机电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转,最终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房宗辉.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与控制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
[2]徐子根.浅析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及其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
[3]刘贵福.浅析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序控制及其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
论文作者:杨世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机电论文; 电气论文; 管线论文; 土建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