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位一体”在道教中的体现(上)_天师道论文

论“三位一体”在道教中的体现(上)_天师道论文

从道教学说看“三分法”的体现(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学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道教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演变过程中有三大宗派,它崇奉的神祗是三大尊神,影响最大的是三部经典,道教观点是三元论,道教方术是三类型──由此得到哲学启示:“一分为三”的命题可以成立。

关键词 道教哲学 三分法

1989年11月,我在《从佛教学说看“一分为三”的命题》中曾写道:“任何宗教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现象。不论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还是我国独创的道教,都体现着‘一分为三’、‘三位一体’、‘三分法’、‘三点论’、‘三重性’。”①现在,就来具体地论述道教“三分法”,力求全面系统,并揭示它给予人们的哲学启示。

一、道教形成三阶段

道教是中国本位宗教。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形成产生于我国东汉中叶顺帝、桓帝之时。它的产生既不是偶然的,又不是突然的。道教的形成产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大约有600年之久。学术界的同志囿于“两分法”的运用,先把道教的历史划分为道教前史和道教史两个大阶段,再把道教前史划分为方仙道和黄老道两个小阶段。我则运用“三分法”去进行分析,认为道教的形成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方仙道。所谓“方”,指的是使人长生不死的仙方;所谓“仙”,指的是长生不死的仙人;因此,所谓“方仙道”,指是就是那种具有追求长生不死之信仰、并掌握了长生不死之仙方的集团和人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掌握长生不死之仙方的神仙方士就出现了。他们没有理论,只有方术。方士们宣扬东边海(渤海)上有三座(神)仙山,山上有使人长生不死之药。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都先后派出有名的方士入海求仙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战国中后期,方士们吸收了齐国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才正式出现了方仙道,其代表人物是宋毋忌、正伯侨等人。《史记·封禅书》记载说:“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远,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方仙道只是道教的雏形,它的形态很不完备,还没有形成宗教组织,也没有一套宗教仪式。但它都有宗教信仰──人可长生不死,修炼成仙;宗教理论──阴阳五行说;崇奉祖师──黄帝(被神化);修炼方术──行气、吐纳、辟谷。

第二阶段是黄老道。所谓“黄”,指的是黄帝。他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败炎帝,杀蚩尤之后,被诸侯尊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这里的“黄帝”被神化。所谓“老”,指的是老子。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人,著有《道德经》。这里的“老子”也被神化。战国中后期,在方仙道宣扬的神仙方术兴起的同时,社会上也兴起了黄老之学。它们平行发展到西汉。东汉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黄老学在政治上失势,黄老学者的研究重点就从经世治国转向修身养性,而方士们也在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研究黄老学,特别是研究《老子》。这样一来黄老学与方仙道开始相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严君平,即庄遵,代表作是《道德指归》。之后黄老学被方士化,宗教化了,《老子》一书也由哲学著作变成了神仙方士的修炼著作,其标志是《老君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本的出现。老子被神化,《老子》被方士化,黄老学与方仙道相结合已完成,方仙道也就转化为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写到:“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黄老道仍未形成宗教组织。但有宗教祖师──老子;宗教信仰──道(教理、教义、方术);宗教经典──《太平清领书》即尔后的《太平经》。

第三阶段是天师道。所谓“天师”,是因为创教人张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其为天师,其创立的道教称天师道。天师道开始叫五斗米道。为何叫此名称?因为奉道者必须交出五斗米,或因其崇拜五方星斗。东汉中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四处奔走,到过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名山大川,寻找秘文,隐居修炼,读经学道,著书创教,终于在顺帝时于西蜀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鹤鸣山)创立天师道,其代表作是《老子想尔注》。他也因创立道教而异名张道陵。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弟子张修续行其道,张衡病死、张修被杀后,其孙张鲁复行其道。这都可以视之为创立天师道的阶段。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巨鹿(今河北宁晋)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与天师道相似,都是以符水咒说为人治病,教人跪拜叩首以吸引信众。因黄巾起义与太平道有点关系,所以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教派就解体,其信徒也大都融入于师道。为此,我把太平道和天师道的出现,都归结为道教正式形成的第三阶段。

天师道自张道陵创教以后,经历近两千年,一姓传承63代,潘雨廷先生也把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的创教阶段,结束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张鲁降汉受封为阆中侯。第二阶段为张鲁子第4代张盛,迁居江西龙虎山,直至24代张正随,宋真宗于大中禅符九年(公元年1016年)召见之,并赐号贞静先生,为之建上清宫。第三阶段自25代起,有确切的宗谱,历代延续,将近千年,60余代的天师,今日仍存在。”②63代张恩溥在1949年去台湾,在台北市觉修宫成立天师府。他在1969年逝世后,其堂侄张源先继承为第64代天师。

我与潘先生的划分,其角度是不同的,但都使用了“三分法”。整个道教史到底应当怎样划分才更加科学?那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我看重的是三阶段划分所呈现出来的哲学意义。

二、道教演变三宗派

道教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教派,但较为重要的都是三大宗派。

(一)全国范围内的三大宗派:

(1)正统天师道。张鲁之第三子张盛于汉末三国初年从汉中迁江西龙虎山,承继天师道统。《元史·释老传》说:“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日盛,来居信之龙虎山。”

(2)北天师道。北魏寇谦之先后在华山、嵩山修道。为了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造,所谓“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③并吸收了儒礼、佛戒、玄学等内容,从而创立了北天师道。

(3)南天师道。南朝宋代陆修静弃家人云梦山修道,后在庐山建道观,最后在建康(今南京)天印山崇虚馆,广集道经,整理道书。为了使“帝王禀其规,人灵宗其法”,他对天师道也进行了改革,整理了经戒、方药、符图,特别是制定了道教的斋醮仪范,从而创立了南天师道。

(二)南方范围内的三大宗派:

(1)天师道衍变为龙虎宗。张陵的后嗣在江西贵溪龙虎山建立龙虎宗。究竟是第4代张盛,还是第21代张秉,或者是第4至第21之间的哪一代张某,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三洞修道仪》序中说:“天师之裔,世传一人,即信州龙虎山张家也。”不管是谁?在龙虎山建立了龙虎宗则是确定无疑的。

(2)上清派衍变为茅山宗。东晋中叶时期,与天师道有密切关系的杨羲和许谧、许翙父子创立了上清派。南朝梁代上清派代表人物陶弘景隐居江苏茅山,整理上清经书,编撰教派史《真诰》,并创立茅山宗。

(3)灵宝派衍变为阁皂宗。东晋中叶时期,葛巢甫依仿道教中的古灵宝经,造作了新灵宝经30余卷,从而形成灵宝派。到北宋时,在江西清江阁皂山出现了传授灵宝经篆的阁皂宗。

《茅山老》卷11《列混康传》说:宋哲宗嗣圣(绍圣之误)四年(1097),“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篆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清江县)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三宗以三山为本山,三家鼎立道成定局。

(三)北方范围内的三大宗派:

(1)太一道。金初天眷年间,萧抱珍在河南创立太一道。为何取名太一?《元史·释老传》说,萧抱珍所传的是“太一三元法篆,因名其教曰太一”;《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碑》说,因其教“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而得此称。

(2)真大道。金初皇统年间,刘德仁在山东创立大道教,到元宪宗时改名为真大道。它以《道德经》为宗旨,同时汲取部分儒、释思想,在民间发展较广,所谓“西出关陇,至于蜀;东望齐鲁,至于海滨;南极江淮之表,皆有奉其教戒者。”④

(3)全真道,金初大定年间,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道,它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道徒必修经典,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强调修身养性,注重清规戒律。它在元太祖时进入全盛时期。

其他的宗派还有楼观派、遇仙派、龙门派、南无派、随山派、嵛山派、华山派、清净派、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无心派、武当派、净明道,玄教、正一道,等等。所有这些宗派,有的是与上述某些宗派平行的小派;有些是上述某一宗派的分化;有的是上述某一宗派的分支;有的是上述某些宗派的合流。它们与上述宗派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况。

道教的宗派很多,但较为重要的是上述三个大宗派,它们分别形成了三个鼎立局面。这里所呈现出来的三足鼎立是具有很深刻的哲学意义的。

三、道教崇奉三尊神

任何宗教都要崇奉、祭祀神祗祗,而道教的神祗有有三大系统:尊神、俗神,神仙。因此,其崇拜体系就是祭天帝、敬仙真、祀百神。这里只涉及三大尊神。

天师道的前身是方仙道、黄老道,它们崇奉的祖师,前者是黄帝(被神化),后者是老子(被神化)。天师道初创时以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同时又崇拜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尊神。

东晋时道经中已出现三洞之说。《无上秘要》卷6引《三皇经》写道:“三皇者,则三洞之尊神,大有之祖气也。天宝君者,是大洞太无玉虚之首元;灵宝君者,是洞玄太素混成之始元;神宝君者,是洞神皓灵之妙气(元)。……大洞之气,则天皇是矣;洞玄之气,则地皇是矣;洞神之气,则人皇是矣。天皇主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万物化焉。”三洞之尊神是天皇、地皇、人皇,也是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九天生神章经》说:“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

南朝宋代陆修静创立南天师道时,论述到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及其三宝君──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但他崇奉的三位尊神则是“太上玄元、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⑤。

由于受到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说与三身(释迦有法身、报身、应身)说的影响,道教出现了三清境的说法。何时出现三清之说?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在南朝后期,有的说在唐朝中期。《道教义枢》卷7引《太真科》写道:“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元所成。”三清尊神在此三天。他们是“:玉清元始天尊(或称天宝君、元始天王,说上清经)、上清灵宝天尊(又称灵宝君、或太上大道君、说灵宝经)、太清道德天尊(又称神宝君、或太上老君,说三皇经)。《朱子语类》卷125说过:“(道教)所谓三清,盖仿释化三身而为之尔。”

自六朝至唐宋,三清之说系统完备了。道教崇奉的三位最高尊神是:由混洞太无元之青气,化生为天宝君,又称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由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此三君各为教主,即三洞之尊神,统御诸天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宇宙万物皆为其创造。三清尊神皆为元始天尊之化身。三位一体的三清尊神说终于形成了。

道教崇奉的最高尊神,起先是一位,尔后是一位加三位,再则是三位,最后是三位一体。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一个哲理,即一不离三,虽三而一。既然是三位一体,也就可以使用三分法,那一分为三就顺理成章了。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1993-09-01

标签:;  ;  ;  ;  ;  ;  

论“三位一体”在道教中的体现(上)_天师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