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二科 新疆 乌鲁木齐市,010050
作者简介:叶立功,男,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临床治疗
*通讯作者:王海燕,女,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控制血糖治疗效果。方法:将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都经过OGTT及胰岛素C肽测定确诊的)随机分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Ⅱ组与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SⅡ两组,对2组患者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和平均胰岛素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SⅡ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均优于MSⅡ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生理状态胰岛素的分泌方式,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控制血糖更安全、平稳、迅速。
关键词: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34-01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所引起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有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早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关系到血糖控制,对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CSII)既胰岛素泵治疗,是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控
制胰岛素输注,模拟正常人胰腺分泌胰岛素,其能够严格控制血糖,能改善机体代谢过程,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故被认为优于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
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我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之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内250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定为胰岛素泵治疗组,选取与之具有可比性和相配对的250例使用每日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传统疗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50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CSII组:男166例,女84例,入院时空腹血糖为(11.11±3.01)mmol/L,餐前血糖为(12.35±2.12)mmol/L,餐后血糖为(17.14±1.21)mmol/L,平均年龄(55.25±2.02)岁;MSII组:男170例,女80例,入院时空腹血糖为(11.37±2.43)mmol/L,餐前血糖为(12.56±2.18)mmol/L,餐后血糖为(16.68±2.11)mmol/L,平均年龄(55.45±4.21)岁。两组治疗前数据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除胰岛素给药方式不一样,其余治疗药物均相同,每日饮食按常规食谱进行,以确保每日热量、蛋白质的摄入。胰岛素泵组统一使用中国生产的福利亚胰岛素泵,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计算胰岛素总量,通常剂量为0.4~0.8 U/(kg?d),其中60%为基础量,40%为三餐前的负荷量,持续24小时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每日监测血糖4-6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基础输注量和餐前追加量,血糖波动范围及情绪反应调整基础胰岛素及餐前负荷量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3]。传统疗法组采用诺和灵R笔芯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晚上睡前起始0.4 U/(kg?d)皮下注射,根据监测的血糖值调整三餐前及睡前胰岛素注射量,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为4.4~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4.4~8.0mmoL/L,并连续2天血糖维持在达标值范围内为临床控制满意标准[4]。两组患者均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稳步血糖仪监测手指末梢的血糖,各组每日查6次(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两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
1.3 评定指标[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平均胰岛素用量和平均血糖达标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各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通过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素泵组和传统疗法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通过研究胰岛素泵与传统疗法组入院时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值、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传统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CSII组21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而MSII组175例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4%和7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结果,见表 l。
3 讨 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目前医学上认为最为适合人类生理状态的胰岛素注入方式之一,能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通过脉冲式连续输入的方式持续释放人体所需胰岛素,使血糖平稳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低,使患者对于胰岛素的吸收更快,血糖能够更快的恢复到正常水平。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糖脂毒性,使得把一些濒危的胰岛细胞恢复其生理功能,同时提高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有效吸收性,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显著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进展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低血糖等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后期预后。
通过研究发现,胰岛素泵治疗组和胰岛素每天多次注射组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能控制至标准水平,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明显低于胰岛素每天多次注射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结果表明胰岛素泵能降低高血糖对胰腺B细胞的毒性作用,使部分胰岛素β细胞功能恢复到最大的程度。除此之外,因为胰岛素泵在皮下组织24h不停的输注微量胰岛素,使胰岛素吸收率增加、减少变动,不引起皮下蓄积避免血浆胰岛素过多水平的波动,这些特点均有助于减少低血糖发生。不仅如此,胰岛素用量减少会避免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胰岛素泵治疗还避免了患者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总之,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治疗方案选择方面,胰岛素泵不仅安全有效,能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灵活方便,依从性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刘 群,赵冬,刘军.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基线研究设计原理[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1):3741
[2] 茅国芳,夏俊.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志,2013,17(24):122-123.
[3] 王凤芝, 梁多宏, 史新竹, 等.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4): 396-397.
[4] 高秋菊, 薛春红, 刘辉, 等. 某军医学院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1): 79-80.
[5] 阿司肟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J].中华心血管志,2006,34(3):281-284.
论文作者:叶立功1,王雁军,王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胰岛素泵论文; 皮下论文; 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