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律动”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论文_屈长晋

在音乐“律动”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论文_屈长晋

(容海幼儿园,山西省 长治市)

摘要:音乐是组成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门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在《幼儿园教育指南》中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让艺术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音乐活动中运用的律动教学为切入点,将“律动”活动融入趣味性幼儿教学实践,归纳反思其教学意义与实践方式,以音乐律动为基石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

关键词:律动教学;幼儿律动;组织策略

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它是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早在1990年,达尔克罗斯就提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园在近期的校本教研中,针对幼儿音乐教育律动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一、学思践悟,深刻内化律动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意义

幼儿律动指在音乐或节奏乐器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感训练为中心的音乐舞蹈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活动。幼儿音乐教学中组织律动活动既有利于幼儿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又有利于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开阔音乐视野。因此,通过律动教学来提升幼儿审美体验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律动教学对于幼儿在音乐审美体验上有着催化剂的作用。

律动教学有利于唤起幼儿音乐本能。感觉能力的发展是婴幼儿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早在幼儿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能够灵活的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与沟通。律动教学中,音乐与身体的有机结合特别适合幼儿“好动”的天性和本能,顺应幼儿发展特点,从而唤醒幼儿天生的音乐本能。

律动教学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可以隐性的引导幼儿聆听,从而发展幼儿的专注力。在聆听中又潜移默化的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促使幼儿在参与感受中训练大脑与身体的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律动教学有利于充分展现幼儿艺术表现力,提高幼儿兴趣。通过体态律动,使幼儿既获得了理解音乐的能力,又获得了表现情感体验的能力。这也是幼儿在音乐感受体验后最直观的反馈。对于幼儿在能力上又重塑了一种表达,加深了美感体验的心灵尺度。

二、激发创新,开辟律动应用于教学活动新途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过去对律动教学的熟悉与认识仅仅停留在书面描述中,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场景应用不当、活动内容单一、组织形式刻板等问题和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通过大量分类收集梳理律动教学数据,教师的思想得到碰撞和触发,尤如一股激流,迸发出新感悟,新理解,新思路,让我们真正做到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归纳总结出律动教学三个方面关注点,分别是律动教学运用的广度,开展形式和组织策略。

1、律动教学的运用广度

律动教学可以渗透在一日流程的各个环节,重视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律动教学可以分为静止律动、行进律动、模仿律动,舞蹈律动。静止律动常见的形式有儿歌,童谣,手指操等,可广泛运用于课前常规强化,说明规则要点;也可运用于等待环节,填充幼儿活动内容,消减无效等待时间。结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通过律动教学使幼儿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行进律动多用于行进中,可运用于列队外出,场地转换等环节。如《火车开了》一例中,通过引导幼儿在音乐速度变化下做节奏不同的踏步行进,来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力,同时也帮助幼儿培养专注力,练习音乐反应,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模仿律动中,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对熟悉的人、动物或场景进行模仿,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同时,深化幼儿情感体验,使得幼儿身心协调积极发展。舞蹈律动下,幼儿通过控制身体,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锻炼自身协调能力,再结合音乐、表演、游戏等形式,提高幼儿的兴趣与美感,完善幼儿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2、律动教学的开展形式

律动教学可以与多种形式结合开展,如游戏、歌唱、语言等,不仅可以丰富活动设计,也是促进幼儿提高审美能力,强化音乐素养的方式。

在游戏活动中加入律动教学,具有趣味性、易操作性的同时还具有规则性,想象性的特点。加入律动教学后,可使幼儿更简单直接的理解游戏规则,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力,从而在游戏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在学习中又充分体现出游戏的趣味性。如《小猪挖泥巴》活动中,游戏设计主要练习“爬行”;结合律动教学,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在第一乐段中,模拟挖泥巴的动作,按节拍进行“挖”,第二乐段中,开始强化练习“爬行”,想象着“挖出了蚯蚓”的幼儿按音乐节奏一步一动的自觉前进。整个活动中,音乐乐段的变化结合教师语言提示,取缔了规则的说明,活动更加有趣,幼儿理解与操作也更加简单。

在歌唱活动中加入律动教学。歌唱活动的要点对于幼儿来说有四点,分别是歌词、节奏、旋律、情感体验。律动教学的节奏型是幼儿感知节奏的重要方式,也是常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律动模仿歌词内容所表达的事物形象,不仅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更是提升情感体验的优选之举。

在语言活动中加入律动教学。语言本身是具有节奏感的,这与律动教学中的节奏感有着奇妙的相通之处。因此在语言活动中加入律动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单调的语言活动新颖有趣,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的强化了幼儿天生的节奏敏感度,提升幼儿表现表达能力。

综合来看,律动教学的开展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广泛发挥自主创造性,积极开展多种领域、多种形式的律动教学。

3、律动教学的组织策略。

首先,感受音乐是律动教学的基础,因此音乐律动教学的基础就是培养幼儿的聆听习惯。在聆听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所表现或表达的内容和形象。

其次,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大胆表现自己,是律动教学的目标。律动教学的特点,是把对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结合起来。因此,在熟悉音乐之后,教师要关注如何引导幼儿创编出表现其内心感知的律动动作。如:《快乐的小白马》中,有的幼儿用双响桶敲击模仿马蹄声,有的幼儿用彩带模仿扬鞭奔跑的马儿形态,有的幼儿空手模拟拉马缰的体态动作。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由音乐而展开的想象是不同的,教师的引导方向就是促进幼儿积极想象,大胆展示和表现。

最后,在律动教学中还要关注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这是律动教学的进一步升华。音乐素养,是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作力的综合描述。律动教学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欣赏感受音乐的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反应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幼儿专业教师要始终保持教学研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品质;需要不断反思与实践才能更好的探索出多种多样趣味性幼儿教学活动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服务与幼儿,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林岚.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运用与实践[J].音乐天地,2008(12):13-14.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屈长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在音乐“律动”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论文_屈长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