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繁荣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理论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 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 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 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这篇讲话的要点发表以后,在社会上 、尤其在哲学社会科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引起许多学者对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作用及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问题的研究。本文仅就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 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笔者认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理论创新。

一、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自冷战结束以来,“创新”一词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时髦话语,不仅西方国家 的一些政要在讲创新,强调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主张建立“新国家”、“ 新政党”、“新经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而且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学科的学者 也在强调创新,试图发明“新概念”、构建“新范式”、创造“新理论”,树立“新理 念”。面对迅速变迁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复杂的国内新情况,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创新” 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场合 曾再三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对我国 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 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 创新”。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从多个层面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全面创新的社会,是一个 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系统发展过程。创新是发展之根,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强国之本, 是增强国防实力、提升国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根本保证;创新是民族之魂,是增 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一句话,创新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运兴衰,系于创新。

创新不仅包含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也包括理论创新。 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的全面创新体系中,理论创新 是前提,是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巨 大影响力的奥秘所在。

大凡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学说,一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但是,唯有马克思主义是自觉地赋予自身以创新的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 有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思想上的伟大创新、伟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 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创新视为自身固有的品格,是因为唯有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把自己的理论作为实践的内在环节。实践是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不断地研究、探 索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地创新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提倡人们 在实践中对它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反对将它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去生搬硬套。列宁没 有被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成功的设想所束缚 ,得出了革命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的崭新结论。毛泽东根 据中国国情,又突破了俄国革命的方式,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道路,这就是应 用马克思主义而作出的“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坚 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了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构想当 作必须奉行的教条的态度,说了“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 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其他的一切创新都在这种理论创 新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可见,面向新的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 主义不断发展,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奥秘所在。

第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执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生机即活力,活力来自于创造。一个政党的生机,来自于党创造性地加强自身理论建 设。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并具有创新历 史传统的伟大政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不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过程和历 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相继创立、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两个 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跨世纪 的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 、教育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作出的体制创新。近几年来, 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是由于 我们党善于根据新情况和形势的变化进行的全方位的创新。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所处的时代大 不相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已成为不可阻挡 的历史趋势。而在国内,我们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面 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仍是抱残守缺,顽固地、教条式地照搬过去的理论,唯书 本唯教条是从,不敢创新,不敢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失败于事业,失信于群众,我 们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我们党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领导人 民坚持不懈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任务 十分伟大而艰巨。面向未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党迫切需要在继承和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进行新的探索,提出新 的理论指导。

第三,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是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关键 。

从学理上讲,不论哲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可能是超时空的。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固然 会包含一些永恒的价值,但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一成不变 的、适应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东西。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科学更是时代 的产物,因为社会科学作为经验科学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要解释的经验。哲学社会 科学能否真正成为科学,能否真正发挥探索未知、指导现实、服务社会的功能,关键就 在于能否创新。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现在已进 入攻坚阶段。原有的社会科学理论显然不能解释现在的经验。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 进程中先行了一步,西方的社会科学中固然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成果,但把它们原封 不动地搬过来也显然是不能解释中国的特殊经验的。

苏联东欧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如果理论准备不充 分,制度安排不合理,实施机制不完善,改革就会失败。回顾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 可以发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实际情况 的正确理论。社会主义改革步履艰难、曲折多变,究其原因,也是因为理论准备不足。 这是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改革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因此,面向新世纪,中国的哲学社会 科学必须创新,必须发展。21世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面临着在马克思主义指 导下创新和发展中国哲学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任务。

二、理论创新的特征和基本要求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继续推进经济、政治体 制和其他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而要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准确把握理论创新的特征和基本要求,必须善于和敢于创新。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因此,在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当前,我们必须高 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勇于和善于探索。勇于探索,就是要着眼于实践,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敢于正视和揭示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敢于突破不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定论 ;善于探索,就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陈规,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把握本质的、反 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避免被虚假现象所迷惑。

——理论创新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责任感。理论创 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它与高昂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境界直接相联系。一个理论 工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使命感、责任感,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创新 意识和创新实践。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者素质高低的一 把重要的尺子,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理论创新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培养创新精神,敢于冲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保守 思想的束缚。创新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灵魂,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社科研究重 在创新,贵在创新,但也难在创新。历史上的每一次理论创新、理论变革,都要遭到传 统习惯势力和保守思想的反对。《共产党宣言》最初在欧洲正式发表时,曾被欧洲反动 势力视为“幽灵”,加以围剿。布鲁诺因坚持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曾被宗教裁判所 活活烧死。由此看来,理论创新需要有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今天,时代已经和 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哲学社会科学工 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理论创新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指 出:一个民族要登上科学高峰,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塑造 人,就是要解决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上下功夫。同时,还要积极加强理论思维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建立理论创新机制,活跃理论思维的宽松环境而进行不懈努力。只有广大社会科学 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去总结经验,在实践去辨 别真伪,从而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理论创新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歌德有一句名言:“理 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理论的生命力总是植根于时代精神的土壤中,从现实生 活的生动活跃的内容中吸取营养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只有在实践 活动中才能发生、展开与实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理论创新成为可能。中国改革开放 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伟大的实践也孕育着伟大的理论 ,理论创新必须植根于改革实践,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 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 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深入研究 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 和强大动力,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理论创新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 理论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 变革的决定力量。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改 革开放,我们的每一项政策,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因此必须充分相 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的,囊括社会实践的方方面 面,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及时地给予认真总结和概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创新 意识、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三、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工 作者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 理论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促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健康成长。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有的研究人员习惯于 传统的研究方式,关在书斋里做学问,存在着“闭门造车”现象;有的研究者与研究对 象之间存在着隔膜,照抄照搬新名词,盲目套用新理论;有的研究人员等待上级定课题 ,为了出书、为了评职称而搞研究,因浮躁心理急功近利,造成学术研究空对空。特别 是对于有些重大实际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系统,回答得不够有力。总括来说,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因此,在新世纪,必须抓住机遇,努力推 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一,要抓住历史提供的难得机遇,不断开拓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 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最大机 遇,就是国际新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国际方面来看,尽管20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科学和技术转变 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是,人类仍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问题,譬如人 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这些都需要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在21世纪结合实际,从理论上和应用上提出解决的办法。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 攻坚阶段,需要研究和突破的重大课题很多,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与法制 建设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问题;我国产业结构、技术 结构演变的特征和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中观经济发展规划的功能、重 点与运作措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与对策等。

这些新情况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抓 住这些机会发展自己。要积极探索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多种形式;要提高质量,多出精品 ;要树立重点意识,搞好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存在的问 题。加强基础研究要有新的思路,要树立长远发展和全面繁荣的观点,既要考虑现实需 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和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又要反对急功 近利、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的不良倾向。

第二,要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促进理论创新的新机制。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同我们的管理体制 有一定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哲学社会 科学的结构、功能也将随着科学的社会化而不断变化。在继续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哲 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教育之间的综合、交叉、渗透将进一步加 强,科学教育将表现出基础化、综合化特点,也将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高速智能网 络教学将使全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呈现在人们眼前,也将成为道德、法制、文 化教育的基础。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关键性环节,管理体制改革的 重点是: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变静态、封闭的管理为动态 、开放式的管理。要适应新的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科研管理体制的一些重要环节, 打破自我封闭格局,引进竞争机制,建立起不同的投资、组织管理、评价、反馈和激励 机制。要摸索出一种把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方式和 运作机制。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促进哲学社 会科学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第三,要转变狭隘的学科观念,加强综合性整体性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兴、 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社会科学已形成一个拥有数以千计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群。 在21世纪,这些学科相互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出高度综合性整体化趋势。一方面,社会 科学内部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现象逐渐加强。人类面临着诸多重大而又迫切的社会问题都 是综合性的研究课题;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单靠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采 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是很难解决的,必须依靠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采 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协作完成。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互渗透, 不仅冲破了两大学科的壁垒,而且形成内在的有机整体,产生出大批既是“亦此亦彼” 、又是“非此非彼”的新型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另外,社会科学家和自然 科学家的联盟,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化的表现之一。21世纪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成为一个整体的时代。因此,进行理论创新,一定要突破单一的学科观念,发挥多学科 交叉的优势,加强文理交叉、专业渗透,要按照研究课题的要求重新组织学科力量,从 而形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合力。

第四,要面向世界,使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

社会科学要面向世界,客观地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特点、规律。世界经济全球化 大趋势为社会科学整体化研究奠定了客观基础,因此要求世界各国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必 须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从研究内容上看,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着 眼于世界性、人类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人口、生存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和平发展等,正 不断吸引着各国社会科学家的注意并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 问题。从研究方法和学术交流上看,世纪之交,跨国学术研究机构日益增多,各国社会 科学家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互访共同承担研究课题,协力开拓新学科和新领域等学 术活动,交流观点、信息、方法和成果,从而促进了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随着21世纪 的经济、文化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将加快步伐,人们在语言上的障碍将不 断缩小,科学研究将融为一体。因此,在新世纪进行理论创新,必须既面向国内,又向 面向世界。

第五,要形成有利于理论创新的良好环境。

理论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这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从软环境讲,就是要正确对 待理论和理论研究:一是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 是要重视理论研究、尤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三是要关心支持理论研究,要吸引学 者联系实际,为理论研究出课题、提供服务;四是提倡探索。理论是认识世界的过程, 是探求未知的过程,应当允许、提倡和鼓励探索。从硬环境讲,就是必须为理论创新提 供必要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人才是理论创新的主体,没有一批热心 于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学者、专家,就不会有常青的理论之树。理论创新工作既要出成果 ,也要出人才。要围绕“出人才、出成果”,建立培养高级研究人员的机制,提供各种 有利条件,保证人才健康成长。

展望未来,21世纪人类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只能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地投入到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探索之中, 努力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1-12-20

标签:;  ;  ;  ;  ;  ;  ;  ;  ;  ;  ;  ;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