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与趋势*_心理学论文

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与趋势*_心理学论文

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心理学中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的发展和趋势。儿童社会化研究自30年代兴起至今的发展进程主要受社会历史环境和心理学理论思潮的影响。其中人本主义思潮、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条件、心理学中的“综合、整体观点”和“生态学运动”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起了主要作用。近年来儿童社会化研究有如下特点:研究方法综合化、大量采用现代化的研究硬件和软件、强调研究工作的生态化倾向、跨文化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社会化的生命全程研究开始出现。从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者更深入地认识到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复杂性;把儿童看作是自身社会化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更加重视认知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在教育和行为干预中的应用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化研究的方法更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的倾向。

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共同研究对象〔1〕。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的发展和趋势。个体的社会化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本世纪之初就开始受到心理学家的注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尤其突出个人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和个人适应社会的人格发展过程。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化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自30年代起,心理学界开始有人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化问题〔2〕。此期出现的社会测量法, 促进了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的研究文献运用了社会测量法来探讨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40~50年代,由于二战及冷战的影响,心理学界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大量减少。到60年代,儿童心理学研究仍然主要关注着认知发展,但儿童社会化作为影响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开始受到重视。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观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80年代以后,社会化研究的论文、报告、专著大量增加,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都将儿童社会化作为重要专题。近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儿童社会化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据统计,1979~1988年10年间,我国五种主要的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关于儿童社会化论文有95篇,占全部研究报告的11.38%〔3〕。进入90年代以后,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发展更快,有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一领域可以说是受到了空前的重视〔4〕。

一、儿童社会化研究受到重视的原因

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升温,反映了心理学界一种新的研究兴趣,但它绝不仅仅是由研究者的兴趣决定的,多方面的社会和思想原因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研究的背景。

首先,五六十年代以后,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人们对儿童的观念更趋于平等和全面。儿童时期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准备时期,与人类生命其他阶段的平等地位和自身的独特性,被文明社会所广泛承认。儿童的生命从一降生(甚至在母体内)就被赋予平等的人类个体的地位和权利,年幼的生命也被赋予了同样的人类尊严。尽管智力的不发达和体格的脆弱,使人类婴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不上动物,但是把人类婴儿降格视为低人一等的看法,早被看作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侮辱。儿童的生命和权利得到了一般国家的法律保障。

儿童作为成长的个体及其在各方面健全发展的整体性,正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现代社会要求于个人的是各方面健全的机能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单方面的发展无疑是教育的失误。但在刚刚开始重视文化教育的阶段,人们往往把儿童的发展等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对于全面健康的发展中应包含的人格和品德发展的因素则考虑不多。这种现象在有识之士的警觉和提醒下正在得到纠正,完整的健全发展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日本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指出:“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教育’。……总之,最重要之处,并非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而应从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5〕近年来,在国内的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社会化。用全面的发展观进行指导,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共同发展的整体教育改革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这样一种强调整体的研究和理论导向对于人们形成正确健全的发展观起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的基础上,儿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儿童社会化的课题。

其次,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必然反映到关于人的研究中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为多变和难以把握的境遇。现代生活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具有更卓越的适应能力,头绪纷繁的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既为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刺激和众多的机会,也给人带来困惑和无所适从的迷失感。现代社会许多人感到对生活无法把握,对命运无能为力,难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适当的角色,从而产生一种适应能力的危机。现代生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个体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准备才能适应生活?现代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发展?面临这些重大的实际问题的挑战,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注重个体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探求人的个性和社会化过程的发展规律。

第三,西方心理学中,“综合的、整体的观点”成为一股广泛的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发展的研究,新一代的心理学家不再明确地坚持传统的研究流派和理论体系之间的界线,在研究中往往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观点和方法,以求对课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对传统的认知发展问题,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在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系统中来看待认知发展。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生长,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心理的认知成分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场合。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不可分割地体现于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将认知发展和个体社会性发展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将它们孤立地对待则行不通。研究认知发展,必然要联系社会性发展,它们作为整个个体发展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面,都不能正确解释心理发展的规律,因而,个体社会性发展作为个体发展的组成部分而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

第四,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学运动”对儿童发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学运动的实质,是强调研究工作的外部效度,要求心理学研究结果适用于广泛的自然生活情境。对自然情境的重视,使研究者将眼光转向儿童的实际生活,转向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里最突出的课题显然是儿童逐步走向社会生活的社会化过程。已有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结论,也需要结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来加以考察。在社会生活中,认知推理过程并不仅仅从形式逻辑上进行,而更多地是从社会知觉的角度进行。可以说认知推理实际上受到人的个性特点和社会性特点的制约。社会生活中的认知过程与实验室里的认知过程是有差别的。无视社会性发展而单一地研究认知,不可能揭示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全部规律;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研究,也不会是成功的研究。对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视,反映了发展心理学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关注和靠拢。

正是由于社会思想观念和社会现实的推动,儿童社会化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二、儿童社会化研究的主要课题和特点

心理学对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包括儿童早期的社会性潜能,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和机制,影响社会化的各种因素和干预手段。目前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比较活跃的课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儿童社会化的概念、动力、基本模式等等;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情绪、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道德、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与学校、同伴三大方面;关于儿童社会化异常的表现及其干预。

随着社会化研究的展开和深入,研究者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总的来看,当前的研究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研究方法综合化。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其众多的影响因素又交互制约,因而研究方法上出现了综合化趋势。首先,强调多种方法并用解决同一课题。每种研究方法各有长短,单一研究方法很难获得完整深入的信息,综合运用访谈、观察、实验等方法,可将所获结果加以比较、互补、验证。如对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就采用了实验、自然观察、投射等多种方法;对儿童同伴交往也采用了访谈、实验、观察、训练等方法。其次,方法的综合化表现为大量采用多因素设计。以往常见的单因素设计难以揭示社会化问题中众多因素复杂的相互关系。随着统计技术的进步,多因素设计在社会化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反映出研究者对众多因素相互关系的重视。其三,注重在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心理学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历来重视定量分析,近年来开始重视对儿童行为资料的定性分析。如采用参与观察法和口头报告法来搜集资料,先对行为作定性归类,然后再作定量分析,避免了以偏概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全面客观性。

(2)大量采用现代化的研究硬件和软件。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录音、照像、摄录像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各种专门的仪器被大量应用到社会化研究中来,使研究资料的记录和分析都更加迅速、客观、准确。例如,借助于录像,可以对婴儿在不同语言刺激下的表情动作重复缓慢播放,了解很多正常速度下不容易察觉的信息;电子计算机被广泛用于刺激呈现、过程模拟和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通过一些大型统计软件包,研究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多因素设计和多元统计的应用,揭示了大量的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强调研究工作的生态化倾向。70年代末以来, 生态化运动在心理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本身就具有复杂多变特点的儿童社会化研究领域更不例外。生态化的研究取向要求在符合自然、真实、互相联系的环境中揭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部规律,使研究结论有很好的外部效度,能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生活情境。心理研究中的生态化特点主要是在理论观点和研究环境上汲取了生态学的观点,将心理活动看作是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强调心理研究应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着重揭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个体的主动性。在研究方法上,生态学倾向主张心理学研究走出实验室,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揭示变量的联系。它强调研究情境的自然,但也不牺牲研究本身的严密性,既提高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又不降低其内部效度。现场实验和现场观察被大量采用。现场实验多运用准实验设计,现场观察中则大量运用现代化的仪器和技术,并用新的统计方法分析处理观察材料。生态化趋势将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拓展了心理研究的范围和视野,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与儿童社会化有关的早期依恋、亲子互动、同伴交往、学习的动态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进展。

(4)跨文化研究越来越被重视。一般来说,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是要研究不同的地区文化和种族集团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机能和行为规律的共性和差异。“跨文化心理学更关注社会文化背景、生态学、社会结构等宏观特点并力图弄清它们与微观变量(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心理变量对总体社会文化变量依存关系的动态变化研究。”〔6〕跨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对某一心理现象提出假设, 然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进行检验。跨文化研究涉及心理学的大量领域,在儿童社会化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如婴儿期和亲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比较、互助行为、儿童—父母关系的因素结构、儿童对成人的认识、调节儿童行为的母亲策略、攻击行为的稳定性、道德认知的发展、父母对儿童的价值观影响等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儿童社会化研究的跨文化趋势,不仅有利于探索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而且对儿童抚养和教育实践也提供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方法,跨文化心理学几乎像它试图研究的千姿百态的文化一样令人感兴趣。”〔7〕在未来的儿童研究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5)社会化的生命全程研究兴起。60年代以后, 发展心理学研究开始重视人的毕生发展过程,即生命全程(life—span)的考察,反映在社会化问题研究领域,研究者不仅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而且开始探讨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继续社会化和重新社会化过程。这种趋势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全球人口中,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长,对中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有关学科研究受到重视;其次,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准备时期延长,且在生命的全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学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其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的一些大规模追踪发展研究所追踪的被试者到60年代已进入中老年期,这也激发了对中老年问题的研究〔8〕。对生命全程的研究,其前提是要承认个体生命的各个年龄阶段对人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内部可塑性,随着社会生活条件和个人经验的变化,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发展形式,也可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生命全程的社会化研究继续重视儿童和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同时对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阶段特征、各时期继续社会化的特点和机制进行探讨和比较,以发现社会化过程的毕生连续性,如不同时期个体社会化的任务、接受社会事件的态度等。另一方面,生命全程研究也探讨时代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个人面临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化的方式就具有不同特点。例如,有研究发现,当代青年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化向消费型社会化转变。传统社会中青年很早就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在实际生产中完成学习进入社会的过程。而当代青年不参加工作的时期较过去延长了,行为和经验都发生了变化: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选定职业,容易出现学习与工作的脱节;接触生产管理和工作制度较晚、“心理社会发展的缓冲期”延长了;在物质生活上自立更晚,依赖父母的时间延长,更晚体验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较长,进入主要与成人交往的阶段较晚,因而在生活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方面不同于过去的青年;较长时间处在有利于发展个人主义精神而非集体主义精神的状态之中,因为学习的过程说到底还是个人的事情。总之,生命全程的社会化研究从一个更宏观、更全面、更长远的观点来考察个体社会化过程,它将传统的儿童心理研究包容其中,又在理论、方法、研究范围上有新的发展。

三、当前儿童社会化研究的趋势

社会化是人类个体持续毕生的发展过程,对社会化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说方兴未艾。从发展心理学内部来看,80年代后期以来的社会化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研究者更深入地认识到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复杂性,在研究观念上实现着由习惯于考察社会对儿童的单向影响向把儿童看作自身社会化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的转变,即认为儿童既是需要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主体。一方面,儿童是社会中的儿童,他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又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参与并影响着自身的社会化,也影响其社会环境。要把儿童整合到社会中来,就必须让他们接受某些行为标准。这些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各有差异,但一般来说是把儿童引向亲社会方向而制止其反社会行为。成人往往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儿童传递这些标准,并且感到自己对儿童理解和适应标准的水平负有直接的责任。成人为了实施其社会化影响,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他们对儿童讲解行为规范,设置奖励和惩罚,还可以限制儿童的生活环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更重要的是以父母的角色抚养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这种纽带成为儿童追随成人的强有力诱因。但是,尽管如此,儿童并非总是按照成人的愿望来成长。对于成人的指导,他们有时不能理解,有时加以反抗,甚至对已经接受的标准,常常也不能执行。社会化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新一代社会成员不会按部就班地重复上一代的社会行为标准。尽管成人可以采用多种影响方式,社会标准和价值观的传递仍然是一个十分缓慢和不确定的过程。每一代人对于社会标准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儿童并没有成为上一代人的简单复制,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并不是社会灌输的被动接受者,儿童的行为并不是他所接受的社会经验的简单总和。相反,儿童自己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动因,他们能激发和创造一些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性经验。他们对来自成人的社会影响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不仅参与决定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而且将自己的特征反映到所从事的交往之中。儿童是否接受或同意成人的指教,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自己。成人显然不能像注射疫苗一样把这些规范传递给儿童,儿童也不会机械地重视他们的所见所闻。社会化是儿童与其社会网络中的他人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这种相互作用具有双向的效果,它既改变儿童,也改变与儿童接触的他人。将教师和父母看作仅对儿童具有单向的社会化影响的观点,现在看来是缺乏动力性和失之偏颇的。个人社会化的所有进展都来源于个人特点与社会经验之间双向的作用。

社会化研究中对儿童个别差异、气质类型、自我控制等课题的兴趣复萌,就反映了上述的观念变化。例如,对儿童气质类型的研究发现,在婴儿早期观察到的九种气质特征,即活动水平、行为节奏、好奇指向、对新刺激的反应、对变化的适应、注意范围和持久性、对刺激的反应强度、反应阈限及情绪状态,在大多数儿童身上是长期保持稳定的。而儿童的这种特征,决定着他们在父母的抚养活动中是“容易型”还是“困难型”或者“中间型”,并直接影响着父母对他们的抚养态度和行为方式〔9〕。 这类结果具体地说明了儿童在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积极能动的角色。

研究观念的另一转变是注重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联系儿童社会化的背景,将儿童的发展变化放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近期的许多心理学著作都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生态演异、文化差别和历史发展的关注〔10〕。就传统观点看来,社会化是为控制个体的发展而在自我、家庭和社会之间进行的一场斗争,如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模型,就是一个包含着冲突的模型。由于系统观点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倾向于将社会功能的单元看作是具有整体建构性能的系统,即所有与实现某一社会功能相联系的社会组织、规则和行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在社会化这一功能系统中,儿童个体、家庭、社会不再被认为是相对立的,而被认为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儿童和家庭是融合于社会、而不是对立于社会的。儿童的行为不再被作为一个自在的独立客体研究,而是更多地被放到行为背景中考察,注意行为产生的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依此观点审视传统模式的研究,一些由简单的实验室操作所揭示的因果关系,很可能蕴含着更复杂的决定因素,需要在更广阔的系统背景中作进一步检验。这一观点反映到新近的研究中,表现为现场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多变量实验设计被广泛采用。

其次,研究者更加重视认知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大量增加。社会认知指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在儿童发展研究中,社会认知是认知研究和社会化研究的交叉领域。社会认知以认知能力为基础、以社会性事件为对象,与社会化的其它问题是相互交织的。如社会化研究中的情绪识别、性别角色意识,道德认知等。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包括“对繁杂多样的社会认识对象的意识和一般认知(即存在)的发展;对人可能或应该在何时以及什么试图解释这些对象的意识(即需要)的发展;最后,它还包括各种各样认知技能(即推理)——它们大都还不为人知——的发展。”〔11〕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的主要差异在于其认知对象不同,非社会认知的对象是物,而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作为认知客体的人与认知主体有着共同的心理社会属性。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对象不同,社会认知的对象与主体建立有意识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由一系列的相互作用所组成,其间主客体求同存异、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正是行为和交际的这种相互性使社会事件与自然事件得以区别开来,并产生(和需要)一种特殊的认知。

社会化研究中对认知因素的重视还反映为同伴关系、性别化、社会行为等领域都注意考察认知成分的作用机制。许多研究都注意考察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认知能力、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对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信息加工能力、角色和观点采择能力、归因能力等认知因素与社会化的联系都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例如,在儿童同伴关系和友谊的研究中,就出现了以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主张对社会交往行为和技能的解释以人际问题解决(Interpersonal problem solving)能力为基础〔12〕。有人以认知方式的差异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不同〔13〕,也有人以归因能力为核心解释儿童成就动机的发展〔14〕。究其原因,这很可能是因为认知发展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供参照,另外,对有关认知因素的定量化工作,难度也相对比社会领域要小。

第三,与社会化有关的应用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儿童社会化领域研究成果的积累和儿童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的研究大受欢迎。在儿童的社会福利、保健等社会政策和有关法律的制订中,西方国家已经采用关于儿童社会心理的研究成果〔15〕。在我国,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信息更是牵动着千万父母的心。在学校教育领域,学生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干预计划、训练课程、矫治研究比以前增多,如道德判断训练、移情训练、归因训练、社会技能矫正、社会环境评估与设计等等。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方面的研究尤为引人关注。这些社会化研究对应用领域的深入,一方面反映了对儿童社会化异常方面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化研究对社会生活和教育实际需要的响应。

另外,社会化研究的方法更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结合运用的倾向。现场研究、自然实验、跨文化对比、元分析技术等的运用使社会化研究的结果现实化、多元化和概括化。新的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出现。随着毕生发展观点在心理学中的普及,研究者对成年和老年的再社会化问题也开始发生兴趣。

总之,尽管社会化研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结构,但其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并正在加深和拓展人们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注释: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568页。

〔2〕P.H.Mussen(Ed.)(1983):Handbook of Child Psycology(4th ed.,4 vols.)

〔3〕石绍华:《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趋势》,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3期。

〔4〕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4期。

〔5〕井深大:《零岁:早期教育的最佳期》,光明日报出版社19 87年版。

〔6〕荠茨、方富熹:《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趋势》, 载《心理学报》1991年第2期。

〔7〕A.J.马尔塞拉等:《跨文化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1年版,第50页。

〔8〕缪小春:《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毕生发展心理学》,载《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第4期。

〔9〕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年版,第275—278页。

〔10〕参见: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墨森等著, 缪小春等译:《儿童发展与个性》,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J.H.弗莱维尔著,洪戈力等译:《认知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页。

〔12〕Rubin,K.H.,& Krasnor,L.R.Social—cognitive and social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problem solving.In M.Peirmutter(Ed.),Cognitive prspectives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behavi oral development.The Minnesota Symporia on Child Psychology(Vol.18:pp.1—68).Hillsdale,HJ:Erlbaum.1986.

〔13〕H.Witkin,Cognitive style in personal and cultual ad optation,Clark University Press,1978.

〔14〕Shaffer,D.R.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Broo 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5〕Reese H.W.Developments in child psychology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Developmental Review,13,503—504,1993.

标签:;  ;  ;  ;  ;  ;  ;  

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与趋势*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