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三对辩证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及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中国论文,当代论文,贡献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模式的实践既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发展理论 所谓“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理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世界平均水平3倍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8.35万亿美元,同期,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3.8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从当时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初的2.9万亿美元。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已经从30多年前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李成(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所谓的中国模式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领导人和人民能够以发展的眼光不断修正过去的错误,进而实现持续发展。就像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有序、渐进是中国模式中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①日本学者松田学指出,前苏联试图通过先进行政治改革,以政治改革推动经济改革,结果却造成社会动荡、政治的混乱,从而使经济改革失去保障。而中国改革之所以保持稳定,则在于中国的改革先从经济改革开始。② 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特征的分析大多能够切中实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渐进式改革、开放包容、国有企业改革等特征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中国模式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产物。其中,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也是对当代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那些正在努力融入全球化、又试图保持自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成为他们的发展范式。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遵循西方国家的华盛顿共识进行“美国梦”的改革,结果经济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遭到了掠夺性的损坏;少数国家虽然发展起来了,但又很快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中国是按照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探索渐进式的发展路径,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因为这样的成功,中国才引起世人瞩目,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向东看”,他们愿意向我们学习发展的经验,了解我们的发展理念。中国模式的成功源于中国发展的实践,它不仅凝聚了我国13亿人口的智慧精髓,而且汇聚了当代中国放眼未来的战略思考,是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及对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已经越来越显著。 中国模式影响深远,其可供世人借鉴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中国模式的理论起点,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国模式与华盛顿共识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中国模式既不照搬,又善于吸取各种成功制度与发展模式的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主张用休克疗法走自由化(主要是金融和经济自由化)、全民私有化和产权完全清晰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的实践结果表明,它还存在不少难以克服的阻碍。而中国模式凸显的是不断强大的经济硬实力和反复检验、日益成熟的发展理念,通过循序渐进的开放建设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第二,中国改革建设的实践完善并提升了当代发展理论。中国30多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加以系统解释,因此发展经济学最值得总结和吸取营养的真实素材其实在中国。体现着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诸多理论视角,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相契合,并且在更高层次上即唯物辩证法的层面上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三,中国的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和决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 二、中国模式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但在实践过程中推行的是渐进式改革 改革的成功为中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理论主线的中国发展模式。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推进发展的方式是渐进式改革,并特别注重改革、稳定、发展的辩证关系,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 (一)发展必须是,一直是,始终是“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以及我们走的路线,制订的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能够经得起国内外各种大风大浪的考验,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都源于紧紧抓住了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曲折,邓小平在分析国际关系新变动的基础上,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认为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战争是可能的,从而总结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判断。邓小平始终强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从经济角度来讲,很难说发达国家十多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发展中国家五十多亿人口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适应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不仅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邓小平还从全人类利益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他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他还把发展生产力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主要任务”、“第一个任务”。 江泽民同志始终强调发展,“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他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而“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同志在两会闭幕式上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使世人为之感慨、激动。当下,“中国梦”已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是宏大的历史大叙事,而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成真,实现自己也许是微末的愿望,享受自己也许是普通的幸福。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口“大锅”,那么这口“锅”里的丰盛,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作为人均收入仍处于落后位置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长,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为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供根本保障。 (二)推行渐进式改革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较好的改革方式只能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逐渐消除阻滞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逐步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欲速则不达”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改革进程中比比皆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巴西、阿根廷等都是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要求,本想突飞猛进,结果却败下阵来。改革开放以来从引入市场机制开始,中国逐步过渡到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先从农村进行改革,再推动企业和城市的改革。先试点后铺开,先易后难,不断攻坚,达到以增量促存量,以市场换技术,以改革促发展的目的。中国模式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而渐进式改革则被西方认为是中国模式突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在把中国模式看作是一种改革模式与苏联休克疗法式改革模式相比较的时候,渐进性无疑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北京共识的首倡者雷默也指出,循序渐进是中国模式的特点之一。③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渐进式改革体现在中国模式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方针,也包括先经济后政治、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步骤,还包括具体层面的价格双轨制改革等等。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模式之所以称之为中国模式,是相对于苏联的改革模式而言的。苏联改革模式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大爆炸式的休克疗法,而中国采取的则是渐进式改革的方法。李成认为,“中国模式从本质上来讲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在经济改革当中,中国从未采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转型的所谓‘休克疗法’,而中国采用的是渐进的、有序的、可控的方式,这也是中国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比如先让经济腾飞,然后再关注合理的分配”。④ 从中国改革的进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主要体现在先经济、后政治,先农村、后城市。郑永年指出,“中国的改革很明显呈现出渐进性和分阶段性。”“中国改革分三步走,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后政治改革。”郑永年还认为,中国之所以采取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并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中国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结论。因为,一些先进国家包括欧洲、亚洲的日本和“四小龙”的发展也有这个特征,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并且,这种改革模式也符合一些一般的常理。⑤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中国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渐进的方式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能够不断深入下去。托尼·赛奇认为,渐进式改革有它的聪明之处,一是不明确说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这样就不会招致很多人反对,因此减少了改革的人为阻力和不必要的纠缠,从而赢得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宝贵时间。二是表明改革开放其实也是一种试验。因为改革本身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摸索,需要试验。⑥西澳大利亚州默多克大学的一份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改革很容易招致反对改革的人联合起来抵制改革,因此使改革难以进行下去,但渐进式改革很容易在政策制定者中获得通过。⑦其次,渐进式的改革保证了改革的连续性,这也使得中国的改革始终坚持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下进行,也使中国的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保加利亚社会党国民议会议员亚纳基·斯托伊洛夫认为,中国实现的是一种渐进、浪潮式的发展,此种模式以政策的连贯性和平衡性见长。⑧ 三、中国模式强调开放,促进包容性发展 开放性是中国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改革开放是中国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中国模式开放性特征的认识需要我们去深入剖析。 (一)强调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恩里克·凡胡尔指出:“中国模式是对外开放、对贸易和投资开放,以及对融入国际经济开放的模式。”⑨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是其步骤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与国际接轨。如从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逐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现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如此长的时期中保持快速增长,就在于中国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而具有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挑战,但中国具有开放的心态,因此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所以能够很快适应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从今天的现实来看,对外保持开放,对内不断改革,是中国取得长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中国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要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独立自主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不曾放弃独立自主这一基本原则。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利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中国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诚如胡利奥·迪亚斯·巴斯克斯所指出的那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进行。这种不断地改革正是中国模式开放性的体现,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能体现中国模式独特的开放性。胡利奥·迪亚斯·巴斯克斯这里所讲到的“独特的开放性”,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允许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改革。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改革,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在经济运行体制层面,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 (二)促进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的原始意义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益。胡锦涛(2009)提出并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他(2010)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李汉林(1996,1998,2002,2005,2010,2011)认为,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任何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它总是包含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两个相互关联、影响和制约的社会过程,强调了一点而忽略另外的一点,就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蔡荣鑫(2009)认为,人们在对贫困认识的深化与经济增长认识深化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增长理念经历了从单纯强调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包容性增长”的演进。邓聿文(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即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改变。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即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很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林毅夫(2007)认为,收入差距上升的根源在于尚未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制度缺陷和市场不完善也为个人和企业的寻租行为留下了巨大空间,收入的不均等进一步导致了接受基础教育和卫生医疗服务方面机会的不均等。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主张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三个共享”是中国在对当前国际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层面提出的政策主张。“三个共享”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外交原则的基础上,是新时期中国主张和力行的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外交方针的发展,也是适应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最新外交理论成果,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治国理政经验的拓展和延伸,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统一。 四、中国模式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和保护民营、外资经济的发展 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在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我国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改革不但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反而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日趋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巩固和强化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为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无论是对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对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经济转轨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国有经济来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⑩从而达到既定的施政目标,这是因为它比其他的影响经济的方式来得更为有效,实施成本更低。(11)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是一个辩证提升的过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从1997年以来,在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党中央确定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其主要精神和内容是一贯的,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实际的正确决策。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999年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判断,并强调“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无疑为今后国企改革发展再次指明了方向。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只能通过完全市场竞争来实现,如果靠行政指令来实现那就又要走回到老路上去,因为国有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又要有序、协调地促进市场化进程。在国有资本的投向上,应更多地投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国家对重点领域从资金上给予重点保障,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否则就会影响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把有限的国有资本投向真正需要进入和加强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适当减少国有资本覆盖企业的数量,逐步缩小投资范围,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资本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和领域,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各层次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推进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使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二)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里,我们也仅将非公有制经济当成是一个补充成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的第一次修宪,我国民营经济正处于萌芽时期,以国家宪法的形式第一次明确了“个体户”的合法地位,为个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制性的法律保证;1988年的第二次修宪,是私营经济步入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次修宪对私营经济的合法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肯定与法律支持;1999年的第三次修宪,则再次肯定了民营企业的作用和地位;2004年的第四次修宪,推动非公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这是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对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非公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形成一种互补性的分工协作关系,减少了公有制企业改革引发社会震荡的可能性。多种所有制结构,有助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强点和弱点互补,并使各自的强点强化,弱点弱化,使社会主义经济得以更顺利地发展。(12)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当前也是未来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重要的税源,其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非公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推进、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系的转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融合的成分,并将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发挥一些特殊作用。 注释: ①《“中国模式源于中国奇迹”——专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参考消息》2009年9月17日。 ②[日]松田学《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否成功——与苏联的比较及今后的课题》,《西方社会科学快报》1993年第10期。 ③[美]乔舒亚·库珀·雷默:《在“北京共识”下“共同进化”》,《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4月26日。 ④《中国模式需保持包容与开放》,《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12月31日。 ⑤郑永年:《何为“中国模式”,认识仍未深入》,《环球时报》2011年2月22日。 ⑥[美]托尼·赛奇:《转型的中国与中国的转型》,参见张冠梓主编《哈佛看中国(政治与历史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12页。 ⑦Shaun Breslin,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ublic,the Private and the International.Working Paper(Murdoch University),2004(104):5. ⑧《“中共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强大领导力”——西方政党领袖和专家学者寄语中共(海外人士评说中共7)》,《参考消息》2011年6月27日。 ⑨《中国模式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参考消息》2011年10月25日。原文见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2011年10月16日文章:《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普遍性和独特性》(作者:恩里克·凡胡尔)。 ⑩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 (11)徐传谌、张万成:《我国国有经济在转轨时期功能定位分析》,《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12)辜胜阻:《“两个平等”是十七大非公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0月16日。标签:中国模式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渐进式改革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休克疗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