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落地听无声:价值教育的“问诊”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落论文,重构论文,价值论文,地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不久前,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凸显了价值迷失和信仰缺位的社会现实。笔者认为,极端事件的背后,是价值教育实效低迷的现实。无论是事件中的冷漠旁观者,还是犯罪的直接实施者,他们都是从学校走出去的、曾经接受过学校价值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教育对象。从最简单的推理上,我们可以断定:我们的价值教育和信仰教育在这样一些特殊的教育对象身上,没有产生我们预期的教育实效。
如果说,社会道德式微、信仰迷失是价值教育问题的外在症候,那么学校价值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低迷则是深层的“病灶”。
“问诊”价值教育的弊端所在
笔者认为,目前学校价值教育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显性教育,轻隐性影响。
学校德育常被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关于两者,我们可以用冰山做一个类比:冰山在水上部分很小,而水下体积巨大,两者之间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1∶9。与冰山类似,以课程为载体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冰山在水上的部分,它们是显性德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而隐性德育则是水下的冰山部分,它们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和师生交往中,存在于班主任精心营造的班级文化乃至校园环境之中。
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价值教育往往把关注的中心聚焦在水面的“冰山”上,却忽视了广泛存在于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的隐性价值教育,忽视了教师在价值引领中的作用。教师也常常自我定位为知识传授者、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未能从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和人格的塑造者的高度进行自我体认,从而淡化了自身的价值教育角色。
(二)重外在灌输,轻自主建构。
尽管“道德灌输”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现实中“灌输”仍然存在。价值观的强制与灌输有悖于教育的本质,导致学生对价值教育的拒斥与逆反。前苏联曾有一句谚语:“教育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要想避免价值教育成为“打冷铁”,就必须关注价值教育中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价值教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建构。
(三)重道德认知,轻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价值教育基本沿袭了认知主导的模式。价值教育被理解为可以像知识传授一样,通过记忆、咏诵完成,而忽略了形成价值观需要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特殊过程。在价值教育中,我们应牢记“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Morals are not taught but caught!)的道理。我们可以强制要求学生背下化学元素周期表,熟记唐诗宋词和英语单词,但是,我们绝不能在价值教育中做这种简单化的处理,认为学生熟记了道德律令,记诵了价值信条,价值教育就大功告成了。
(四)重单一活动,轻系列设计。
随着当前价值教育重要性的凸显,很多学校在德育课程和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都加大了价值引领的力度。但我们也发现,很多教育活动往往是“孤立的精彩”,缺少系列的设计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跟进和配合。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价值信仰确立的特殊规律,忽视了价值教育要遵从“长周期、小步子”的原则。这种“一蹴而就”的简单化处理造就了很多价值教育的“神话”——在部分教师的教育叙事中,有的主题教育活动45分钟,就让学生的思想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转瞬之间就提升了价值信仰。这样的结果,表面上达到了教师想要的效果,但学生内在的价值观是否真的改变了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笔者亲历过一次校外主题教育活动,地点是延安的杨家岭。杨家岭是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人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如今成了很有影响的红色旅游基地。附近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全体学生也来到这里,开展学习革命传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是由学生轮流当讲解员,介绍过去的革命故事,其他同学做听众。笔者仔细观察,发现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听讲,并不时做记录。活动间隙,笔者和身边的小学生聊天,想听听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问他们怎么理解这些故事。不料,很多学生一脸茫然,还有很多孩子诚实地回答我:“认真听讲是因为老师要检查笔记,要通过活动表现给每个人打分。”活动结束时,我问了身边的小学生,他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们回答: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还有的学生说,要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表面上看,本次教育活动似乎很有效果。但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抽象的说辞,既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也没有内化为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们的感想,不过是在重复一些口号而已。
价值教育如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有这样一句古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鲜花落地听无声。”价值教育就应该如“细雨湿衣”、“鲜花落地”,于悄无声息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养成与价值选择。为此,我们应该使价值教育走出强制灌输的窠臼,把价值教育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让价值教育回归常态,融入师生交往的细节和学校生活的点滴里。
“重构”学校价值教育的实践策略
价值教育是艰难的,难就难在价值教育的多端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要提升青少年价值教育的实效性,摆脱学校价值教育的困境,就必须进行价值教育理念与实践策略的创新与重构。
(一)避免“超理智式”交往,让价值教育回归身边细节和学生的生活。
什么是“超理智式”交往?它是指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成人的话语方式,在未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和行为细节进行对接的情况下,给学生讲抽象的大道理,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表面化地理解。“超理智式”交往是价值教育中灌输模式的具体体现。
反对“超理智式”交往,就要让价值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教育哲学家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的课程体系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诺丁斯的课程体系里,其起点是“自我”。她认为,要想培养有关爱能力和关爱情怀的人,其课程必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近到远。所以,她的课程体系按顺序如下:对自我的关怀;对亲密的人的关怀;对远方的人和陌生人的关怀;对动物、植物和地球的关怀;对人造世界的关怀(人造世界指人的物质文明成果);对思想的关怀。
而我们现实的价值教育恰恰把诺丁斯的课程体系颠倒了:很多价值教育往往从抽象的思想开始。比如说一谈到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和能力,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他们先学会关爱远方的陌生人,而不是对自我的关怀。价值教育不是贴近生活、小处着眼、讲究实效,而是目标过高、主题过大、内容空洞、实效低迷,形成了价值教育“高”、“大”、“空”的局面。
价值教育需要从“高大空”回到“近小实”。日本大地震后,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日本人在大灾面前仍旧恪守秩序的照片。这与日本从小就关注细节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坐电梯时,不站在电梯中间阻碍他人通行;不乱丢垃圾……就是这样一些小的细节,奠定了日本文明社会风气的基础,也成就了日本人在大灾面前仍然不丢掉自己行为价值准则的气度。所以,提升价值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切入。
(二)摈弃“说教—灌输”模式,创设体验空间,让价值教育触动学生的情感。
价值教育必须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实现道德移情,促成学生行为和观念的改变。为此,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道德情感体验的心理空间和物质空间,实现道德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融合。
在一次高三年级“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上,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我们没有刻意去创设让学生现实体验的空间(既没有让学生去给妈妈洗脚,也没有让他们给爸爸过生日),而是让他们完成一道趣味心理测试题。
老师首先让大家回答下面两个趣味心理测试题:
第一题: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老师给出三个答案请学生选择: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老师同样给出三个答案请学生选择: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学生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C,老师话锋一转,提示大家:我的测试题没解释清楚,你们也都理解错了。第一个题里的男人不是女人的情人和丈夫,而是她的爸爸;第二道题目中的女性也不是男人的情人,而是他的妈妈。请大家重新选择一次。老师发现大家的选择有了巨大改变。同学们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A。
选择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感情;也有的同学说这是爱的程度的差异。当老师问大家,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底气,都选择A时,有同学动情地说:“因为我相信,不管我变成什么样,我爸爸妈妈对我的爱都不会改变。”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启发大家:对这样一种深厚的情感,我们考虑过多少?关注过多少?我们是否想到过,该如何回报这样一种深厚的情感?由此导入本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没有让学生去完成真实的现场体验,但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心理趣味测试同样震动了学生的心灵,触动了他们的情感,并由此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走出“一蹴而就”的认识误区,对价值教育进行系列化设计。
价值教育要提高实效性,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还需针对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对价值教育进行系统设计:从初一到高三,价值教育主题各不相同。例如,初一以适应新生活为主题;初二可选择与青春期特点相关的价值教育主题;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可以把励志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等等。同时,在设计价值教育活动时,还要考虑到教育活动的延续和跟进,做好同一教育主题的系列化设计。要善于把一个教育主题分次完成,体现“螺旋式”的设计理念。像“感恩教育”,就需要考虑一次班会的时间,是否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呢?这样复杂的内容,可能需要两到三次的主题教育才能完成。
(四)摈弃“大场面”、“大活动”的模式,让价值教育回归课堂,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和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
当下,有些学校的价值教育演变成了一种展示活动,非常注重活动场面的大和活动的轰动效应。像部分学校一次性组织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集体给长辈洗脚、下跪,场面惊人。然而,这种教育形式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其形式化和表演色彩。抛开洗脚、下跪本身是否符合时代特征不说,那种认为给长辈洗脚、下跪后就具有了感恩父母的价值观念,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准也随着洗脚和下跪而升华的想法,无疑是一种将价值教育简单化的误区。
价值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应该让价值教育回归课堂,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功能。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背影》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必须关注情感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如果一位老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只是盯着段落大意和篇章结构,不关注价值教育目标的达成,那么他的语文教学不能说是成功的,而且也完全背离了《背影》作者传递感恩情怀的初衷。
同时,主题班会也是学校开展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次卓有成效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对学生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增强价值教育的感染能力和实效性。
时下,网上一个搞笑的游戏形象——“雷锋侠”,颇受年轻人的追捧。网友们以游戏的方式,描写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身披旧窗帘后成为“蜘蛛侠式”的英雄。闪闪红星、雷锋帽、军用水壶、做好事不留名等雷锋元素都保留得很好。
应该说,如此做法尽管有失偏颇,但它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比如说,在网络和新媒体已深入青少年生活的今天,要让价值教育契合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考虑网络和新媒体的科学利用问题。要创新教育方式,把网络和新媒体作为价值教育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借助它们的感染力和教育的隐含性等特点,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