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论冷战的起源_斯大林论文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论冷战的起源_斯大林论文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论冷战的起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日战争论文,冷战论文,中国论文,起源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产物。它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抗争,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原子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冷战美国 苏联 英国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 扩张 原子弹

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从1947年3月正式爆发,像一根主线贯穿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给美苏两国、世界许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局势带来重大影响,有人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1〕那么,这场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的根源何在? 本文将就此作一探索。

1

冷战之所以爆发,首先源于以美苏为代表的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抗争。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美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以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为立国的思想原则,苏联则以马克思、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为立国的思想原则;美国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奉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苏联反对个人拥有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由中央指令的计划经济制度;美国实行两党竞选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苏联实行一党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美国实行比较广泛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个人自由,苏联则对此施加种种限制;最后,美国有一种“使命感”或曰救世主精神,认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美国应把它推广到全世界,以民主自由的传播者、捍卫者自居,以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苏联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苏联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先锋队、基地与堡垒,以推动世界革命为己任,以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最终目标。这样,美苏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从一开始就处于尖锐对立之中。二战中双方由于遭到共同敌人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威胁,暂时捐弃前嫌,结成了联盟,但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双方结盟的基础逐渐消失,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对抗又重新浮现。1945年4月, 斯大林对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说:“这次战争和以往战争不同,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军队所到之处,绝不可能不是这样”。〔1〕这表明斯大林有乘胜利之机扩张社会主义的意图。二战末期, 二战末期,在苏联帮助下,一大批东欧国家获得解放,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此情此景,美英极为恐慌,惊呼“俄国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他们一方面加速进军,力图抢夺更多的地盘;另一方面,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要求在被解放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并一再以此为武器,要求在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或把新政府改组成追随西方的“民主政府”。

这样,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双方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各自的社会制度推行到被解放的国土。同时,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美英的统治者把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看成是正受到“暴政”的“高压控制”和奴役,把各国共产党看成是受苏联操纵的“第五纵队”,甚至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看成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阴谋,认为美英有义务、有责任拯救和捍卫西方世界,这就使双方矛盾逐渐激化,最终走向尖锐对抗。

对于冷战的意识形态性质,西方政治家和学者从不讳言,并着意渲染。如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2〕布什在冷战结束后坦率地承认:“40多年来, 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及其对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威胁进行了斗争”,并欢呼“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这是民主和自由的胜利。这是我们的价值观念道义力量的胜利”。〔3 〕西方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正统派们也认为冷战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根本的回应”。〔4 〕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着意把冷战描绘成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是为了给他们所从事的冷战戴上一个神圣的光环。但不可否认,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抗争是冷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冷战之所以爆发,也源于美苏两种不同对外战略构想的碰撞。

二战后期,苏联在乘胜前进的同时,乘机在东欧、中近东和远东进行了扩张。苏联这样做虽含有乘机扩张共产主义的意图,但主要还是从保障自身安全考虑的。

苏德战争虽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但也使苏联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战争给苏联造成了2000多万人的死亡,1710座城镇、7万多个村庄和3万多家工矿企业被毁,直接经济损失估计高达25600亿卢币。〔5〕这样,如何有效地防御侵略威胁,确保苏联国家安全,就成为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斯大林对外战略构想的中心课题。斯大林希望战后继续维持苏、美、英三大国合作,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维持世界秩序,保障和平。同时,鉴于苏联历史上所遭受的几次大规模入侵多来自西部,斯大林力图通过把苏联西部边界向外推进,并在东欧建立一系列对苏友好的国家,把昔日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此外,削弱德日等昔日仇敌,在中近东和远东尽可能谋取一些权益。

西方一些政治家和学者把苏联的上述做法仅仅看作是扩张共产主义,推进世界革命,是不符合逻辑与事实的。苏联当时刚刚经过战争的浩劫,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如美国,如大力推进世界革命,必然和美国迎头相撞,导致一场更恐怖的战争。斯大林并不愿再看到一场战争,他深知苏联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确保国家安全。为此他再三表示要和美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直到1947年4 月冷战爆发后,他还重申了两种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美国和苏联“既然在战时能够合作,在和平时期又为什么不能合作呢”?〔7〕由于害怕同美国发生剧烈对抗,危及苏联的安全, 他甚至要武装力量很强的希腊、法国、意大利共产党放弃武装斗争,参加政府,和资产阶级合作。在远东,他也没有积极支持中共的解放战争。在中近东,在美国采取强硬立场支持伊朗和土耳其政府后,他很快从伊朗撤军并放弃了对土耳其的要求。可见,当时苏联在东欧等地的扩张主要并非扩张共产主义,更多地是从苏联国家安全考虑的,是斯大林保障国家安全战略的具体体现。罗斯福的亲信、多次与斯大林打交道的霍普金斯曾说,斯大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俄国利益维护者,他最先想到的永远是俄国”。〔8〕从苏联的利益考虑,当时只能是维持苏、美、 英三大国的战时合作,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努力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再进行一场战争,对苏联即使不意味着毁灭,也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这种后果斯大林是绝对不愿看到的。

然而斯大林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还是和美国的对外战略构想迎头相撞了。

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特别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或被战败,或遭到严重削弱,不仅其实力远远不能和美国相比,还要仰仗美国的救济、援助和保护。即使苏联和美国相比,也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从根本上抛弃了孤立主义,走向世界主义,向全球扩张、夺取世界霸权的野心越来越大。早在1941年初,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的老板亨利·卢斯抛出《美国世纪》一文,叫嚷“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是美国作为世界统治力量出现的第一个世纪”。他要美国人认清“领导的全部机会都属于我们”,“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美国在世界的统治地位。〔9〕1943年4月,罗斯福总统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构想,即战后应保持美、英、苏、中四大国合作,通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机构维护世界秩序,在这些机构中美国居主宰地位。显然,这是一个和平缓进的称霸世界的战略。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病逝,杜鲁门继任总统。和罗斯福相比, 杜鲁门更加露骨地表达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多次公开表示美国要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1946年4月6日,杜鲁门在芝加哥的一次演讲中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10〕为杜鲁门起草国会演说稿的约瑟夫·琼斯在回忆录中也承认:“当时许多人都清楚”,美国正“转向持久不辍地承担领导世界的义务”。〔11〕可见,杜鲁门急欲充当世界霸主。同时,杜鲁门改变了罗斯福与苏联合作的构想,把苏联不是作为盟友而是作为对手,对苏联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政策。他上任第二天就告诉国务卿爱德华·斯退丁纽斯:“我们要顶住俄国人”,并认为过去对苏联太软了。〔12〕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在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备忘录中,详述了他对和苏联争执的一些问题的立场,坚定地指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一定要拒绝承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除非它们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应该在伊朗问题上表明我们的坚定立场,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基尔运河、莱茵——多瑙河水道和黑海海峡国际化,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最后他表示“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13〕杜鲁门与苏联强硬对抗的立场昭然若揭。

在杜鲁门政府称霸世界的战略中,欧洲由于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经济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以及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其争夺控制的重点。近代史上,谁能在欧洲称霸,谁就能夺取世界霸权。二战末期,在解放欧洲的过程中,美英控制了西欧,苏联控制了东欧。据此,美国的设想是稳住西欧,通过要求在东欧国家贯彻《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实行自由选举和自决,把它们从苏联手中夺回来,使其成为抵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防疫地带”和反共前沿阵地。

此外,杜鲁门改变了罗斯福分割德国的政策,力图扶植德国,把德国变成“复兴欧洲”的工具;排斥苏联,独占日本,力图把日本变成美国控制的反革命堡垒和掠夺东方的基地;反对苏联在中近东的扩张,力图伺机控制中近东。这样,双方在东欧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夺逐步激化,最终走上冷战。

总之,杜鲁门上台后,改变了罗斯福与苏联合作的构想,采取了与苏联强硬对抗的立场,实行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重点,向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的战略。这一战略和苏联保障安全的战略迎头相撞,成为冷战爆发的又一重要原因。

3

美国政府在二战末期转而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对苏发动冷战,与原子弹的面世不无关系。

原子武器的试制最先始于纳粹德国。1939年8月, 爱因斯坦和另一核物理学家西拉德联名致书罗斯福,说纳粹德国正在研制一种“威力极其强大的炸弹”,敦促美国政府着手研制。10月19日罗斯福对该件作了批示,美国政府开始研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加快了研制的步伐,到二战末时终于掌握了原子武器制造技术并研制成三颗原子弹。

美国独家掌握了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及其制造技术,骤然间处于无与匹敌的战略优势地位。如果说之前美国对苏联的军事实力还有所顾忌的话,现在原子弹则为其撑了腰,壮了胆,使杜鲁门政府决心凭借手中这张王牌与苏对抗,以核垄断进行核讹诈,实现美国的战略构想。请看下述事实。

1.关于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时间。早在5月11日德国刚刚投降, 邱吉尔就致电杜鲁门,建议邀请斯大林再举行一次三巨头会议,讨论“世界上最重大的问题”。但杜鲁门并不想立即举行会谈,而是把它推到原子弹试爆之后。杜鲁门对其助手私下说,“如果原子弹爆炸成功(我想会成功的),我肯定会敲敲那帮家伙的”。1945年5 月美驻苏大使约瑟夫·戴维斯会见杜鲁门后在日记中写道:“使我感到吃惊的是,总统说不到7月份以后他是不会参加政府首脑会晤的。 我所想到的理由是他要处理预算问题。‘但是’,他说,‘我还有一个理由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和我谈起了原子弹。最后试验原是6月份,但现在推迟到7月份。我感到吃惊和震惊”。〔14〕后来,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时间确定在7月17日, 即原子弹试爆的第二天,这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杜鲁门的精心安排,企图在会议上以原子弹为后盾要挟苏联。可见,早在原子弹试爆之前,杜鲁门已决心以原子弹为武器,和苏联强硬对抗。

2.波茨坦会议开幕后,当杜鲁门获悉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对苏联的态度马上变得强硬起来。对此,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在日记中作了生动的记录:“邱吉尔跟我说,他在昨天的三大国首脑会议上注意到杜鲁门总统显然由于发生了什么事情变得强硬起来,总统大胆地面对俄国人并果断而有力地说他们根本不应提出某些美国完全不能接受的要求。邱吉尔说,‘现在我知道杜鲁门昨天是怎么回事了,但昨天我百思不解。当他看过那份报告再次参加会议时,他已判若两人。他要苏联干这干那,几乎控制着整个会议’”。〔15〕

波茨坦会议是二战中三巨头三次会议中争吵最激烈的一次会议,远没有前两次会议的那种和谐气氛。在处置德国、波兰疆界、对罗马尼亚等国新政府的承认等问题上美国都采取了对抗立场,反对苏联的建议要求,而不像前两次会议上罗斯福对苏联的许多要求妥协让步,甚至和斯大林签订秘密协定,完全满足苏联对远东的要求。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现在已独家掌握了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可以凭此来按照美国的构想、美国的蓝图重塑战后世界了。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说得好:“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全世界”。〔16〕此言真是一矢中的。贝尔纳斯在首次会晤杜鲁门时即讲:“我相信原子弹完全可以使我们在战争结束时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他在接见核物理学家西拉德时也说,美国拥有和使用原子弹将在欧洲问题上更易于支配苏联。〔17〕

3.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把当时仅剩的两颗原子弹扔到日本广岛、长崎,造成20多万无辜平民的伤亡,此举也与对抗苏联有关。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承诺,苏联将在欧战结束2~3个月内对日宣战。西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早在1945年4月中旬, 美国情报研究就断定,“苏联参战将会使大部分日本人立即相信,他们的全面失败不可避免”。〔18〕同年6月中旬,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告诉杜鲁门, 苏对日宣战很可能使日本立即投降。杜鲁门本人也认为,在使用原子弹之前,只要苏对日宣战肯定可以结束战争。当苏联通知美国决定8 月初对日宣战后,杜鲁门私下写道:“此事一旦发生,日本就完了”。〔19〕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不使用原子弹,只采取常规作战进攻日本,也不会像原来估计的要损失100万美国人的性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个高级顾问小组——联合作战规划委员会推断,如先进攻九州岛,再进攻日本本土,大约损失4万美军。1989 年发现的当时美国陆军部一份绝密的情报研究直截了当地指出,原子弹对日本决定投降关系不大,“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俄国参战,日本就会投降”,大规模的美国进攻可能永远不会发生。〔20〕这些材料和分析表明,如果从纯军事角度考虑,投掷原子弹并非必要。那末,杜鲁门下令投掷原子弹的真正目的又何在?

对此,爱因斯坦虽不是历史学家,也看得一清二楚:“原子弹之所以爆炸是因为美国想尽一切办法在苏联参战以前结束太平洋战争”。〔21〕邱吉尔在1945年7月23 日也看到:“很显然美国目前不希望俄国对日作战”。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当时在日记中写道:贝尔纳斯“非常希望在俄国参战前了结日本事务”。美国之所以想在苏联参战前“了结日本事务”,贝尔纳斯的私人助理沃尔特·布朗道出了部分真相。他在私人笔记中写道:贝尔纳斯“认为原子弹投放后日本将投降,俄国就发挥不了多少作用,因而也就不能对中国提多少要求了”。〔22〕可见,美国对日投放原子弹也是从对抗苏联考虑的,企图以此来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抵消由于苏联参战而造成的影响,从而使美国在这一地区处于支配地位。

4.美国不仅利用原子弹这张王牌和苏联对抗,还企图始终维持核垄断地位,限制苏联研制原子弹。1946年6月, 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贝尔纳德·巴鲁克在联合国提出要对原子能的发展加以控制,由国际机构统筹必要的原料,并对各国进行监督;对国际机构的控制和核查不得否决,一切按多数票通过的决议办理。这一计划显然是针对苏联的,企图利用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限制和阻止苏联发展核武器,维持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苏联认为这项计划完全无法接受,提出反建议,即首先销毁全部原子弹,并禁止生产这种武器,列强公决不使用原子武器,然后再协商控制问题。但巴鲁克的态度是要么全盘接受美国方案,要么干脆不要任何方案,横蛮至极。结果未达成任何方案。

这些事实表明,原子武器出现后,美国利用独家掌握的原子弹耀武扬威,对苏联采取强硬对抗政策,恶化了美苏关系,加速了冷战的爆发。美国著名学者沃尔特·拉弗贝尖锐地指出:“轰炸广岛以来,外交上的每一次交锋都笼罩上了原子能的魔影”。〔23〕史汀生则坦率地承认:“我们保持与苏联之间令人满意的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与原子弹有关,而且是受原子弹支配的”。〔24〕

4

探讨冷战的起源,不能不涉及英国所起的作用。

在西方几个大国中,英国一贯是反苏反共的急先锋。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虽然与苏结盟,但一直心怀贰心。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一拖再拖,迟迟不愿开辟,并与苏美意见相左,力主从意大利、巴尔干插入中欧,企图在中欧打进一个楔子,阻止苏联红军进入中欧。在三巨头几次会议上,和斯大林争吵最激烈的就是邱吉尔。

二战后期,眼看着苏军越出国境,解放并控制了东欧大片土地,英国极为恐惶。东欧是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从地缘政治讲,它不愿轻易丢失;从意识形态考虑,它更不愿东欧赤化。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无力单独与苏抗衡,于是英国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企图促使美国承担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苏联的扩张。

早在1945年4月6日,邱吉尔就致电罗斯福,谈及英美和苏联的矛盾,煽动美国和英国一起“毅然决然地起而应战”。4月11日, 他再次致电罗斯福,提请他注意上封电报,“激励罗斯福保持坚定”。〔25〕罗斯福逝世后他又不断致电杜鲁门,说他“极为忧虑地看到……苏联的权力移到西欧的中心,在我们同东方的一切事物之间垂下了一道铁幕”,说“您我二人对未来仍须负起重大的责任”,〔26〕“诚恳地盼望您的行动终将造成欧洲的持久和平”。〔27〕

1946年1月16日,已经下野的邱吉尔应邀访美。 在美期间他多次发表谈话,鼓吹英美联合,抵制苏联的扩张。3月5日,他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小城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一篇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在演说中严厉抨击苏联“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后面的东、中欧国家“无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共产党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它绝对服从来自共产主义中心的指令,完全协调地工作着……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他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鼓吹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实现“兄弟般的联合”,“联合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掌握的所有海空基地”,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共同对付共产主义的扩张。〔28〕

邱吉尔这篇演说显然激起杜鲁门的共鸣,在演说中杜鲁门多次带头鼓掌。《纽约时报》也发表评论说美英“两国为同一命运所支配”,应“同情和支持”邱吉尔的建议。但它也遭到许多人的谴责。《芝加哥太阳报》认为邱吉尔是想要美国为英帝国火中取栗,说:“紧随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29〕演说后8天,3月13日,斯大林对《真理报》记者发表谈话,严厉指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难于合作”;谴责邱吉尔像希特勒一样散布种族优越论,认为“讲英语的民族是唯一的最优秀的民族,应当统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揭露邱吉尔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30〕当天,《真理报》发表了题为《邱吉尔玩弄刀枪挑起反苏战争》的社论。邱吉尔这篇演说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成为冷战爆发的一个信号。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它是邱吉尔的“冷战宣言”。〔31〕

英国促使美国承担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发动对苏冷战的最重要一招是使了一个金蝉脱壳计,主动把希腊、土耳其交给美国。

希腊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二战爆发后被德国占领。1944年10月希腊解放时希共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几乎控制了全国。但英军登陆后支持希腊右翼政府镇压了希共武装。1946年秋,希共再次掀起武装斗争。到1947年春,尽管英国给希腊提供了4万军队,输送了7.6亿美元的军事物资,但希腊政府的统治还是岌岌可危,最后只能控制雅典和萨洛尼卡等大城市及附近地区。

这时英国在希腊的处境颇似后来美国在越南的处境。英国虽然是二战的战胜国,但这场战争也使它元气大伤,遭受巨大损失。战争结束时英国债高达350亿美元,黄金储备几乎耗尽。这时, 英国又背上希腊这样一个包袱,要给希腊提供大量援助,使本身经济已很困难的英国不堪重负。如果不尽快从希腊脱身,势必陷入泥淖不能自拨。但英国政府又不愿让希腊落入共产党之手。只有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希腊、土耳其的重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于是,1947年2月21日, 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 日以后英国无力再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进一步援助;鉴于希腊和土耳其在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

美国早就关注着希腊、土耳其事态的发展。早在1945年秋,杜鲁门就授权国务院与英国商讨援希问题。1946年10月,美国国务院近东和非洲事务司提出备忘录,指出希腊“正成为紧张的国际关系的焦点”,它的地位“可能构成中近东未来趋向的一项决定性因素”。翌年2月, 该司再次就希腊问题提出备忘录,题为“危机和迫在眉睫的崩溃的可能性”。美国政府对希腊的局势已极为担忧了。但希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如英国不放弃,美国也不便直接插手干涉。现在,既然英国拱手相送,同时美国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业已确定了遏制苏联扩张的冷战政策,也就义不容辞地接受下来,承担起援助希、土的责任。这样,杜鲁门政府经过20余天的精心准备,终于在3月12日抛出了“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在那篇向国会发表的咨文中,极力渲染希腊正遭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恐怖分子的威胁”,并说如果希腊沦入少数武装分子控制之下,就会对其邻国土耳其产生严重、直接的影响,甚至可能引起整个中东的混乱,欧洲各国也将蒙受重大影响,要求国会同意向希、土提供4 亿美元的援助,并派员前往参与“重建”。杜鲁门同时指出,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权,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着美国的安全”;“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最后,杜鲁门以“伟大的责任已降临在我们头上”结束了他的演说。〔32〕这篇演说杀气腾腾,充满火药味,在美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该演说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说之一”,是杜鲁门政府的对苏“冷战宣言”,它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爆发〔33〕。杜鲁门本人也承认,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还是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34〕持续战后40多年的冷战爆发了。

这些事实表明,对于冷战的爆发,英国并非扮演了消极被动的美国的追随者的角色。经过二战,英国尽管已沦为二流强国,但其坚定的反苏反共立场未变。特别是出于对苏联势力扩张的恐惧,对二战后掀起的遍布世界的红色浪潮的恐惧,生恐危及大英帝国的利益,这就决定它必然采取一种主动积极的对抗性政策。但由于它经济困难,实力有限,无力单独和苏对抗,更无力承担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因而向美国靠拢,施展外交手腕影响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使美国介入欧洲事务,承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苏联扩张的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抵抗苏联的威胁,维护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对冷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笔者从四个方面探索了冷战的起源。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冷战之所以爆发并持续40多年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两个因素的作用,而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收稿日期:1995—05—16

注释:

〔1 〕〔美〕约翰·米勒:《静悄悄的灾变: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外交史》杂志1992年春季刊,第66页。

〔2〕〔美〕沃尔特·拉弗贝:《美国、俄国与冷战(1945 ~1990)》,纽约,1991年第6版,第13页。

〔3〕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20页。

〔4〕新华社华盛顿1991年12月25日电。

〔5〕〔美〕威廉姆·海兰德:《冷战结束了》, 《时代周刊》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6〕周尚文、叶书宗等:《新编苏联史(1917~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9页。

〔7〕《斯大林文选》下,第491页。

〔8〕《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版,第20~21页。

〔9〕沃尔特·拉弗贝:《冷战的起源1941~1947》, 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1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3 页。

〔10〕《基辛氏当代文献(1946~1948)》,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3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7页。

〔11〕约瑟夫·琼斯:《十五个星期》,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3分册,第32页。

〔12〕沃尔特·拉弗贝:《美国、俄国与冷战(1945~1990)》,纽约,1991年第6版,第16页。

〔13〕《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第470页。

〔14〕〔15〕〔17〕〔18〕〔19〕嗄尔·阿尔普诺维茨:《美国为什么投下了原子弹?》,《技术评论》杂志1990年第8~9期。转引自《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第26页,第27页,第26页,第23页, 第23页。

〔16〕赫伯特·胡佛:《论美国的道路(1945~1948)》,转引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1986)》,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20〕《美国为什么投下了原子弹?》,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第23页。

〔21〕〔22〕〔24〕《美国为什么投下了原子弹?》,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2期,第25页,第25页,第28页。

〔23〕沃尔特·拉弗贝:《美国、俄国与冷战(1945~1990)》, 第41页。

〔25〕〔比〕德泽勒皮:《邱吉尔的秘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26〕〔27〕《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第212页,第215页。

〔28〕《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3~88页。

〔29〕1946年3月6日美联社综合报道,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2分册,第52页。

〔30〕《斯大林文选》下,第462~463页。

〔31〕《美国、俄国与冷战》,第40页。

〔32〕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3分册,第44~49页。

〔33〕约翰·斯帕尼尔:《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华盛顿,1991年第12版,第41页。

〔34〕《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第120~121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论冷战的起源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