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净 黄晶晶
(成都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610000)
【摘要】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对肺部感染及痰稠不易咳出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4 年3 月~2014年3 月在肿瘤科室就诊的100 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抽出氧气组和超声组,各50 例。二组皆用庆大霉素8u、糜蛋白酶4000u。氧气组和超声组分别观察2 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 两种疗法在化疗、排痰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氧气雾化吸入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不易发生缺氧,交叉感染发生率低。 结论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目的,但氧气吸入患者更易接受,不会加重患者缺氧,器械专人专用,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超声雾化;氧气吸入;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69-01
肺部药物传递系统(pulmonary drug delivery system,PDDS)是一种输送药物到呼吸道和肺部,并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传递部位或在传递部位被吸收,从而达到预防、治疗或诊断目的的一类给药技术。雾化吸入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药物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为考虑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肺部感染及痰稠不易咳出者的治疗效果,特作如下相关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4 年3 月~2014 年3 月在肿瘤科室就诊的100 例肺部感染及痰稠不易咳出患者,年龄18~72 岁,平均47、5 岁,其中男66 例,女34 例。100 例肺部感染及痰稠不易咳出患者以其入院的时间顺序编为1~100 号,随机分为2 组:氧气组、超声组各50 例。2 组间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药物配制及使用方法
超声雾化吸入20ml,雾化吸入时间小于15 分钟,一天两次。氧气雾化吸入10ml,氧气流量6-8L 每分钟,雾化吸入时间小于10 分钟,一天两次。
2 观察和 结果
2、1 观察指标:对雾化吸入的接受程度;缺氧加重是病人在接受雾化吸入时感觉缺氧,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有效化痰和排痰量指病人经雾化吸入治疗后痰液易咳出或易被吸出,肺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和好转;交叉感染是指病人在做雾化吸入时所发生的同种菌群的呼吸系统感染的例数。
2、2 结果:超声雾化依从性良好性者10 例,缺氧加重7 例,交叉感染4 例,有效化痰、排痰29 例;氧气雾化组依从性良好者22例,缺氧加重0 例,交叉感染1 例,有效化痰、排痰27 例。两组比较,有效化痰排痰无明显差异,P>0、05,但氧动力雾化组在依从性缺氧加重及交叉感染方面治疗效果均优于超声雾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药液雾化吸入疗法要用于治疗肺部和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雾滴直径1~5um,沉积部位多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um,易沉积在支气管;雾滴直径20~40u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1】。超声雾化药液颗粒稍大一些(直径3、7~10、5um),气溶胶微粒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氧气雾化吸入器产生雾滴(3~6um),患者在吸入药液的同时吸入氧气,呼吸道内含氧量升高【2】,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有效提高氧分压,氧气吸入保证了雾化过程中氧气的充足供用,起效快,疗效高。
超声雾化的雾滴稍大,吸入时沉降着在上呼吸道的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选用超声雾化方法治疗比较适宜;氧气雾化雾滴稍小一些,吸入下呼吸道的药物浓度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青梅?两种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75-76.
[2] 李列侠,张永奇.两种雾化吸入疗法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21~122.
论文作者:刘净 黄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氧气论文; 超声论文; 肺部论文; 雾滴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