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跨国公司投资推动深圳二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跨国公司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催化作用和主导作用。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发展很快。据1994年8月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公布的《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 全世界有跨国公司约3.7万家,其分支机构约20万家。 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控制着世界对外投资累计总额的90%,其销售总额达4.8 万亿美元,高于世界贸易总额。1992年按资产排列世界最大的100 家跨国公司拥有3.4万亿美元资产,其中2.04万亿美元资产投资在国外,约占世界 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3。而占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约1%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60%。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通量约1900亿至2500亿美元,其中95%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1993年,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达到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其后的排列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已成为世界各国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对象。
一
近20年,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浪潮席卷全球。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策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一是从过去单纯的垂直联系经营体系转变为垂直和横向联系的综合经营体系;二是技术寡头垄断转变为技术合作共享式垄断;三是跨国公司的绝对竞争战略转变为竞争合作战略。不管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出现什么变化,跨国公司技术垄断性、市场占有性和投资国际性或区域性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强调全球经营战略,寻求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市场最佳组合,使生产及销售活动更具全球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并由此形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如下特点:
(一)在投资对象上,集中于发达国家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经济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80年代中期以前,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多集中于美、欧、日大三角之间。从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多集中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拉美和加勒比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到1993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已达到800亿美元,约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35%—40%, 并有增强的趋势。
(二)在投资结构上,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80年代中期以前,第二产业一直是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此后,各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转而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到1990年跨国公司在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7200亿美元以上,超过制造业直接投资存量的1640亿美元。现在,工业跨国公司也涉足服务业,不断增加对外服务业的投资。
(三)在投资策略上,实行技术垄断和生产、销售一体化。许多跨国公司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投资接受国或地区只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和销售增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各个环节都综合利用了投资接受国的综合区位优势,以维护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大型跨国公司一般具有技术垄断的优势,并藉此占领投资接受国市场,消除其国内企业的竞争,取得高额利润。因此,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都是技术比较先进的项目。
(四)在投资条件上,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区的关键因素是市场的开放程度和技能、智能的各类劳动力资源状况。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成本降低,国际市场的竞争愈来愈表现在人才和技术进步上,因而投资接受国或地区劳动大军接受教育的程度、技能和智能水平、新技术的开发能力等就成为跨国公司对外选择投资地的重要决策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重心都放在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二
近几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已经把利用外资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上来。在北京,到1994年底,跨国公司投资有170多家。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60家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京落户,另外还有25家在北京设立了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外商办事处则有4800多家。上海、广州等城市成立了研究跨国公司的专门机构。比如上海的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对跨国公司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使上海近年来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浦东开发的快速启动。跨国公司在上海的直接投资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到1993年,在上海投资的著名跨国公司有128家,而到1995年5月底,世界最大的100家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36家已在上海投资办厂,另有13家已批准立项。此外,世界最大50家服务性跨国公司中,到1994年底,已有11家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银行中,到1995年5月,有14家已在上海设立分行。上海对跨国公司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第一,有人材优势。上海有89万高层次科研人材,人员素质高于全国平均9.9分,达到17.1分。第二,有工业优势。上海历史上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有工业企业近万家,轻重合理,门类齐全,设施完善,是中国轻重工业的中心。第三,有政策优势。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特别是浦东的发展,政策向上海倾斜。第四,有地理优势,上海处在我国东海岸长江出口处,面积6340.5平方公里,人口1334万人,占有地利之便。第五,有市场优势。上海本身市场容量大,对内地经济辐射力强,通过上海拓展内地市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第六,有商埠优势。历史上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埠,外商众多、经济发达。越来越多的海外财团、跨国公司把上海看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近几年来,除了近50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到上海投资外,美国花旗银行已将其中国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步花旗银行后尘,渣打银行也宣布即将中国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据闻,汇丰银行等也有此考虑。
三
跨国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是发展经济的强力“催化剂”。日本借助跨国公司发展经济的成功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50年代,日本大举借债,在利用外资中,外债占85%,直接投资仅15%。随着经济的发展,急需更新技术、扩充设备,才开始大量吸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成为经济大国。我国一些城市利用外资的经验也显示了跨国公司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天津市1994年底共引进跨国公司87家,仅占天津市三资企业8267家的1%, 但87家跨国公司在天津市三资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却占到53.2%,利润占61.8%,出口额占54.8%。天津市借助跨国公司这种“催化剂”,促进了企业的更新换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1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越多,谁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就越高。
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经济建设总的要求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多功能国际性城市,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贸易中心、运输中心和旅游胜地。在优惠政策普惠化的条件下,要实现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必须借助于技术优势,才能走出困境、再创辉煌。技术是刺激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因素,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工具。全球1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发达国家70 %的技术转让和80%的工艺研究。大规模引进跨国公司,将强有力地推动二次创业。为此,深圳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拟订出一套适合特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和措施。具体说来,一是逐步开放特区内的投资领域。跨国公司一般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大型、超大型跨国公司又多是与金融财团融为一体,经营的项目很多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而在第三产业领域里,我们至今仍未放开。比如通讯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零售批发业等限制仍然很多,这不利于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到深圳落户。建议在这些领域首先大力发展中、外方参股的合资公司。二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放特区范围内的市场,争取进入内地市场,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办法吸引著名超大型跨国公司来深圳投资。目前,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大部分也是以市场为条件,吸引投资者。深圳可以首先让出特区市场,吸引工业跨国公司投资。另外,拓展国内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合作投资。此外,选择若干世界著名大银行,发展中外合资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允许这些合资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工作,放开这些合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限制,并完善对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增强特区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的环境,以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局,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技术投资扫清障碍。有需要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可以主动到知识产权保护局登记备案。知识产权保护局接受咨询、投诉、处理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规范市场行为。四是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努力自己创名牌,另方面要主动地吸引国际名牌生产商落户深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五是为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制定优惠政策和创造良好条件。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一河之隔,对深圳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其优势之一。但两地制度不同造成的一些分隔情况,却是海外公司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的障碍。为此,深圳应专为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提供一些方便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六是加强人才培训,努力提高人才素质,同时加强跨国公司的信息研究。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外语、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引进跨国公司的需要。此外,跨国公司发展十分迅速,各种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建议成立深圳市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为政府提供跨国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投资策略变化研究成果,提供吸引跨国公司的具体目标和攻关措施及相应的对策,并为企业引进跨国公司当好参谋,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政策,使跨国公司了解深圳、深圳了解跨国公司,以推动深圳市“二次创业”,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