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策略论文_吴燕玲

浅谈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策略论文_吴燕玲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五中 365100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好的预习作业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而当前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对课前预习作业布置往往只停留在口头的形式,如让学生回家看看课文,标标自然段的序号,没有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作业。造成了很多学生就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对课前预习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有部分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省时、省力,布置的预习作业内容繁多。而大部分的初中生课余时间有限,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中生自制力不强,面对老师布置如此繁多的预习作业,往往是敷衍了事。如此的课前预习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课程标准来看,传统的预习作业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更无法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鉴于此,我在借鉴广大同仁对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看法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悟,谈谈对课前作业设计的看法。

一、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多变性

传统的预习作业,大都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学生按老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查找答案、抄袭作业甚至请人代劳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利于学科教学。针对如此现象,教师应“抓纲靠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预习作业。

如预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口头训练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先行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文章的主旨。议论文《谈骨气》,预习作业设计可为“搜集积累型”,让学生将自己听到过或看到过的古今中外“有骨气”或“无骨气”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传播,将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了解,从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为今后写作积累了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预习作业的“多变性”并非指“乱变性”,它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引导。要做到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本”,增加预习作业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

二、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

很多老师常用的课前作业布置方式,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学习实践的良好机会。但如果教师总以常用的一句话“这课讲完了,请预习好下一课”作为作业题,就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激发不起学生的实践兴趣。因此,在学生预习作业中,教师必须先设立预习目标,如查找生字、弄清结构、讨论主旨、体会修辞等。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懂得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什么问题。这才能提高学法实践的效果。如《看云识天气》预习作业,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实践性预习作业,彻底打破了应试教育中的“模仿题型”、“题海战役”的作业形式,避免了作业中的机械性与烦琐性,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差异性

语文预习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生而异。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优、中、差生的语文能力仍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可等同地对待。

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接任新班的语文科教学之前,将班里的优、差生分为两组,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将优生编在“单号”位上,把差生编在“双号”位上。对有些课文的预习作业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作业布置给“单号”位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作业给“双号”位的学生做。这样,既让优生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使差生顺利地完成了作业,有力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作业兴趣。

预习虽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却影响着教学的终端效果。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对预习作业设计就成为学生预习的关键,故预习作业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学习水平,本着“省时、高效、减负”的原则,使预习作业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更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吴燕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策略论文_吴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