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建筑能耗的降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对住宅及办公场所刚性需求的存在,建筑行业在过去的8~10年间飞速发展。而随着国家将绿色环保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建筑节能也势在必行,建筑节能材料成为了提高建筑物保温控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的不二之选。在建筑节能材料领域,近些年来涌现出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如利用废弃物及经济价值低的农作物进行节能材料的生产技术等。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建筑节能保温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将节能环保上升为国家政策,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我国建筑节能保温技术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保温;材料发展
1导言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规划,而建筑节能是关系到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节能,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提高,我们对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能源。
2目前常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性能
目前以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从材料性能和材料本身的特点上分析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建筑工地对这几种材料的不同需要做更好地选择。
2.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称EPS板,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加热与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由完全封闭的多面体形蜂窝构成,约98%的空气和2%的聚苯乙烯组成,由于截留在蜂窝内的空气是一种不良导体且空气能长期留存在蜂窝内而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保温性能能够长期稳定不变。按表观密度分为I、II、III、IV、V、VI六类;按燃烧性能分为阻燃性(B1、B2)和普通型。EPS板具有密度小(一般15㎏/m3~25㎏/m3)、导热系数小(一般0.033W/(m•K)~0.039W/(m•K))、吸水率小(一般在0.52%~0.78%)、尺寸稳定性小(70℃下尺寸变化率一般在0.08%~0.40%)、吸声、防震性能好,耐低温性好,耐酸碱性好,有一定的弹性、抗压、抗拉强度,靠自身强度能支撑抹面保护层,是目前外墙保温使用最广泛的绝热材料,但是阻燃性能最高只能达到B1级,易于燃烧,施工中必须使用燃烧等级为A的防火隔离带。
2.2改性聚苯板,又名蜂巢性聚苯板,渗透性聚苯板。在生产工艺上蜂巢性聚苯板在发泡颗粒上均匀混入一层高于聚苯颗粒防火等级的材料,后模具发泡成型;渗透性聚苯板,在EPS板基础上,经过高压渗入一种无机材料。此种材料密度一般在70㎏/m3~120㎏/m3之间,其导热系数接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大,阻燃性能表观上高于EPS板,但依据GB/T8624-2012《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改性聚苯板的燃烧性能数据上依然达不到A2级。
2.3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称XPS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或其共聚物为主要成分,添加少量添加剂,并通过加热挤塑成型而制得具有闭空结构的硬质泡沫塑料,是细闭空蜂窝状结构,与EPS板相比,密度大(一般15㎏/m3~25㎏/m3),压缩强度高(一般150kPa~400kPa),导热系数小(一般0.027W/(m•K)~0.034W/(m•K))、长期吸水率低,特别适用于倒置式屋面和空调风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尺寸稳定性相比EPS板大(尺寸变化约2%)且与粘结、抹面不易黏结(需要界面剂),故用于外墙时相比EPS板成本高,且性能不稳定,同样阻燃性能最高只能达到B1级,易于燃烧,施工中必须使用燃烧等级为A的防火隔离带。
2.4矿物棉制品是保温岩棉、玻璃棉和矿渣棉的统称。保温岩棉,其压缩强度取决于制品的密度和纤维的分布,保温岩棉具有:导热系数小、密度差异大、压缩强度小、耐高温性能好、隔音吸声性好、憎水性好、岩棉不含有毒物质、水蒸气渗透阻小、不易老化,由于导热系数小、燃烧性能达到A级,可用于外墙薄抹灰系统、填充式保温和防火隔离带。但保温岩棉吸水率大,在吸水性大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会大大增大且易于松散,施工需做好保护层,防止空气及水汽渗漏。施工中由于制品自重大不易施工,且纤维易吸入肺内、沾染皮肤引起奇痒,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由于水分在制品中有迁移性,做屋面保温时不利于水分的排除且压缩强度低,故不宜做屋面保温。
保温玻璃棉是以玻璃为主要原料,用火焰喷吹法生产,其密度小,导热系数大于岩棉制品,耐高温,属于A级不燃材料,憎水率大的玻璃棉适用于空调风管、隔墙及幕墙的保温,有吸声功能。
3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晚于欧美国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率先展开了建筑节能保温方面的设计和应用。通过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以及大规模的科研资金投入,外墙保温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效节能门窗、供暖温控与测量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等都取得了成效显著的进步,同时我国科研学者立足于本国国情,对一些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改善供热管网的调节方式,提高能源效率等来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从而减少了分散式供热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的现象。同时,对技术落后的建筑照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新建住宅应用先进的建筑节能和保温技术,以期实现建筑能耗的降。
我国建筑节能的施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较为薄弱的环节。如未能清楚认清形势,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筑节能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在建筑节能领域资金投入规模较小,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尚未成熟,建筑节能及环保法规政策不够完善等。大多数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仍计较于建筑节能方面短期投资成本的升高,而未顾及到对能耗的长远投资,导致了很多问题和障碍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建筑节能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依然较为落后。1986年我国推行了第一部建筑节能标准,时隔13年后,将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列为强制性标准,但在实际操作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2000年左右,住建部曾经对北方城市建筑中的节能设计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仅占到建筑总量的6.4%,仅在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为此,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力求在“十二五”期间达到10亿m2的绿色节能建筑目标。而就目前来看,已经有逾600个项目获得了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志认证。根据政府对于节能环保的规范,至2014年,由政府出资或投资的建筑项目必须全部取得绿色节能建筑认证;到2020年左右,绿色节能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为实现这一目标,20多个城市已相继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天牧.基于建筑节能的墙体保温材料的发展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2:162.
[2]雷实满.浅析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问题和发展趋势[J].砖瓦,2016,05:57-58.
[3]黄昱.探究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低碳世界,2016,22:154-155.
论文作者:贾伟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保温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性能论文; 密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