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时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孙若水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机下采用介入治疗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之间选取51例需要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将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将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对超早期治疗组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疚实施介入栓塞进行治疗,早期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96小时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CS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早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GOS评分和出院3个月的BI评分指数都比早期治疗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早期治疗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早期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选择超早期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

【关键词】介入治疗时机;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086-01

医学上有研究表明[1],对Hunt-Hess分级中病情较轻的为Ⅰ-Ⅲ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介入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手术时机存在争议的为Ⅳ-Ⅴ级的患者。有些学者认为要想降低动脉瘤在破裂出血的风险就应该尽早的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术,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那就不适合过早的实施介入治疗而应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式进行。因此,本文将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之间选取51例需要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之间选取51例需要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将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将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超早期治疗组有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早期治疗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其中Ⅳ级的有27例,Ⅴ级的有24例;所有患者年龄30~60岁;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动脉瘤破裂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将终末期的动脉瘤患者和颅内有巨大动脉瘤的患者排除掉;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分级情况等一般的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超早期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行介入栓塞治疗,早期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48~96小时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两组都采用同样的手术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实施全麻,为了防止血管痉挛用4~5ml的尼莫地平进行静脉滴注。对股动脉进行插管穿刺,并对血管造影进行实施,一定要明确动脉瘤的数量以及形态分布情况,采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所在的血管,对穿刺的部位术后加压进行包扎并制动。手术结束后,要继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抗感染药物并且辅助以3H治疗,且在术后48小时内肝素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行检验,计数资料χ2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超早期组患者的术后GCS评分与早期组的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在出院时的GOS评分,超早期组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出院后的3个月患者的BI指数还是超早期组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超早期组有1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75%;早期组有3例脑血管痉挛、1例脑积水、1例脑梗死、1例再次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的首选办法就是介入栓塞术[2]。临床上将介入治疗的时机分为超早期为48小时内、早期2~4天,中期4~10天、大于10天的为晚期[3]。颅内动脉瘤在目前医学上发病原因不清楚,形成动脉瘤的原因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在动脉瘤发生后,常常会进一步发展为动脉瘤扩大,而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瘤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后天因素。动脉瘤破裂实际上只是瘤壁的渗血。这种现象与动脉瘤爆裂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迅速陷入昏迷,严重者会因为脑干受损而迅速死亡。

本次研究对患者的治疗时机进行划分,超早期组和早期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GCS评分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患者出院时,超早期组的GOS的评分和出院3个月的BI指数都优于早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超早期组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选择超早期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温茂昌,李劲松,戴利强.超早期与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Hunt-Hess高分级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09):1053-1054.

[2]罗琨祥.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单中心434例病例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02):11-15.

[3]秦晋辉,李军涛.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06):68-70.

论文作者:孙若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介入治疗时机对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孙若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