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细节干预的效果论文_李二梅

儿科护理管理细节干预的效果论文_李二梅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儿科) 内蒙古 0170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9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试验组采用细节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患儿实施细节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心理,提高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细节干预;实施效果;普通护理;研究

引言

由于婴儿和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年龄小,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性格活泼积极,一旦孩子生病,病情发展迅速,因无法实现护患之间有效沟通,导致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风险高,容易导致患儿家属的疑虑和纠纷,这要求护理人员在安全护理过程中注意细节管理,减少细节处的缺陷和漏洞。细节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实施可减少细节缺陷,强化护士的责任感,而且提高了护理效果,对患儿安全保障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对家长和患儿带来安全感,提高满意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医院的声誉。本研究分析了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9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17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为(4.16±2.31)岁,24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性疾病,9例神经系统性疾病;对照组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16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为(4.11±2.35)岁,24例消化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性疾病,8例神经系统性疾病。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用细节干预。(1)完善护理服务流程:在为儿科儿童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努力了解和满足儿童的护理需求,入院后充分了解患儿的个性,并提供他们有良好的护理服务,确保护理的针对性。建立健全护理流程,充分重视服务细节,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和薄弱处,积极改进。积极了解和满足儿童护理需求,提高医疗费用的透明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完善详细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儿童护理环节,提高护理质量。(2)重视沟通和知情权。护理期间强化和患儿、父母沟通,积极鼓励孩子,安慰父母,让父母积极配合治疗。保障患儿和家长的知情权。(3)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儿科患儿本身有一些特殊性,需要经培训提升护士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4)注重儿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医务人员有轻微泄漏,将对儿童造成极大伤害,需要加强儿科安全的培训和管理,积极预防坠床、烫伤、错误用药和摔倒等风险的发生。(5)加强病房管理,夯实基本护理:儿童对颜色敏感。可以在病房的墙上画一些卡通图片,设置天蓝色窗帘、摆放消毒后的玩具、播放动画片等给患儿带来温暖。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程度;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输液渗漏、静脉炎、坠床)。

满意程度采用满意问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采用百分制评估,分值越高则配合度越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用视觉模拟方法,尺度是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生命体征评估患儿的心率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程度分析

试验组满意度为97.78%(44/45),对照组满意度为75.56%(34/45)。试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P<0.05)。

2.2护理前后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分析

护理前,两组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分析

试验组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分析

试验组儿科不良情况发生3例,发生率是6.67%(输液渗漏2例、静脉炎1例),低于对照组的15例,占33.33%(输液渗漏6例,静脉炎6例,坠床3例)。试验组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2,P<0.05)。

3讨论

儿科患者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完善。另外,儿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较差,因此临床护理的风险和难度比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儿童的诊疗安全性,护理风险降低,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非常关键。细节管理是指逐步处理工作细节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实施工作策略,从而有效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执行力。这种管理模式过去曾用于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它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证明,详细管理在儿科常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细节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极为重要,因为细节管理应该遵循医院管理原则和人性化原则,充分体现护士工作中的强烈责任感,努力实现护理工作的完善性。因此,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视细节管理。在儿科病房的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改善病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细节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护士执行能力和护理效果。因患儿年龄较小,有特殊情况,加上了家人的照顾和患儿的分歧,在护理方面相对成人难度更大,护理人员很难照顾。因此,护理人员应强调细节,充分掌握患儿的病情发展,在护理中从完善护理制度、充分保证家长知情权,强化沟通、优化患儿的住院环境以及积极规避风险发生几方面实现管理的细节化,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本研究中,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用细节干预。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程度、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儿科患儿实施细节干预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任玉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初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194-195.

[2]姜声琴.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94.

论文作者:李二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管理细节干预的效果论文_李二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