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现状与展望_技术转移论文

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国内外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技术转移概念提出以来,技术转移研究至今方兴未艾。从早期的技术传播理论到今天关于技术转移政策与战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技术转移的丰富内涵,并在技术转移概念、机制、模式与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分析技术转移研究的发展趋势。

1 技术转移概念

技术转移概念,最初是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提出并讨论的。会议上把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则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出租的交易。目前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概念,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七种观点:

1.知识诀窍的转移、分配说。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和再分配。有代表性的如国际商会的定义,即技术转移是关于产品的制造方法和技术实施的全部知识诀窍和经验的转移;日本小林达也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技术转移是人类知识资源的再分配”〔1〕。

2.技术知识应用说。它把技术转移看作是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如弗兰克·普雷斯博士的定义:“技术转移就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包括其在国内和向国外的推广。”〔2〕

3.地域、领域转移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技术转移是地域上的转移和技术所属领域的转移,前者使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后者使技术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例如美国巴—赞凯说:“当某一领域中产生的或使用的科学技术信息在一个不同的领域中被重新改进或被应用时,这一过程就叫技术转移。”〔3〕

4.环节转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信息经过一些阶段、一系列环节的顺序发展过程。如我国学者林慧岳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和知识及其载体(人或机器设备等物质形态)在技术活动中的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环节之间的定向流动。

5.技术载体转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技术载体的转移,其中技术载体指人(具有技术知识的人)、物(生产工具、设备机器等)和文字信息(书刊、文献、图纸、胶片、磁带、磁盘等)。

6.相异主体合作说。这实际上是从主体角度来定义技术转移,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要素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过程,有两个特征:其一,存在不同主体;其二,存在主体之间合作。

7.技术商品流通说。这又是从技术的商品属性角度来定义技术转移,认为技术转移就是技术成果作为一种商品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流通过程。

上述七种观点在技术转移概念的界定上虽各有侧重,但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过程,即技术转移首先是一个过程;(2)技术的供、需双方;(3)供、需双方的“相互作用”。因此,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技术转移就是技术通过技术供、需双方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一个过程。

2 技术转移的机制

机制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指机器的构造原理和运行原理。后被引用到生物学,指有机体组织、器官在实现其功能时的相互联系方式。又被应用于社会系统,指社会系统形成、运行中各要素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因而,技术转移的机制,一般包括以下面几个方面:(1 )技术转移形成机制(2)技术转移微观运行机制(3)技术转移宏观调控机制(4)技术转移的环境支撑机制。

2.1 技术转移的形成机制

技术转移选择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表述为,技术转移之所以能够发生是企业在某个周期对内外条件加以权衡的结果,进行技术转移是企业的一种权宜选择。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凯夫。他们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技术转移,是因为:①该企业的内部市场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在国外的区位优势不十分明显;②市场容量较小,又不存在规模经济;③缺乏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④技术创新周期短;⑤政治风险较大的国家或地区;⑥有互惠条件等。在这些条件下,企业进行单一的产品贸易不利,而进行直接投资又不宜,只能选择技术转移,以牟取最大利润。

技术转移周期论 它认为拥有新技术的企业的对外战略有三类:①运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对外出口,即输出商品;②对外直接投资,就地产销运用该项新技术的商品;③直接把该技术转让给对方,即输出技术。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并按一定周期循环。该理论由日本斋滕优教授提出。斋腾优认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序列如下:

技术转移均衡论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该理论把技术转移、资源配置与世界收入分配三者统一起来考察,认为技术是由不断创新的发达国家(中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边缘),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其福利水平不下降,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和有利竞争地位,必然不断创新并且努力提高创新速度以推动技术转移。这样技术转移处于一种均衡结构,在该均衡结构中,中心和边缘的相对工资不变,贸易形式不变,二者福利均有提高,经济稳定,且有利于全球性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技术转移(N.R)论 这是由日本斋滕优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 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及对外经济活动,受该国的国民需求(N )与该国的资源(R)关系的制约。因此,在技术转移形成过程中,为满足需求, 需要何种程度的资源即手段、技术、劳动力、原材料等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能筹集足够的R来满足N时,NR关系就不成其为问题。倘若R不足以满足N,形成所谓“瓶颈”,NR关系就成了关键问题,正是这种NR关系的不相适应,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NR关系不相适应,促进技术革新,推动技术转移。尔后又产生新的NR关系不相适应,促进新一轮技术革新和技术转移。也就是说,需求(N )与满足需求所必须的储备和资源(R)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技术革新、转移。 而国际技术转移必须满足两国的NR关系相耦合才能进行技术转移。耦合条件如下:①结合条件 :两国的NR关系能够相互协调地结合起来;②同意条件:能够同时满足Na(技术引进收益)和Nb(技术提供收益);③资源供给条件:两国的技术转移资源可以结合,并满足技术转移的需要(Ra+Rb ≥R);④无对立条件:相互间在技术转移手段(R)与对方的需求(N)的关系上不矛盾;⑤技术扎根条件:要求接受方在技术吸收上投入相应的力量。

技术转移差距与双重差距论 这实际上源于波斯纳与哈夫鲍威尔的理论,认为形成技术转移的原因在于存在着技术差距,由于技术差距和技术的二元结构(迈依耶)技术从中心向边缘转移。许多学者认为该理论较片面,是“平面的”而非“立体的”,只能解释国际间的技术垂直转移,无法说明水平转移。后来韩国学者金泳镐提出双重差距理论,认为由中心向边缘转移技术,存在两种差距:其一,中心与边缘部分在技术发展阶段或技术体系上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供方转让的技术与技术受方需要的技术之间的不相适应,也就是技术供方造成的差距,称为技术转移差距;另一种是技术受方由于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在质与量两方面的严重不足,因而很难与中心部分转移过来的技术结合,是技术受方造成的差距,称为技术积累上的差距。

2.2 微观运行机制

从技术转移微观主体来看,技术转移是技术输出方与接受方之间,在互有需要、互有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微观主体——供受双方的动力来源如下:(1)市场需求、商品竞争和技术竞争, 是一种“拉力”和“压力”;(2)科技发展产生的“内推力”;(3)国家经济与科技计划、税收、法规政策等对主体产生的“外推力”;(4 )技术价值升高,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形成的“活力”。

关于微观运行机制的必备条件有:①技术差。只有微观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差,才能发生技术转移。一般说来技术差越小,技术转移速度越快,且越容易实现,否则速度较慢且很难实现。这种技术差是指微观技术差距,即参与转移的双方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而非所在国家或地区等的总体技术水平差距。②经济引力。经济利益是推动技术转移的动力,拥有方通过转让技术获得R&D的价值补偿和发明创造成果的收益,而受方则通过实施技术获取技术进步或超额利润。③中介条件。是技术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中介有两种方式a)无形中介。 作用是促进供受方结合,如政府的政策法规等;b)有形中介。 作用是联系供受方,有三种形式:专职的技术转移代办、兼职的技术转移代办和科技情报机构。

2.3 宏观调控机制和环境支撑机制

宏观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对技术转移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一般包括①科技规划、计划;②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技术项目的调控;③制度调控,如通过税收、贷款、专利、标准、基金等制度;④法规、政策调控。经济发达国家近些年则采取了以间接经济调控手段为主,直接的政府干预为辅的方式,且对技术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有政策倾斜趋势,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措施。

环境支撑机制是技术转移所必须的条件,也是影响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环境支撑主要包括:①信息沟通环境,如大众传播媒介、交通与通讯设施等;②组织支撑环境,如教育与研究机构、科技情报机构、专利组织、标准化组织、金融机构等;③政治环境;④科技环境;⑤社会文化环境等。

3 技术转移的模式

目前关于技术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归结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1、从技术转移的主导因素考察技术转移, 这类模式主要包括①技术推进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商品化生产),例如拉维茨的技术推进模式;②市场拉动模式(市场需求→产品研究→产品制造→产品销售);③“推——拉”相互作用的综合模式。

2、 按照参与技术转移的供或需方的参与程度来区分技术转移模式有:被动模式、半主动模式和主动模式。被动模式指供方和需方之间不用其它的联系渠道就实现的技术知识转移方式,且供方仅仅是把技术介绍给受方,并不协助受方加以应用,受方一般是通过“自学”来实施技术。典型的技术转移形式是专利许可证转让。半主动模式则指促成技术转让的基本因素已经由自我教育、自我吸收,变为某技术转让机构的参与。而主动模式中,供方已经贯穿到技术转移过程始终,积极地帮助受方实现自己的技术。

3、供方/受方模式。 该模式由戈尔德霍和龙德在研究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向遥感系统有限公司转移盲人阅读机技术的案例后提出,其模式图如下:

4 技术转移要素与过程

技术转移的要素分析,是探究技术转移过程及一般规律的重要方法。目前关于技术转移要素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机械设备和情报信息三种技术要素的组织形式即为技术转移要素;第二种观点以罗杰斯、布朗为代表把供需双方和中间环节作为技术转移的要素;第三种观点从技术转移主体、客体切入,把技术成果、技术成果的提供者和技术成果的接受者作为技术转移要素。

同时,国内外关于技术转移过程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种理论:①乔治·霍里代的从初期的计划与购买到技术吸收的技术转移两阶段论。第一阶段包括技术选择、挑选机构、商订合同和财政拨款;第二阶段由采用、建设与安装、培训、工厂机器的操作、国内扩散和维持诸步骤组成;②戈尔德霍和龙德的技术转移四阶段论,即搜索源技术、学习掌握源技术、改动源技术以适应新环境、实际运用源技术;③A·C· 沙姆利的“探索——改制——执行——维持”四阶段技术转移过程模型;④西尔维利·修纳特的基于10个基本操作的技术转移过程模型,这10个基本操作包括:原始研究,挑选和培训技术转移项目负责人,建立人机系统和管理系统,建立宏观和微观组织结构,充实人员和设备,培训工人,小组培训,技术系统准备,技术转移评价,技术转移战略和全面计划。

5 技术转移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六十年代至今,技术转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研究建诸于技术传播理论,侧重在技术转移概念的界定及技术转移的性质、要素和意义的确认;进入八十年代,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成为热点,如邓宁为代表的技术转移选择论,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技术转移均衡论,以及影响深远的日本斋腾优的技术转移周期论和技术转移“N.R ”关系研究等,都是该时期的成果;随着国际间的竞争日益聚焦于科学技术,技术转移则逐步被纳入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框架之中,因而,技术转移研究也就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领域,理论背景与研究内容都愈加广泛和丰富。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关于技术转移的政策、战略及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等的研究正在成为新的热点。

5.1 技术转移的政策研究

较成熟的理论有拉格曼、巴克利、卡森为代表的技术转移内部化理论和比昂契克、贝托索斯等的技术从属论。前者主张技术转移的非公开化,认为只有技术转移内部化,即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间转让技术,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和防止技术信息的“泄漏效应”,反映到政策上即倾向于转移内部化;后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支配与从属、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把技术转移看作是发达国家用以维持其对发展中国家支配地位的手段。因此,主张通过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依附发达国家的从属关系,甚至提出了“废除专利制度”等过偏激的口号。

5.2 技术转移的战略研究

技术转移战略正确与否,决定了技术转移的成败,技术转移发展的方向问题,即技术转移战略成为研究的重点。大体上可分下述三种战略:①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战略②扩大技术效用战略③找出路战略。但在各个国家战略实施中往往是三种战略并存。

5.3 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适宜模式探讨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如何选择适宜本国的技术转移模式来推进技术转移,成为当前技术转移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我国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争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围绕英籍德国人舒巴赫的“适宜技术”而展开的梯度发展模式与跳跃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之,技术转移仍在迅速的发展之中,技术转移的研究也正在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各国也都密切关注着技术转移发展新动向,努力寻找适宜的发展战略,努力去把握技术转移提供的发展机会。

标签:;  

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现状与展望_技术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