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识字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幼儿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由于某些早期(识字)教育方案的极力宣传与鼓动,以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有些幼儿园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幼儿识字教育,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由于自1952年3月18日原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不进行识字,不举行测验”以后,多年来,国家教委有关部门一直未对幼儿园识字教育有新的规定。所以,很多幼儿园园长对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幼儿识字教育”现象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不知是否应该开展或是能不能开展幼儿园识字教育,急切地盼望着幼教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说法。本文将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进行初步探讨。
幼儿园可不可以开展识字教育
其实,对于幼儿园识字教育问题,一些儿童教育家早就有了肯定的论述。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1928,1932)就主张幼儿园应有“读法”(即识字教育),并提出了四条理由:
①读法和语言差不多,只是加了视觉作用。“其实在实际上讲了猫的故事以后,给他看一个猫字,一张猫的图画,小孩子……对于这个故事的印象格外深”。
②读法与图画、手工都属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手段。字“可当图画看”,写字“也可当作涂鸦看”。因此,“图画、手工、读法都是表达,都可以做的”。
③读法是游戏的一种,“教读法的方法,就是游戏,……并且是活动的游戏”。
④“读法不是符号的熟记”,不是要幼儿强记死背,而是适应儿童需要而教,因此也就不会也不应该那么枯燥难学。如,可以采取“配对子”、“成句子”、“竞赛”、“讲故事”等方法来灵活进行,随时施教。
为此,陈先生还提出了“幼稚园读法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幼稚园读法及其教学法不同于小学的国语科,至于作文写字还谈不到。注意字母在幼稚园里绝对不用。在幼稚园里无所谓正文(即课本),也无所谓补充材料(即教参)”。
世界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也主张将“读、写、算”纳入幼儿教育,认为6岁前是儿童学习的敏感期,3岁~6岁儿童的天性具备学习文化的能力。她从教4岁儿童认字母开始,并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活动,让幼儿学会认字,“5岁时至少能够阅读”。她强烈反对塞根的旧式识字教学法(类似于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法),提出了各种能充分调动幼儿感官参与的游戏活动及教具。她研制的识字教具至今还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我们在北京市某幼儿园选取一个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识字教育研究,其结果表明,采取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TPR全身活动识字法”,从中班开始进行两年的识字教育,到上小学前幼儿平均识字量可达1000个左右,且对识字和读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能力。这一实验结果再次证实了陈鹤琴先生的观点,即幼儿园识字教学是可行的。
幼儿识字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目前在我国,识字教育没有正式进入幼儿园教育体系,幼儿识字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都很落后。为改变这一状况,近两年来我们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婴幼儿识字的内在心理机制
1.整体模式识别理论
日本著名早期教育家井深大(1986)研究发现,婴幼儿认识汉字的过程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各种内部结构、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的。他们认字时就是一种照相机似的认读,是一种基于图象对象的“整体模式识别”的机制。我们(1996)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
2.轮廓密度理论和倒U理论
研究(庞丽娟、李辉,1994)发现,婴儿的图形辨别能力从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发展起来,从8个月开始就能记住各种简单的图形,而且从此就对汉字这种轮廓密度适中的方块图形深感兴趣。而根据著名的“轮廓密度理论”和“倒U理论”,婴幼儿从一生下来就对轮廓密度适中的图形感兴趣。我们(1996)在研究中初步发现汉字是轮廓密度最适合于婴幼儿认读的图形刺激之一,并提出这一假说,准备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用实验证实(限于篇幅,此问题将另文论述)。所以婴幼儿早期识字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可能的。
我们研究发现(1996),婴幼儿在识字时与其说是对汉字感兴趣,还不如说是对这一轮廓密度适中的方块图形及其对应的字音感兴趣。由于婴幼儿期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发达,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记住这些令他们深感兴趣的“方块图形”,并对它们产生感情。
(二)婴幼儿识字教育必经的阶段
实验研究证实,我国幼儿识字教育必须先后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单字认读阶段。这是幼儿识字的初级阶段或者说入门阶段。我们的实验表明,在这一阶段比较适合采用类似于“TPR全身活动识字法”(李辉、吴云霞,1996)这样的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的方法。它通过全身性的动作及各种动作游戏来“诠释”各个单字及其概念、内涵,并使各个字、词的真实含义(即字义)与其代码(即字符)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合体”,并通过各种动作性游戏或游戏性动作让孩子牢牢地掌握这些“结合体”。
(2)联想识字阶段。这是幼儿识字的中级阶段,比较适合采用联想式识字教学。它建立在第一阶段有了基本识字量这一基础之上,主要方法是让孩子把已学过的字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能够仅凭有限的识字量通过各种“联想”而读出相应的词、词组以至成组的短句。联想的方式主要有实物联想、情境联想、意义联想、经验联想、象形联想等五种。
(3)阅读识字阶段。这是幼儿识字的高级阶段,它主要建立在幼儿已认识大量汉字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识字”,幼儿既能读又能看,从而把已学的字通过整首诗歌“串”起来,使眼中的汉字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字,而不再是死死的识字对象。通过这种整体识字,儿童可以认识并熟悉字与字、词与词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还暗暗地渗透着语法方面的内容),掌握的是活的汉语文字。对于一些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最后甚至可以尝试让他们用学过的字词来组词、造句,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像当前某种识字方案所鼓吹的那样不论幼儿基础如何,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进入识字的第三个阶段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跳过了幼儿识字必经的前两个阶段,违背了识字教育的基本规律。实验研究证实,这种整体识字方案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认识课本中的字,而同一个字被放到别处后就不再认识了。
当前婴幼儿识字教育的误区
当前,我国广大家长很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许多幼儿园也开始重视早期识字教育,甚至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四处取经。加之某些识字法的误导,使得广大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早期识字存在着根本性的误解或是偏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
误区一:识字越早越好
在某些早期教育方案的错误诱导下,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以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多越好,越早就说明孩子是神童。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不当的。
根据各方面专家的研究和论述,我们认为:集体识字教育从3岁后开始比较合适。儿童到3岁后,大脑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记忆能力已处于旺盛时期,这时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记得很牢;而且3岁以后孩子们的眼界已日益开阔,所接触的人、物、事也逐渐增多,生活经验渐多,语言理解能力显著增强,对所学的字不再单靠死记硬背,而是可以理解、记忆并初步运用;由于生理心理的初步成熟,这时他们初步具备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出现“识字癖”等各种发展障碍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误区二:识字越快越好
根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婴幼儿阶段的机械记忆能力无论从速度、广度和深度来看都处于人一生中的高峰值阶段,由于大脑没有整体前摄抑制的干扰,婴幼儿此时的记忆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对婴幼儿来讲,两个月识字两千也好、两年识字两千也好,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由于对婴幼儿巨大的认知学习潜能和记忆能力缺乏应有的认识,不少家长、幼教工作者以及新闻媒体都误以为二三岁识字三千是只有所谓“神童”才做得到的事情。于是,很多识字方案或超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错误期望,一味提高幼儿识字速度,以至于某家颇负声望的报纸也误以为“两个月识字两千”是“幼儿汉字教育的重大突破”而加以宣传报道。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这样高强度的识字教学只会使婴幼儿成为“识字机器”,患上“识字癖”(李辉、吴云霞,1996)。
我们提倡婴幼儿识字教育,但是反对那种无视家长重智轻德的错误倾向,追求轰动效应等心态,一味强调识字速度和识字量多少的教育,那样只会把幼儿早期教育引入危险的境地,使我们的幼儿失去童年的欢乐而成为“识字机”、“读报机”。
误区三:识字就是“我教—他认”
由于我国目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还十分落后,又由于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期望很高,因此,很多家长在选择早期教育方法时显得饥不择食,随便找来某种小册子,就照着上面的方法来“训练”孩子,而对这些方法或小册子是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就不大考虑,特别是对婴幼儿认读汉字这种教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更是缺乏了解。而且很多家长认为,“早期识字教育不就是我教——他认吗?”于是不注意时间和方法的每日强行灌输,使这些本应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成了性格孤僻的“怪人”。
因此,我们提醒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识字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切不可随随便便、饥不择食,采用“我教——他认”的模式;强行灌输,枯燥无味,效果很差。
最后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某些非幼教专业人员基于商业考虑地介入和推波助澜,使原本很科学的识字教育问题逐渐脱去其科学的外衣而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因此,作为幼教研究人员不能再回避这一现实问题,而是要面对这个问题拿出科学的研究结果来。我们提倡为了促进儿童更全面更迅速地发展,利用其学习潜能开展一定的识字教育。但要记住的重要一点就是,婴幼儿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婴幼儿,婴幼儿识字有其特殊之处,这是所有从事幼儿识字教育研究的人都必须充分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