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药患者,分析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包含:30例心理因素、33例尿路感染因素、35例尿管和药物刺激因素,20例短时间尿液大量生成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因素、9例环境因素、8例知识缺乏因素。结论: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会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加强护理,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膀胱灌药;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03-02
临床中,手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重要方法,单纯采取电切治疗或者是手术,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术后,经导尿管注入化疗药物,使得药物直接接触膀胱,使得残留的微小病变与肿瘤细胞被杀死,避免肿瘤复发或者是浸润至深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膀胱灌注药物后,停留时间短,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1-3]。本文主要分析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药患者,其中20例女,30例男,年龄为45岁~79岁,平均为(55.32±5.32)岁;3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5例膀胱部分切除术。
1.2 方法
1.2.1膀胱灌药方法 术后3天内,给予1次膀胱灌注;以后每周1次膀胱灌注,灌注8次,然后转为每两周灌注1次,灌注6~8次,最后为每月1次,直到术后一年。灌注以之前,嘱咐患者自行排尿,无菌条件下,将导尿管插入,尿液排空以后,膀胱灌药,体位变化间隔时间为15min,根据药物性质决定药物保留时间(泽菲30min、法码新1h)。观察药物保留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
1.2.2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张玲[4]研究发现,焦虑容易引起膀胱痉挛,导致尿失禁,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易复发,病情迁延不愈,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膀胱灌注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在患者接受相应检查、治疗后,对于插管会形成恐惧,增加尿道阻力,增加插管难度,损伤尿道黏膜。患者出现较大情绪波动,会有悲观心理,失去治疗信心,导致药物保留时间缩短。
尿管刺激因素。由于尿道神经丰富,其中交感神经纤维主要传递触觉及痛觉,特别是男性,插管时,会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促进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加尿道阻力,增加插管难度,损伤尿道黏膜,药物保留时间明显缩短。
尿路感染因素。不管采取哪种术式,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均需留置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发生尿路感染后,会有尿道烧灼、尿痛、尿急以及尿频等症状出现,患者憋尿困难,在膀胱灌注以后,患者提前排尿,缩短药物保留时间。
药物刺激因素。膀胱刺激症状为常见不良反应,会使得膀胱逼尿肌发生收缩,引起化学性膀胱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膀胱灌注以后,尿道内残留部分药物,会对膀胱黏膜产生刺激,均会缩短灌药后停留时间。
短时间生成大量尿液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在采取膀胱肿瘤术以后,一些患者膀胱容量缩小,引起尿频症状;饮水量过多也会增加尿量,加大膀胱内压力,缩短灌注药物停留时间。
知识缺乏因素。患者对于膀胱肿瘤认识不够,缺乏治疗信心。对疾病缺少正确的理解,使得患者不重视灌注准备工作,无法积极配合治疗,有时发生膀胱充盈过早情况,缩短灌注后药物保留时间。
环境因素。由于膀胱灌注部位较为特殊,操作过程中患者会暴露私密部位,同时湿度、温度等因素,均会对患者药物保留时间产生影响。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膀胱灌药后保留时间<2h,对药物保留时间产生影响的因素包含:30例心理因素(60.00%)、33例尿路感染因素(66.00%)、35例尿管和药物刺激因素(70.00%),20例短时间尿液大量生成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因素(40.00%)、9例环境因素(18.00%)、8例知识缺乏因素(16.00%)。
3.护理
营造良好环境。注意病房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环境,避免人员吵杂,可以播放轻松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可以让家属陪伴患者,放松心情。
质量控制。灌注期间,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熟练掌握插管技巧,防止多次插管而引起疼痛;对患者尿道情况进行评估,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导尿管;插管、拔管操作时,动作尽量放轻,避免对膀胱黏膜造成损伤;控制药物浓度。
药物干预。膀胱灌注前30min,给予解痉药物,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得以缓解。对于膀胱痉挛患者,膀胱灌药以前,给予利多卡因,利用超声电导仪(北京诺亚同舟医疗公司)下腹部局部用药,通过电脉冲致孔与超声、电脉冲导入,能促进药物经皮肤进入人体,发挥药效。利多卡因是一种酞胺类麻醉药物,扩散性与穿透力较强,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能缓解膀胱黏膜、尿道敏感性,松弛尿道括约肌,使得由于插管所产生的刺激得以减轻,药物保留时间明显延长。
饮水护理。为确保药物浓度以及停留时间,充分发挥膀胱灌药效果,叮嘱患者,在膀胱灌注以前,需要禁水4h。灌药以后,保留时间>2h。膀胱灌注后需要适当增加患者饮水量,每日引水>2500ml,使得排尿量增加,达到冲洗尿道效果,防止发生化学性膀胱炎。观察患者有无血尿、尿路刺激等症状,一旦出现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5-6]。
健康教育。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与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膀胱灌药以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灌注基本方法、操作步骤、可能会有的不良反应以及灌注有关注意事项等,使得患者做好充分准备。并向患者说明过度精神紧张,会造成尿道括约肌收缩,导致插管困难,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放松方法。灌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多询问患者感受,通过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除此之外,对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期间需做好心理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总而言之,膀胱术后,膀胱灌注是重要辅助治疗方法,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会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加强护理,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丁影.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3(06):1529-1530.
[2]谢惠珍,林燕文.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灌注化疗药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194-194.
[3]张艳.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339-340.
[4]张玲,宋真.利多卡因在男性患者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03):482-482.
[5]付喜秀.影响膀胱癌灌注药物保留时间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02(04):316-317.
[6]王旭霞.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药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10(11):1176-1177.
论文作者:朱兰青,吴艳,蔡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膀胱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因素论文; 时间论文; 尿道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