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本文结合了江苏电力体制改革下电力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火电企业的运营现状,分析了火电企业目前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难题,借助于大市场营销的方向,为火电企业市场营销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电力市场;火电企业;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不断深入的改革下,如何开发和占有市场是目前火电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电量指标,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所以,火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根据发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现状,快速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在此种背景下,电力行业有必要开展系统的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业务,以寻求新型的营销管理办法和策略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一、江苏电力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为健全电力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公平竞争、开发有序的电力市场,实行了电力体制的改革。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电力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江苏电力市场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发电侧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呈现出了全方位竞争的局面;江苏电力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电力中长期交易、结算体系,大规模、多主体、多周期交易交织是江苏电力市场的特点,已形成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合同转让交易、抽水电量招标交易等4个交易品种,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3种交易模式;从2019年开始,江苏进一步降低了电力用户准入门槛,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用户均可以参与市场,享受电力改革红利;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促使内部的成本得到控制,压力得到缓解;实行诸如跨省跨区交易等节能调度,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开展大用户的直供电形式,使电力市场更趋向于市场化;后期即将开展的电力现货市场将使电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二、火电企业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1. 电量营销对策
对火电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来说,其主要衡量指标就是发电量,它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坚实后盾,如果一个火电企业没有一定的发电量,即使有再低的成本,也不可能有最好的利润。此外,在火电机组能力许可的范围中,越高的发电量就会有越高的负荷率,越低的能耗水平和边际成本,就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所以营销对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上网电量。从2019年开始,江苏区域取消了基数电量,全部由市场电量取代。年度双边协商电量指的是大用户与发电企业在协调的基础上,所签署的一种双方进行电力购售交易的特殊合约行为,在将来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中,在内部成本做好核算和尽量取得政策的扶持鼓励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火电企业在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另外,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电指标,势必要从月度集中竞价和月内增量挂牌交易中争取,对于月度集中竞价和月内增量挂牌交易电量来说,它可以增加火电机组发电的利用小时,基于边际效益,把机组发电成本当作基准,把获取更多电量作为目标,再适时考虑结算电价和成本两者间收益的大小,最大限度地获取额外电量。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在电价低于自身边际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市场电量合同转让交易也可以获得额外的一部分收益。同时,不同季度的煤炭价格略有不同,其中煤价相对最高的是冬季和夏季这两个时期,如何对这部分电量进行有效分配,也直接影响着火电企业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电价营销对策
电能同其他商品一样,即使是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商品,其价格水平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火电企业的生死存亡是由电价来操控。目前电量的结构中,各种各样的电价种类都有,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国家审批过的地区标杆电价;②地区双方为了中长期的交易而进行协商所产生的协商电价;③在各种短期交易、市场竞争中产生的竞争电价。在制定相应电价对策时,第一要从自身的成本为立足点,借助于有效成本的分析方法,对发电成本的动态和静态进行分析,做到在指导定价时有基础可言;第二要全面剖析竞争敌手,要对其燃料成本和公布的一些统计数据等给予全面分析研究,对其进行成本估算,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第三要密切关注国家或本区域电力市场政策信息,了解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国家或本区域的一些宏观策略,同时还要对各种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提前布局、统筹谋划。
3. 电力营销人才队伍构建,进一步提升营销效能
市场营销的工作范围非常广,适应性也极强,这也就要求营销人员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等,但作为一名电力营销者,同时还要有强硬的专业知识、技术以及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电力营销工作者是混合型的人才。伴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入改革,培养电力营销人才时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在培养与现代化企业相符合的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时,必须把“重生产,轻营销”这种传统观念转变过来,火电企业要不断加大培养电力营销人员,用慧眼发现电力营销综合型人才,逐渐形成梯队人才建设。
4. 保证发电机组的良好状况和机组发电优化,提升电量效益
(1)合理策划机组检修,保证能够按照调度要求随时接待负荷。抓住“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两大发电关键时期超计划发电。
(2)做好发电集团及火电企业内部的发电权优化,使效益差的机组向效益好的机组转移发电权,效益好的机组优先接带负荷,进行市场电量合同转让交易,保证机组高负荷下运行,使机组运行效率达到最好。
(3)进一步强化日电量管理工作,追求日发电最大化,“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保障发电任务的落实。
四、结语
在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电力市场逐步完善的大环境下,火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薄利或者亏损的状态,火电企业不能只靠及时雨,需要从强化市场运营管理以及控制成本的费用等方面进行着手,大力推广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营销管理方式和手段的不断深化和改进,促进营销效益的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占英.浅谈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及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102-103.
[2]刘海波.浅析发电企业市场营销[J].现代商业,2011(20):75-77.
[3]李树林.节能减排政策中如何创新市场营销工作[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10(01):98-99.
论文作者:郝朝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电力论文; 火电论文; 电量论文; 市场论文; 企业论文; 电价论文; 机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